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出乎外界的意料,8月25日,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卸任,方洪波接任了董事长一职,并且担任美的电器董事长和总裁。 就在3年前的8月27日,何享健辞去了上市公司美的电器董事局主席以及董事职务,将权杖授予了时任副主席的方洪波。当时,何享健仍然是美的集团的掌权人,也仍然能够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但现在,何享健仅仅通过美的集团的控股公司—美的投资控股来掌控全局。同时,笔者也留意到,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位列美的集团董事,但据媒体报道称,何剑锋将不会担任行政职务,也不会参与日常经营管理。 多年来,美的接班人问题一直受到外界关注,几年前,便有传言称,一直在外经商的何剑锋可能会回到美的,接替何享健的职位,但这一次的交接班,也几乎否认了这一传闻。这与近年来美的发展的情况有关。抛开目前经济大环境的因素,美的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去年,美的集团的营收已经达到1500亿,这应该给了何享健交班职业经理人的信心。 在笔者接触过的企业中,美的内部的文化与气质的确有独特的地方。从基层到高层,都弥漫着“职业经理人”的味道。中层管理人员都将自己看作是职业经理人,而被寄予希望的人才,可能未来几年都会不断地调整岗位,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分公司到另一个分公司。刚刚进入美的的员工,则会耳濡目染,他们通常会听到方洪波的励志传奇。 美的近期由于受到了行业的影响,情况并不好,半年报显示,营收下滑37.15%,但从长远来看,方洪波等一批职业经理人对美的所作出的贡献,可以说是无法替代的。而何剑锋如果回归,对美的的未来而言,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大方向来看,何享健更多地考虑了美的的将来。从内部来看,方洪波等元老在美的话语权非常高,何剑锋没有回归,与此不能说没有关系,况且何剑锋目前也有自己熟悉的另一个经营领域。压力太大,一方面是父亲此前的成功,另一方面面对一帮德高望重并且具有话语权的职业经理人,何剑锋的另起炉灶能够让人理解。
![正大家族谢国民子女 家族企业不必“赶子女上架”](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35441576287.jpeg)
企业接班人难选,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国内一些大企业的“通病”,这个问题也会长年困扰着民营企业家。1942年出生的何享健选择了让职业经理人接班,晚他两年的任正非与柳传志相信也被媒体没完没了的追问搞得头痛。 华为与联想都是国内最为成功的企业,但越是成功,接班人可能就越难选择。柳传志的儿子与女儿也都没有在联想工作,在媒体的捕风捉影中有着只言片语,儿子柳林曾在联想投资实习过半年,随后去向不得而知,有传言说是自己开了一家公司。而柳传志的女儿柳青更外向一些,目前也已经在高盛位居高职,据说口才了得。 目前的联想接班人已经确定,柳传志已经把联想交给了朱立南与杨元庆,尽管中间曾有过一些波折,但柳传志已经明确想把联想打造成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任正非则采取了另外的接班模式,华为构建了董事会与EMT(执行管理团队),董事会拥有任免CEO的权力,并且负责公司战略方向,董事会由持股员工选举,而EMT则是公司核心团队,目前华为实行的是EMT轮岗制。 从目前来看,上面三家企业未来可能都不会是企业家子女掌舵,但是否意味着大型的现代企业就要与“家族”无缘? 日本丰田家族便是由子女带入辉煌期。丰田佐吉收利三郎为养子,由于丰田利三郎比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大10岁,所以丰田利三郎成为长子与继承人。丰田佐吉凭借纺织发明,已经打造了一个丰田企业集团,拥有多家纺织公司。丰田佐吉去世前,将纺织相关的公司都交给丰田利三郎管理,丰田喜一郎则得到100万日元。最终,由丰田喜一郎向利三郎提议,丰田开始制造汽车,从而打造出了日本企业界的标志。随后的丰田则由丰田喜一郎的儿子丰田章一郎执掌,而目前丰田的社长则是章一郎的儿子丰田章男。 事实上,对于目前的老一代企业家而言,希望“子承父业”并非仅仅是因为传统伦理,目前社会诚信以及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都存在,而将权杖交给子女,相对而言成本更低风险更小。 但如果子女能力有限或者是并不希望从事该行业,民营企业家就必须另想办法,有不完全的数据显示,国内80%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遇到接班人问题的民营企业家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