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堂经理工作心得 《一位销售经理的工作心得》 笔记32:管理好销售过程
“顾客是上帝!只有企业对员工好,员工才会对客户好,最终才能使顾客满意。”很多时候,这些被喊滥了的“口号”已经让人反感了。 为什么中国很多企业“火不过三,活不过五”?有人说是战略问题,有人说是执行问题,说的最多的是“人才”问题。 当然这样说都没错,但都没有触及核心。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是企业领导层对“人”或“人性”的尊重和重视不足。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和重视人才的企业多吗?还真不多。 一家小企业,公司老板白手起家,用几年时间从无到有创建了现在的企业,老板非常强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自己不管就不放心。同时,对员工和公司管理人员全部用自身的要求来衡量。比如:他自己经常加班,就要求员工和管理人员像自己一样“无偿”加班;他不喜欢娱乐活动,就不喜欢下属娱乐,就算出差在外,也一样。 在用人上,新人进入公司的前几天,他会非常客气(表面上)。一段时间后,他想了解的都了解完了,就不再搭理人家。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事,一旦下属和自己的观点不一样,不管下属有没有道理,一顿猛批,一律按自己的结论处理。时间一久,大家都不再提问题和建议,参与讨论也基本敷衍了事。 员工离职,得不到公平的评价,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没有一点成绩,让人寒心。 对于员工,他的观点是:一定要按照他的观点行事,受他的控制;有想法是好的,但想法一定要跟他的想法一致。 跟这样的老板工作也好,好处是老板能在工作期间“培养一下”自己,但不好的地方是员工意见得不到重视,成长速度或独当一面的能力不强。
在这里,员工是什么?员工就是老板的一个附属品,是没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工具。 员工不是工具,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那些所谓聪明的老板或专家应该好好领悟管理的真谛了,不要说一套做一套,因为这样真的得不偿失。 看看上面的例子,难道您的企业不会存在类似的现象吗? 利润下降、客户投诉、顾客流失,我们是不是也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对员工做到了应有的尊重了吗?有的企业,员工常年累月出差在外,公司没有一句问候的话,似乎拿了工资公司就不欠他的了。对于员工因出差需要解决的家庭问题,也是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可以想象,员工是什么心态! 也许有人会说:人心叵测,培养人、信任人的成本太高了,即使培养了他,他也会离开你,可能还会跟你竞争或对着干。 我不这样认为:第一,没有人才或在行业内叫得响的人才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也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最多是一个家庭作坊或夫妻店;第二,人心都是向善的,只要企业真心善待员工,员工也会用真心来回报企业;第三,就算培养了一个对手,从长远来看,也是对自身的促进和对行业发展的贡献,何乐而不为呢?笔记28:销售管理者要学会提问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句名言:“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会问问题”。有人说,销售就是靠勤奋、靠聪明就可以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但很多时候,你要达到目标也有“捷径”可循,“提问”便是一条直通目标的“便捷”之道。 同事要见一个大客户,做了一番“功课”,几个人开会研究了要谈什么内容以及怎么谈。对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之后,大家各抒己见,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可谓挖空心思啊。讨论差不多了,感觉良好,从品牌到商业模式,再到传播推广和产业化等。但这时有人在旁边不经意地说:“这个客户是做代理的(出版集团),不是厂家,你们的模式好像是厂家的模式。”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白忙了几个小时,前期功课虽然没有完全白做,但解决问题的思路错了,还得重来。按照重新讨论的解决方案跟客户沟通过后,客户感觉良好。 所以,提问是很重要的。没有好的提问,你只能在问题的外围转悠,永远不会触及核心,谈何达成销售目标! 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要经过怎样的思考程序呢? 