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空前紧缺



     不到一秒钟—这是眼镜蛇从咬人到施放毒素所需的时间。眼镜蛇一次排毒210毫克左右,而15毫克的毒素,就足以使人毙命。此后的几个小时里,从眼镜蛇尖利毒牙中喷射出来的毒素,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脏,并对人体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局部组织产生广泛的毒性作用。如不及时医治,蛇伤病人最快在五小时内,就将因循环衰竭、呼吸麻痹死亡。同属眼镜蛇科的银环蛇,所需毒素更小,仅仅一毫克,便能置人于死地。

  所幸的是,在抗蛇毒血清面前,即使是银环蛇这般“老毒物”,也不再可怕。根据广州医学院跟踪临床数年的一组数据,抗蛇毒血清对蛇伤病人的治愈率高达99.4%。不过对蛇伤病人来说,抗蛇毒血清并不是“想买就买得到的解药”。有时举一省之力,也未必能求得哪怕一支抗蛇毒血清。

  今年7月底,四川达州的普通工人周以辉在徒手杀一条眼镜蛇时,被蛇咬伤。然而,常住人口逾8000万的四川省,居然没有一支抗眼镜蛇毒血清。一起毒蛇伤人事故,逐渐演变为一场遍及全国的爱心大接力。

  最终,凭借一支从广西空运至成都的抗眼镜蛇毒血清,周以辉得以保全性命。蛇伤事件过后,比“爱心接力”更引人关注的,是我国脆弱的抗蛇毒血清供应链。

  目前,全国仅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具有生产蛇毒血清的资质。今年上半年,该厂对蛇毒血清生产线进行搬迁升级,更是令国内抗蛇毒血清出现了空前紧缺的局面。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赛伦的搬迁及认证工作已经完成,预计从今年起,就将具备年产20万支抗蛇毒血清的产能。即使如此,业内人士依旧担心:只有一家生产厂商的抗蛇毒血清供应链依旧脆弱。

  抗蛇毒血清全国告急

  今年8月17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因未能挽救一名蛇伤病人,而被告上法庭。死者家属向佛山禅城法院起诉,要求医院赔偿57万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到这则报道,广州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李信平无奈地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蛇伤病人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抗蛇毒血清,的确很难治愈,“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作为蛇伤治疗专家,李信平几乎每天都会收治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前两天才有一位重症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从ICU病房出来。”李信平说,今年6月,他就曾在广州媒体上指出,抗蛇毒血清的库存越来越少。李信平当时想,通过媒体呼吁,或许能让目前的窘境有所缓解。“当时医院还有三种血清,现在倒好,只剩一种抗银环蛇毒的血清了。”

  “抗蛇毒血清的短缺,已经变成了一个全国性问题。”李信平说。正如李信平所言,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浙江、福建等多个省。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小勇每年到了夏天,心里也犯嘀咕:又到毒蛇出洞的时节,这些年,被毒蛇咬伤就诊的患者似乎越来越多,但是医院每年能分配到的抗蛇毒血清就只有这么多。“今年到目前为止,医院已经收治了近2000名被毒蛇咬伤的患者。”王小勇说,以往,杭州市中医院一年能分配到的抗蛇毒血清,也就只有2000支左右。情况每年都差不多,“医院库存的抗蛇毒血清,无法保证让每位蛇毒伤者都能用上。”王小勇告诉时代周报。

  事实上,杭州市中医院已经是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省,抗蛇毒血清储备量最大的医院。

  生产商搬迁致产量骤降

  去年底,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搬迁厂房,并需要通过新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一直到今年五月,这家中国大陆唯一具备生产抗蛇毒血清资质的企业,都处于停产状态。

  “我们事先与各省卫生部门进行了沟通,并且在停产前准备了一部分库存。”上海赛伦的销售经理黄越告诉时代周报,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赛伦特地选择在抗蛇毒血清需求淡季进行搬迁。

  但是空前的紧缺状况还是出现了。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目前所有的库存血清加起来,只有不到400支,“这其中还包括了200支战略储备血清。”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药品科科长蔡捷向时代周报透露。

  浙江省的抗蛇毒血清由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统一采购。每年,该中心都会委托浙江英特生物制品营销有限公司、华东医药宁波有限公司以及国药控股浙江有限公司,向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采购。

  “每年浙江能拿到五六千支抗蛇毒血清。”蔡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相较其他省份,浙江每年的份额算是高的。蔡捷表示,每个省能拿到多少份额,基本是由生产企业根据各个省的需求量进行调配,国家卫生部门一般不会介入其中。

  由于上海赛伦此前一段时间的停产,今年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只拿到了1700支抗蛇毒血清。“据说赛伦今年到目前为止,一共也就生产了一万多支血清。”蔡捷说。

