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风险控制 高校后勤贷款风险控制



     一、问题提出

  高校后勤建设,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发的制度安排。根据199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力,承担民事责任。”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在第六十二条也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1999年全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校为了发展而开始大量贷款搞基础建设。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全国已建和在建大学城有54个,其资金来源绝大多数都是银行贷款,全国高校贷款2100亿元。部分高校修建超豪华办公楼,修建面子工程也造成了基建贷款的大量增加。2006年媒体就报道过北京某高校学生食堂共三层,但是却修建了两所观光电梯,在全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

  一方面,我们需要确立后勤贷款科学的指标体系。贷款规模过大,贷款结构过度集中,将引发高校财务风险。以中部某省为例,2000年,该省高校贷款规模为11.28亿元,截至2005年7月增加到77.52亿元,三年间扩张了587.23%,扩张趋势十分惊人。

  与此同时,高校贷款的结构却非常集中。目前教育部重点高校(211和985高校)贷款相对容易,而一般性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贷款相对比较难。90%以上的贷款资金用于高校新校园建设和老校区改造,真正用于教学的贷款很少;部分高校贷款大部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往往都是采取借新贷还旧贷,没有很明确的还款计划。由于贷款规模过大,学校每年仅偿付利息就需要极大的开支,给学校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每年还本付息将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

  高校究竟有多大的偿还能力?根据目前的高校财政拨款情况,基本上用于学校人员工资的支出;收取学费,国家明文规定必须不少于25%用于返还学生,不少于20%用于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不少于1%的比例用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只能将54%的剩余学费收入用于贷款的还本付息。即使将学费剩余54%全部用于还贷,对于规模巨大的高校后勤贷款本息来说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可见,高校经费有限,贷款期限较短,无法短期还贷,部分高校后勤贷款规模大大超出经济承受能力,无力偿还贷款。为控制高校贷款风险,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4年7月13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给出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财政厅于2004年9月9日《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湘教发[2004]74号)。“解决高校后勤贷款只是个时间问题,具体解决方法正在研究中。”

  三、防范建议

  1.确立贷款风险意识。针对当前高校贷款规模增长过快的情况,需要有力控制高校贷款过度扩张。根据《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在放贷前对高校贷款规模、利率高低、还款期限、未来可预期收入和偿还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估,对在资产负债率(临界点)以下的学校采取贴息,限制高风险,控制总量,使高校贷款从资金源头得到控制。银行贷款虽然可以为高校提供经济支持,但同时负债又使高校具有了过去未有的财务风险,决定了高校在利用银行贷款时必须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2.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贷款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确保高等院校的贷款专款专用,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为建立高校后勤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提供了量化指引。高校应建立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控制偿债风险。

  3.多样化融资。积极支持多元化办学,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引进民资、外资等多种途径以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一是通过参加科研招标等方式,多承担科研任务,以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同时组织好科研成果转让和产业基地建设;二是通过多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入高校,投资高校后勤建设等,切实解决高校扩招带来的宿舍严重不足问题;三是加强鼓励捐资助学制度建设,通过完善捐助法规使捐助者在经济与名誉上得到合法回报等方式,争取企业、个人向高校捐赠;四是通过向社会发行教育彩票和教育债券等方式筹集教育基金。高校的后勤集团吸引社会资本,成立一个范围包括全省的高校资产管理集团公司,聘请专业机构或人士进行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对各高校的建设或其他事业进行投资,享受一些优惠政策,并接受财政、审计和社会的监督。

  3.完善债务偿还机制。高校、银行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以模型为基础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认真研究国家有关贷款政策和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国家政策和资金市场利率走势以及项目建设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成本,减少财务风险。二是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额度要求,合理安排调度资金,避免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延期还款损失。三是建立偿债准备金。为弥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缺陷,保证按期偿还贷款,高等学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根据贷款规模和贷款期限安排偿债准备金。四是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及预警提示制度,依据高等学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确定合理的贷款控制规模。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高校贷款管理的宏观监控力度,对个别已超出偿债能力、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线的高校,主管部门应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贷款规模。学校要根据债务规模情况,建立相应的债务偿债准备金,在当年预算中进行反映,由财务部门实行专户管理。偿债资金的来源可为财政预算内拨款、学校自主收入等,主要用于消化因举债而形成的隐性风险。