界定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核心是问题的本质,而不是问题的表象。 效率低或许是问题,但也可能是流程繁琐、士气低、缺乏培训或激励不足的表现。“抓错药方”的最普遍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判断“病症”。有专家指出:“如果问题表述得准确,就等于已经解决了一半”。 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大前研一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家销售机器的A公司,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市场占有率太低”。为了找出原因所在,首先搜集A公司及业界的资料做分析。分析之后知道“A公司的市场覆盖率有七成”、“A公司的竞标得标率为二成”。 这两个数字说明,如果市场整体的竞标案一年为一万件,其中有七成是A公司的业务员能够涵盖的,也就是有70%的竞标案是A公司的业务员在事前就知道的。但是由于竞标时得标率只有两成,所以A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就只有14%了(70%市场的涵盖率乘以20%竞标得标率等于14%)。看到这个数字,难怪业务员会士气不振。 但是假设竞标得标率能够提升到50%,涵盖率仍维持现状,市场占有率就可以提升到35%(涵盖率70%乘以竞标得标率50%等于35%),也就是之前的25倍。所以要选择提升市场覆 盖率,还是提升竞标得标率,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就要开始针对竞标得标率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先看看业务员在提升竞标得标率上到底花了多少时间,然后再调查其他同行竞争对手,分析产品的价格之后,再考虑是否要给委托客户一些建议。如果为了提高市场覆盖率,每个业务员都疲于奔命,考虑降低覆盖率也未尝不可。因为如果“覆盖率降到60%、竟标得标率提升到50%”为目标,而且真的得以实现,就等于获得了30%的市场占有率,这个数字是目前市场占有率的两倍之多。 “跑断腿也要把整个市场揽在怀里”“只要投标就一定要赢”……许多经营者对任何事情都抱着全方位努力的想法。这种想法很明显是错误的。就以这个例子来说,经营者应该对业务员说:“不要再疲于奔命了!静下来写一份制胜的企划书吧!” 探明需求 营销的根本着眼点是需求。客户需要解决问题,不是制造新问题,客户要的是有效的执行方法,这才是客户的真正需求。 该如何提高A公司的竞标得标率呢?搞不清状况的经营者可能会说:“为了提高竞标得标率,就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并同时降价吧!”那么,你就要反问:“采取这种做法之后,如果利润变得微薄,公司的经营状态势必越来越糟。” 继续询问:各区域业务员的表现,如果所得到的结果是“各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有些业务员的得标率是80%”的话,就知道问题不是出在商品质量上。因为如果商品的质量真的那么糟糕,业务员不可能有高达八成的得标率。 探明需求对营销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 获取资源 敢于问,善于问。如果你不提出问题,公司会以为你不需要这些支持,也不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对于市场问题,先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假设、分析、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这才是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一次,在出差的火车上,一个销售管理人员接到一个电话,当然打电话的是他的下属,我只听到这位管理人员最后一句话:“有钱我还不会花啊”。之后,他很不高兴,自言自语的说:“就知道要费用,市场做的一塌糊涂,花钱有什么效果。”我在想,肯定这位下属没有提出更好、更有说服力的建议来,以至于没有获得资源,还让双方心里不舒服。 对于刚刚跨入销售行业的人员,要敢于说,更要善于说。敢于说,是你对市场问题的独特理解;善于说,是按照逻辑思维,说到点子上去。只有如此,才能打动“领导”,获得“稀缺”的资源。 得到认同 认同源于相互的信任和共同的目标。提问题就是为了消除沟通的障碍,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办法。市场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市场是不存在的,但我们要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要把问题归类;二是要符合逻辑。把问题归类,比如,客户嫌我们的产品贵,不进货,怎么办?如果你对领导说:“降价吧,否则产品卖不动了。”显然是没有分析问题。