  即使算上往年留下来的库存,抗蛇毒血清的数量也远远无法满足浙江全省的需求。为了缓解抗蛇毒血清短缺的状况,浙江省已经在今年6月7日和6月29日与浙江省经信委协商,从全省应急储备库中分两次共调用100支抗蛇毒血清,作为各地应急使用。

  复产后产量将会增加

  “今年9月,抗蛇毒血清短缺的情况,就能够得到根本改变。”上海赛伦的销售经理黄越告诉时代周报,上海赛伦通过新版GMP认证,恢复生产后,产能较以往已经大大提高。今年8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网站上发布公告,对抗蛇毒血清的供应情况进行了核实。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表示,恢复生产的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量超过20万支,“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不过业内人士依旧担心抗蛇毒血清脆弱的供应链。时代周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采访对象都向记者强调中国大陆“仅有一家生产企业”这一事实。

  “我们很担忧。”经过上海赛伦这一次停产,蔡捷也对抗蛇毒血清的供应链产生了疑虑—全国抗蛇毒血清的供应,都寄托在唯一一家企业的生产线上。

  作为“垄断者”,上海赛伦并不觉得生产抗蛇毒血清能获得多大的收益。据了解,抗蛇毒血清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下称《目录》),实行国家统一定价。目前,抗蝮蛇毒血清,每支零售价287元,抗五步蛇毒血清零售价290元,抗银环蛇毒血清零售价379元,抗眼镜蛇毒血清零售价则超过500元。

  黄越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样的价格其实并不算高。“抗蛇毒血清的生产周期大概九个月,而且报废率高、储存成本也高。”黄越说,国家对于这类药品的价格,也已经有近十年没调整过了。“以前还有利润,现在生产成本涨得那么快,算上运输流通等成本,生产抗蛇毒血清甚至是亏本的。”在黄越看来,抗蛇毒血清生产成本高、利润薄,而且技术门槛高,导致至今为止还没有第二家生产厂家的出现。

  由于价格的限值,供不应求的抗蛇毒血清,并没有引起医药市场的兴趣。同样的萧条,甚至出现在抗蛇毒血清的流通环节。尽管血清供应年年吃紧,但是相对于其他常用药来说,抗蛇毒血清的需求量并不算大,利润也不高,因此医药流通企业对抗蛇毒血清的兴趣也不大。

  去年,上海基本药物招标中,便出现了抗蛇毒血清弃标的现象。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广东省。广东某卫生部门的官员便向记者透露,抗蛇毒血清由于数量少、价格低,一直不能引起医药流通企业的兴趣,前几年,一度出现过无人问津以致弃标的情况。

  全国共享机制亟需建立

 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空前紧缺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广东省专门于去年,针对质优价廉的老药、低价药开设“绿色通道”,由生产企业报价后直接挂网提供给医疗机构采购,整个采购过程不溢价、不竞价。抗蛇毒血清被列入了“绿色通道”的范畴内。“即使这样,也没能引起太多企业的兴趣。”上述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为止,共有四家企业加入了“绿色通道”为广东采购。

  流通不畅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亚于血清本身稀缺造成的困境。因此,全国范围内多省联动寻找血清的新闻,便越来越频繁见诸报端。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制定全国范围内的抗蛇毒血清共享机制。对地方卫生部门而言,一旦出现血清短缺的情况,只能委托指定的医药流通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四处出击”搜罗血清。

  值得注意的是,在抗蛇毒血清空前短缺时期,浙江省已于今年8月23日,着手建立了全省范围内的应急调剂机制。并向社会公布了90个抗蛇毒血清定点备货医疗机构及联系方式。浙江省要求各备货机构,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不得滥用抗蛇毒血清,同时要加强库存信息的沟通以及抗蛇毒血清的相互调剂使用工作。

  蔡捷告诉记者,这是浙江省首次针对抗蛇毒血清建立统一的调剂机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6190.html

更多阅读

蛇年话蛇八 :与蛇有关的俗语、歇后语、对联

蛇年话蛇(八):与蛇有关的俗语、歇后语、对联关于蛇的俗语:1、强龙压不住地头蛇2、人心不足蛇吞象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4、青竹蛇一条够毒,泥皮蛇一洞无用。5、蛇咬鼠、鹰叨蛇,一物降一物。

世界上最毒的蛇排名 世界上最毒的动物

世界上最毒的蛇排名按毒性排在世界前十名的毒蛇,一般认为是:第一名:贝尔彻海蛇第二名:内陆太攀蛇第三名:棕伊澳蛇第四名:太攀蛇第五名:东方虎蛇第六名:巨环海蛇

声明:《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空前紧缺》为网友笑你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