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基金 军民融合 打造陕西特色



     “我省是军工大省,相当大一部分科技力量集中在军工单位和企业,推动其中可以民品化的技术实现转化,是我省统筹科技资源的重点之一。”结合陕西实际,赵正永提出了陕西科技创新的一个重点。

  “这一点可以说极具陕西特色。如果做好了,在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昭宁指出。

  全面推进

  军民融合产业是陕西近几年重点推动的产业之一,在这一发展思路下,陕西先后与原国防科工委和航天科技、兵器工业、中航工业、中船重工、中国商飞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设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等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军民结合产业聚集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省军工企事业母体单位直接投资或多方联合投资派生的民用产品研发生产企业有260多户,300多种民用产品形成一定规模,200多种民用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并打入国际市场,50多种民用产品成为企业的支柱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的产品有40多个。

  “在看到成绩和潜力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具备的优势条件相比,与我们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相比,与其他一些省市区相比,作为军工大省,我省军工产品的省内配套率还比较低,军民结合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军工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还很有限。”在全年的全省军民融合工作大会上,赵正永如是表述。

  科技创新大会无疑是一次加快发展的重大契机。

  “要突出抓好军品技术向民品转化,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赵正永再次指出陕西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思路。

  他说,陕西省工信厅科技厅要逐企业逐院所摸底,确定可以转化的技术和可实施转化的方案,并制定在陕西落地的支持措施。

  “同时,要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尤其是要抓住国家实施大飞机计划的机遇,以及有关方面与我省签署建设导航产业的契机,抓紧制定规划,集中力量推进,努力构建我省航空和信息产业的新支点。”

  重在融合

  “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重在‘融合’二字。”曾昭宁说。在他看来,陕西的军民融合产业取得大发展的前提是“要从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融合’,尤其是思想上的‘融合’。”

  而且,地方要全力支持军工单位发展。没有军品的做大做强,就没有军民融合的基础。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陕西要从产品配套、服务环境、安全保卫等各方面尽最大可能为军工科研生产提供保障,积极解决好职工社保、住房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为在陕军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地方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有力的安全保障和科技支持。

 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基金 军民融合 打造陕西特色
  同时,“军工企业要解放思想,坚持互利共赢、带动地方的原则,合理确定产品密级,实施产品加工和科技互融。”赵正永认为,军民融合的方向是互动发展,前提是互利共赢。

  “在思想观念融合的推动下,以体制改革为突破,激发军民融合发展的内在活力。”曾昭宁说。

  打造市场主体

  “推进军民融合,就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对于军民融合的创新,曾昭宁再次强调了企业的主体地位。“陕西可以支持有实力的民用企业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甚至可以争取上市。”他说,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政策已经明确,陕西应与军工集团加强合作,有重点地予以推进。

  针对陕西这几年军民融合的市场表现,曾昭宁建议,陕西的高压容器等军民两用产品市场走俏,效益较好,应支持这些生产企业与有实力的民用企业实行重组,力争在主板上市。

  “有些军工厂所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很好,应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产业化步伐,争取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曾昭宁说,陕西当地政府要舍得拿出优质资源积极参与军工股份制改造,并在不良资产核销、辅业剥离、土地划拨、职工安置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同时,可以整合中间产品的科研生产能力,组建一批行业领先的专业化公司。”曾昭宁分析认为,陕西从事飞控惯导和航空电子产品研制的骨干厂所多,应配合军工主管部门跨行业组建专业化集团公司,争取进入大飞机配套体系。

  “在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核装备制造、船舶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等领域,也应加快专业化重组步伐,组建几个专而精的‘小巨人’企业。”曾昭宁建言。

  “另外,围绕重大产品集成能力,精心培育大型龙头企业。与军工主管机构合作,着力支持西飞、西航集团跨行业、跨地区兼并上下游关联企业,并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或战略重组,提升对航空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曾昭宁说,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西飞集团培育成为千亿级特大型企业集团,还要支持陕汽、西电等集团公司进入军工系统进行扩张兼并,将从事同类产品生产及配套的军工企业纳入自己的生产经营体系。“重要的是,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军民之间合理流动,尤其是技术要素之间的流动,推动军工与地方经济一体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4410.html

更多阅读

陕西特色美食 科技为魂 陕西中烟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

      2013年,陕西中烟实现销售收入192.01亿元,实现税利125.23亿元。主导品牌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9.54%,连续12个月商业销量增幅位居全国28个重点品牌第一位,并由此实现销售收入、税利、税金相继突破百亿元的业绩。  骄人成绩的背后

曲江:创建“文化航母” 打造支柱型产业

     在雄风激荡的中国文化版图上,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怀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开创中国文化产业全文化产业链投资运营先河,为城市奉献符合当代需求的文化梦想,不仅让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也让西安的文化形象、城市气

证券投资基金 再起航 中国投资基金第三次变革

     “一个行业只有一半的公司能赚钱还会竞争不激烈?”  “每年几百万薪资看似风光,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总经理干不下去?”  在新基金法正式实施数天后,一家规模数百亿元的中型基金公司总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不断“倒苦水”。

声明:《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基金 军民融合 打造陕西特色》为网友胸有大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