可以这样考虑:从产品本身(品牌)看,与竞争品牌对比来看,从消费者、终端、利润来看,甚至是销售促进的层面来分析,客户真正关心的不一定是价格,通过分析我们会知道,产品卖不出去的真正原因。符合逻辑,就是你的假设要得到论证,而不是跳过这个步骤,直接把假设当作结论,要记住:不能作为解决对策的结论就不算是结论。 所以,对领导的追问:“有何证据?你是基于什么分析而说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你要胸有成竹,这样你会得到资源,最终也会得到认同。这样一来,你觉得达成销售目标还会很难吗?笔记29:管理者也可以不比下属“强” 是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比下属强、需要控制下属、监视下属呢? 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时间一长矛盾激化,合作怎么能长久?认为下属都是不可以信任的,还美其名曰是对每个成员加深了解,实际上监视而已。 说这些不是说管理要“放羊”,不管不问,而是要有原则、制度约束,要进行授权,对过程按照权限进行监控,要求下属拿出结果、对结果负责,这就够了。 否则,多头管理、内耗增加,人心散了,什么都没有了。 管理者要不要比下属强?当然,强不是坏事;如果不强,也并非就不行。 汉高祖刘邦,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但可以收放自如,建立大汉江山;刘备,文不如诸葛亮,武不过关羽、张飞,但他一样可以号令群雄、三分天下…… 很多管理者一旦成了“一把手”,就自我膨胀,忘乎所以了。有两个原因:一是不自信,要用所谓的“官威”来吓唬人,建立“威信”;二是得意忘形,要号令“下属”。 其实,领导者不是职位决定的,而是威望、个人魅力、胸怀决定的。 管理者原则 首要因素是尊重。 发自内心的对团队成员的尊重,而不是假惺惺的“作态”。 易中天说:“怀才和怀孕一样,时间久了别人就能看出来”。我觉得,尊重他人也是一样的,时间久了团队成员也可以看出来管理者的态度是否是发自内心的。 其次,言行一致。 再次,为下属着想。 没见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管他人死活的管理者会成功。下属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当然要从长远来看,目光短浅的人是不适用的,千万不要尝试。 最后,不背后说坏话。 有些人总喜欢在你面前说:谁最坏,谁不行。但反过来又跟你说,他的上司不喜欢员工背后议论别人是非。我认为:这人绝对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因为他害怕你去他领导面前说他的负面消息,小人之心而已。我们常怀感恩之心,不要断了别人的前程和财路,要有成人之美的善心。 管理要授权 管理就是管人心。人心都不在了,还能做成什么呢? 做了多年的销售和营销的人都知道营销的出发点是什么?需求。 我认为营销的终点也应该是需求,或者说需求的管理,更高的层次是创造和引导需求。 尽管很多人都在说竞争导向,把竞争对手干掉,自己就成功了。其实不然。 管理需要分工更需要授权。没有授权,下属没有办法成长,老板事必躬亲,什么都干,下属就不能独挡一面。 保证执行力 几乎每个企业都在说执行力,执行力变成了一切战略、策略的落脚点。 不管是白酒企业、饮料行业还是其他消费品企业,战略和执行都是企业发展的两极,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战略、战术、执行都是不可偏废的,也就是说,只有“系统”才能达成目标。 有人可能会说,战略是大企业的事,战略是高层的事情,对营销管理人员来说,大多做的是执行的事情,至于战略可以不用过多考虑。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但细细想来却并非如此。 区域经理要做好市场,需不需要战略思维、需不需要策略和战术、需不需要系统整合?难道坐等公司制定一切,然后依葫芦画瓢进行所谓的规划或执行,之后市场就豁然开朗了吗?当然不是了。一个区域市场的负责人肯定是区域的战略和战术的制定者,执行的第一负责人,责无旁贷。当然,这个区域的战略和战术是在公司的整体战略和策略之下的,往往将两者联系紧密的区域管理人员,会如鱼得水,大展拳脚。 所以说,只有方向正确,执行力提升才能更好地完成企业的营销目标,否则,执行力越强,离目标越远。 成功人士喜欢讲“故事”,将你带进一个精心营造的“梦境”,殊不知,有些成功是个体的,复制不了。那么,对于企业的营销和一线营销管理人员,他们需要的是途径和方法,即提升执行力和达成目标的方法。 要保证执行力,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明确的目标 这里所说的目标不是战略目标,基层员工和一线管理人员并不关心这些,他们接触到的是阶段性的目标,这些目标要明确。如进店数量、铺货率、销量完成、费用控制、促销活动制定、执行、效果等。 2完善的制度 并不仅仅是处罚制度,也要有奖励、协助、指导、配合的制度。很多企业制度和表格很多,大家每天填表,但实际上,很多表格是没有用的。事情一来,大家相互推诿,不愿意承担责任,能少做就少做。一些职能部门认为营销就是吃喝玩乐:你们在外面舒服得很,要这要那!怪不得一个做销售总监的朋友说:“我会不定期将公司的一些后勤人员和行政人员拉去市场搞活动,让他们体会一下销售到底是怎么做的,钱是怎么赚回来的!” 