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不能学习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是战国时齐国的公子,他与当时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都以“好养士”出名,称为“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当时任齐国相,手握重权,家里养了门客数千人,世人一谈起田先生,多会认为他是爱惜人才的模范,被传为千古美谈。

  《史记·孟尝君传》载: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踏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王安石先生有篇著名短文《读孟尝君传》就根据这个故事对孟尝君养士提出了与其他人不同的看法,原文全篇只有四句话、八十八字。王安石说:“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呜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徒哉?鸡鸣狗盗之徒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此篇被历代文论家誉为“文短气长”的最短政论文意思是:“世人都称道孟尝君能够招揽士人,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哪里能够说得上得到了贤士?不是这样的话,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士”,(齐国)应当可以依靠国力成为天下霸主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一生立志革新变法的王安石抨击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告诫后人不能像孟尝君那样,徒有“好养士”的虚名,所养的士是让人不屑一顾的鸡鸣狗盗之徒,而没有济世兴邦的人才跟随他,所以不能脚踏实地为振兴国家做出具体贡献。王安石“鸡鸣狗盗之徒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你若视小人之辈为“人才”,那么真正的人才是不会为你所用的道理。

  王安石的文章只说明孟尝君所养的客不是国家所需的栋梁,不是古人认为是“士”,而是一帮鸡鸣狗盗的乌合之众。王安石只指出了孟尝君所犯的一个错误,从管理的角度上看,孟尝君其实犯了集团管理中常容易犯的几个错误。

  第一,孟尝君在管控三千人这个庞大的集团时,没有对集团进行统一的战略管控,没有进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控,更没有进行统一的文化管控。三千人作为战国一个常态化的组织是比较庞大的,而且孟尝君领导的这个组织尤为复杂,三千人中掌握的技能和从事的职业不相同,拥有的学历和社会经验不相同,政治形态也不尽相同。如此复杂的组织需要一个统一的战略思维模式才能统一千差万别的思路和想法。因为加入孟尝君所领导的组织的每个人的目的都不尽相同,有的是报效国家、实现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丈夫志向;有的是迫于穷困混口饭吃;还有的是仰慕孟尝君的粉丝,想与孟尝君终身相守。所以这些都给孟尝君领导的集团提出了必须制定统一的科学的发展战略,制定统一的战略思维模式,才能把不同的目标群的每个人的思维统一起来。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管控,使集团属下的每个子公司、孙公司有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孟尝君政治抱负的实现,才能打造一支有张力有凝聚力的报国产业队伍,而不是草根团队。

  第二,孟尝君对三千门客这个庞大集团没有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管控系统。对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松散式的、自由式的管理方法,没有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组织治理体系,没有制定组织框架体系,没有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人才管控战略和人才招聘战略。无论是否是人才都统统招募在麾下,没有把不同的人才进行部门化管理,也没有根据岗位和技能制定报酬管理体系,而是“大锅饭”,无论什么人都一样丰衣足食,待遇一样,所以孟尝君所领导的集团不会有大的作为。

 企业家不能学习孟尝君
  第三,孟尝君没有对自己所领导的集团进行统一的文化管控,没有建立统一的文化价值理念,没有共同的使命和愿景,没有统一的理念和行为规范,没有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化治理集团的管理状态。孟尝君的三千门客不乏有国之栋梁,也有鸡鸣狗盗之徒,但是不能说鸡鸣狗盗之徒就没有用途,如果没有鸡鸣狗盗的人才,孟尝君岂能逃出秦国。但是无论什么员工,如果对之进行共同价值观的管理,进行文化管理,那么鸡鸣狗盗之徒完全可与栋梁之士共同工作。因为虽然他们掌握的技能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有高有低,但是如果白领与蓝领心中都有统一的价值观,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在一起为同一目标而并肩工作。并不象王安石所说,如果用了鸡鸣狗盗之徒,那么栋梁之士就不愿意归附孟尝君。如果孟尝君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文化管控,那么这两类人才就会齐心协力的团结在一起,为孟尝君服务的。

  综上所述,孟尝君虽然食客三千,但是却无所作为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对所领导的集团或组织进行有效和科学的管控。“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是现在集团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从孟尝君食客三千的历史故事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对集团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是集团具有生命力的前提和必要保证。中国有些企业在集团管控方面也存在着与孟尝君同样的问题,在中国集团公司目前主要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存在缺陷,总部管控能力无法发挥,集团“名称”和管理名存实亡;集团总部组织结构和分、子公司的部门设置,不适应管控要求,或者效率太低;总部与分、子公司的管理权责不清晰,母子公司的权限边界划分不清楚; 分、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博弈情况,根本不能形成战略协同; 总部难以对分、子公司的运营实现(经营计划、资金管理、高级人事管理等)有效监控等问题。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会象孟尝君一样,虽养客三千但最终没能实现报国之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5664.html

更多阅读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的语言风格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孟尝君传》是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一篇很短的议论文,仅有90字,比归有光的《寒花葬志》还短,但非常经典,是阅读古文的必选作品。该篇全文如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

第七章苏秦合五国攻秦 苏秦止孟尝君入秦

孟尝君入仕魏国想要检验下孟尝君对齐国的憎恨程度,不妨从孟尝君入魏国为魏昭王相邦后,一次驱逐齐女的坚决态度上便可窥见一斑。这位齐国王室的女子,来到魏国成为了魏昭王姬妾,并为魏昭王生下了一位公子负刍;孟尝君三言两语便把魏昭王说

比较《史记》与《读》中孟尝君形象 孟尝君养士阅读答案

朝阳外国语学校自主阅读论文论文题目比较《史记》与《读<</SPAN>孟尝君传>》中孟尝君形象学生:黄田依指导教师:王涛班级:高二6班学科方向:《史记》研究2013年1月2日摘要孟尝君作为一位乱世豪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多面的

乱评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将入秦 战国策齐策一

【原文】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

声明:《企业家不能学习孟尝君》为网友山村野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