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享受生命这个过程呢?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我把生命比做旅游,把记忆比做摄像。注意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内容。旅游的特点是从原点出发再回到原点,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看看。去厦门一定要到鼓浪屿,到了鼓浪屿一定要到日光岩。到了日光岩一看,一块不足15平方米的岩石,上面挤满了人,多得都要把人挤下去,待不了2分钟就要下来。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日光岩上只待了2分钟,如果从结果上看,一点也不值,但是过程重于结果。有甲、乙两个人看风景,开始的时候你看我也看,两人都很开心。后来甲耍了一个小聪明,走得快一点,比乙早看一眼风景。乙一看你想比我早看一眼,就走得更快一点,超过了甲。于是两人越走越快,最后跑起来了。原来是来看风景的,现在变成赛跑了,沿途的风景两人一眼也没看到,到了终点两人都很后悔。

生命的本质是追求快乐而不是比赛。旅游的特点是过程比结果重要。刘琉在"十一"前,看到广告上有一条心仪已久的旅游线路,于是就报名了。和其他团员在飞机场碰头的时候,见到他们这个团的团员,都是成双成对的,背着很多行李,很多细节都想到了。他想这些团员应该是老"驴友"了。旅游刚开始的时候,还都是在一些条件比较舒适的地方,团员们也都很开心,过了三四天,进入到山区,吃、住的条件变得非常艰苦,很多团员的心态开始变了,有些游客发起牢骚,加上旅游线路上有些风景由于季节的原因也没有宣传得那么好,不少团员开始失去信心,只希望游览快点结束,早点回到住地休息,连一些当地特有的风情都不再感兴趣。这样不光自己没有欣赏到西北美丽的风景,同时也影响到了这个团所有成员的行程和情绪。刘琉就用一些旅行见闻与这些团员分享,希望他们能振作精神,珍惜这几天旅行的大好时光,不过多地关注物质生活的艰苦。有些旅客经过开导,渐渐放宽了情绪,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因为有了乐观的心情,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失望。我问清华大学的一个MBA同学:"你穷还是不穷?"他告诉我:"太穷了。"我告诉他:"你赶紧旅游去。"如果你现在还比较穷,建议你抓紧去旅游。当你穷的时候,你必须用自己的两条腿去体验旅游的全过程,你没有钱坐飞机、出租车和缆车,你就能体会到达终点的全过程,而且你穷的时候是年轻身体比较好的时候。将来你一定更会有钱,旅游产品也可能因为竞争而降价。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就不会再劳苦自己的腿登山了,而是一路飞机、小车和缆车高歌猛进,把自己运到山顶,然后发现也没有多少风景可看,由于没有路途平淡无奇的比较和等待,也就缺少了对美景的感受和体验。然后清华大学的MBA就流行了这样一句见面问候语:"你穷吗?那就旅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