3团队整体素质 整体素质并不是人人要一样,而是人员之间可以互补,可以有独挡一面的人才,大家团结在一起、在优秀人员的带领下,提高企业的战斗力。 团队整体素质,一是团队对总体目标的认知要一致、并有认同感;二是要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三是要有足够的自信、高昂的斗志和事业激情;四是要全身心投入。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这就是一个高效率的、能打硬仗、充满执行力并能保证执行的团队。笔记32:管理好销售过程 销售过程管理是对产品分销的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即怎么寻找经销商,怎么通过经销商发展渠道和网络,进行人员分配和管理。 确保销售目标的实现 对销售过程进行追踪与控制,了解日常销售工作的动态、进度,及早发现销售活动中所出现的异常现象及问题,立即解决。销售过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重视目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销售过程的追踪与监控,确保销售目标的实现。 区域管理和时间管理 区域管理是让销售过程有一个落脚点。很多企业,特别是快速消费品行业都有自己的重点区域市场,区域市场通常由办事处、销售人员、经销商、分销商、终端、消费者构成。进行区域市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销售效率,对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和管理,实施精细化营销。 时间管理是销售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年度追踪细化到每月、每周甚至每日追踪。时间管理主要用来把握销售工作的节奏进度。 如何实现高效率的时间管理呢?必须把年度、月度计划细分到周计划。每天的工作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实施计划;把客户分类,按计划进行拜访。对区域经理而言,细分月度计划和周计划,并明确自己的一周行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要将主要精力用在产生最大效益的地方。 在一次销售人员例会上,一个非常刻苦、勤奋的业务员反映,自己的区域很大,客户总数在500家左右,一周能走访的客户在300家左右,而且已经是超负荷的工作了。但销售业绩依然不好,每月很难完成销售任务。 会后,我跟他详细了解了他一天的工作,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位很勤快的业务人员每天按区域跑终端,一个区域登记在册的客户他要全部跑一遍。我跟他说:“这样不行,效率很低。”但他却说:“培训的时候不是说,按照终端八步骤,要不遗漏、不重复吗?”原来他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没有效率的客户身上。 我跟他说:“八步骤拜访也是需要客户分类的,有的客户一周拜访一次;有的可能三天就要拜访一次;而有的可能半个月拜访一次就够了,这要看客户的销售情况而定。”我帮助他把500家终端进行了ABC分类,A、B类终端一周拜访一次,有的A类终端三天拜访一次;C类终端半个月拜访一次,有的一个月拜访一次。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有的C类终端卖你的产品一个月还卖不到一箱,天天去老板只会烦你,而且也没有必要在此类终端消耗大量时间,要把主要精力用在A类客户的拜访和服务上。 这样一来,不但一个月可以跑完500家终端,而且重点客户的销量和满意度也提高了。 销售人员过程管理1周拜访计划表 销售人员在了解公司分配的销售目标及销售政策后,制定每周拜访计划,包括计划拜访客户的区域、拜访路线、拜访时间、计划拜访的内容和目的(开发新客户、信息收集、收款、服务、问题处理、订货或其他),这些都应在“周拜访计划表”上仔细填写。这张表须由主管核签。 2日拜访报表 销售员在工作结束后,要将每日的出勤状况、拜访客户与洽谈结果、客户问题处理、货款回收或订货目标达成率、竞争者的市场信息、客户的意见、客户的最新动态、当日拜访心得等资料都填写在“日拜访表”上,并由主管签核、批示意见。销售经理可以通过“客户拜访计划表”,知道销售员每天要做什么;通过“每日销售报告表”,知道销售员今天做得怎么样。 3周市场简报 销售员在拜访客户的过程中,会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如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竞争对手进行的新的促销活动或推出的新产品、经销商是否有抱怨、客户公司的人事变动等,除了应立即填在“每日拜访表”上之外,若情况严重并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时,则应立即另外填写“市场状况反映表”或“客户投诉处理报告表”,及时向上级报告。 4周进度控制 公司为了掌握销售动态,每周一让各区域市场的业务经理(主管)提交销售管理报告书,报告本周的市场状况。