 小额贷款风险控制 高校后勤贷款风险控制
  4.改革《高等学核会计制度》,将基建会计核算并入高校财务核算体系,将基建支出作为高校经济业务的一部分。改变自筹基建经费以拔代付的核算方法,增设“基建拔款”、“基建借款”、“在建工程”、“基建支出”、“基建工程应付款”、“基建工程暂付款”科目。收到财政拔付的基建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建拔款”;收到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建借款”。发生预付款时,借记“基建工程暂付款”,贷记“银行存款”;发生应付未付工程款时,借记“基建工程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在“在建工程”一级科目下设“建筑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其他基建投资”、“待摊投资”二级科目;支付工程款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项目交付使用时,借记“基建支出”、贷记“在建工程”,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对已完项目结账时,借记“基建拔款”、“自筹基建支出”、贷记“基建支出”;对项目交付使用以前发生的基建借款利息借记“在建工程--待摊投资”,贷记“银行存款”;对项目交付使用以后发生的基建借款利息借记“教育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

  5.运用公允价值理念,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采用计提累计折旧及减值准备的方法核算。每年计提累计折旧时,可以采用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方法。选定使用计提累计折旧的方法后报主管部门和国资部门批准,经批准的计提折旧的方法不能随意变更。具体是:定期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类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年末根据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贷记“减值准备”科目,固定资产处理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6.规范成本项目,科学核算教育成本。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要点是:第一,要划分应计入和不应计入教育成本的界限。第二,要划分应计入本学年教育成本的支出和不应计入本学年教育成本的支出的界限。第三,要划分各类学生的费用界限。第四,要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总之,为保证教育成本的真实性,科学性,在具体操作中应从教育成本总额中扣除如下项目:一是扣除不属于教学支出比例的科研支出部分;二是扣除生师比不合理的支出,即应按超比例教学人员数和教学人员人数的人均工资及福利水平核减人员支出;三是扣除独立实体的支出;四是扣除高校的各类短期培訓支出;五是扣除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六是扣除固定资产盘亏毁损;七是扣除各项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八是扣除非正常活动造成的不合理支出;九是扣除对外投资支出;十是扣除其他与学生培养无关的费用等。

  [1]李爱华.高校后勤贷款的理性思考与解决方略[M]科学时报.2007-6-25

  [2]刘春华.高校举债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实证分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3]赵善庆.我国高校债务化解的途径[J].社会科学论坛,2008(9).

  [4]卿文洁.浅议高校后勤贷款的风险监控[J].湖南财专学报,2006(6).

  [5]王璘.关于高校投资贷款风险控制的思考[J].理论纵横,2007(11).

  [6]薛玉华.浅析高校后勤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山东农业教育,2007(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4353.html

更多阅读

邮政银行小额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农行5万小额贷款条件

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向农户和商户(小企业主)推出的贷款产品。农户小额贷款是指向农户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农业种植、养殖或生产经营需要的短期贷款。商户小额贷款是指向城乡地区从事生产、贸易等部门的私营企业主(包

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 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

根治冒名、顶名贷款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列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信用社

探索再就业小额贷款政策市场化运作的有效途径 市场化运作

探索再就业小额贷款政策市场化运作的有效途径日期:2006-10-09 12:08:12点击:23上传者: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主任来源:《中国金融》2005年第19期自2002年以来,重庆市加大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贷款覆盖面不断扩大,取得较好成效

声明:《小额贷款风险控制 高校后勤贷款风险控制》为网友坏気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