内容包括销售目标达成率、新开发客户数、货款回收、有效拜访率、每周销售额、主要竞争状况、异常客户处理、本周各式报表呈交及汇报、下周目标与计划等,这也是中层主管的周进度控制。销售人员报表填写质量与上交的报表,应列为销售员的考核项目,这样才能使业务主管在过程管理中兼顾所有。 5销售会议 销售会议是销售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主要包括晨会、周会、月度会议、季度会议和年度会议,也有一些专题会议。 晨会:主要在区域市场召开,由区域主管和经理参加,如果公司中高层在区域市场巡视,也参加晨会。在了解各个销售员的工作情况后,业务主管要对那些业绩差的销售员、新销售员的工作态度及效率,随时给予指导、纠正和帮助。 晨会不要搞成一言堂,也不要大家说完问题就散了,要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当场不能解决,要记录下来,向上级汇报,并将结果在下次会议上通报。 周会:主要是对一周工作的总结,阶段性销售目标的达成率、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进行例行和专题的培训,业务人员经验交流等。 月度会议:将区域内所有办事人员集中在一起,地点可以轮流更换,邀请中层人员参与,业务探讨、工作总结、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现场的市场观摩等。 年度会议:主要是进行年度总结和确定下一年度的计划。 强化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可以归结为销售人员的“终端拜访八步骤”。也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拜访模式。终端拜访八步骤是从走访的准备开始,直到完成走访,离开客户为止的整个过程。包括准备工作、店情查看、打招呼、陈列理货、检查库存、销售拜访、订货、致谢离开。 目前很多快销品行业都以区域为核心实施这套模式,对企业的团队管理起到了支持作用。 流程化是为了拜访的效率化和规范化,目的是维护与终端的良好关系。当然流程化并不是要求业务人员每次去到一个终端都要说同样的话,而是要完整的做完这个流程,不要遗漏重要的内容。当然,并不是有制度就不要人情,作为主管,一定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后勤保障,销售管理人员要关心业务人员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这样,整个团队才会焕发强大的战斗力。
更多阅读
转载 纪录片《世界上最大的中国餐馆》令人震惊 令人震惊的调查报告
原文地址:纪录片《世界上最大的中国餐馆》令人震惊作者:李竹的博客(这篇文章是我们观看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其中一部中国纪录片后,我夫人所写的评论)看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国餐馆》(The Biggest ChineseRestaurant in theWorld)这部纪录片,对
国珍冠名北京电视台《咱爸咱妈的美好时代》_健康新时代 新时代国珍
国珍冠名北京电视台《咱爸咱妈的美好时代》 《咱爸咱妈的美好时代》是北京市老龄委、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联合推出的一档全新的老年节目。之所以推出这样一档节目,是因为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有关部门预测,预计到2020年
《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朱晓玫 朱晓玫 巴赫
( 本文章转载于《橄榄古典音乐》,编辑:Janey文字部分参考百度百科)◇ 巴赫的代言人:朱晓玫与钢琴鬼才古尔德被并称为演奏巴赫音乐的“并峙双峰”;◇ 钢琴隐者:她是一位低调的
银行大堂经理工作心得 《一位销售经理的工作心得》 推荐序 实效出真知
本书是关于一位销售经理多年在销售前线打拼、历经风雨、不屈不挠,转变为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故事。 我与蒋军认识多年,我认识他时,他还只是个销售经理,他最让我欣赏的地方就是对工作的热情与负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当我
《一位销售经理的工作心得》 笔记2:区域品牌就做“地头蛇”
纵观市场上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不难发现,在大企业强势出击的情势下,很多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和生存危机;但同时也有一些区域企业却在国内外大品牌重重阻击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活得还不赖。这就令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