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第一篇范文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第一篇 抑郁人生 



     推荐序三

成为美丽的蝴蝶

我的童年是在"暴力"家庭中度过的,不幸的是我就是那个受害者。那些令人心酸的灰色剪影一直困扰着我,因此我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连孤儿都不如,是世界上最可怜、最令人讨厌的人。这种低人一等的感觉一直持续了十几年,事实上我早已成为第二个对自己施暴的人,将自己一步步推向抑郁的深渊。但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我一边被抑郁的恐惧笼罩着,一边在黑暗中寻求希望。

那时,但凡和抑郁有关的书和网页我都不会放过,因为只有书和网络才能让我看到希望。

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小县城,所以当地并没有心理治疗专业机构。我也是在网络上才了解到心理医生这个词的,所以做心理咨询也是通过网络视频进行的。记得我第一次的心理辅导是在半信半疑中结束的,但在咨询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王宇老师的真诚。之后的一个月,我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继续进行治疗……

"人类所有的想法和人类所有的行为,不是出于爱,便是由于怕。"我真的好害怕失去身边的一切,我的爱人、家人、工作,因为我爱他们。最后,我决定坚持治疗。在以后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我渐渐看到曙光。在我和王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认识了生活。当然,与抑郁搏斗的过程并不简单,也许只有经历过抑郁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痛苦。

现在回忆起治疗的那段日子,感到那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得知王宇老师将出新作时,我期待万分。当我一字一句地看完《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患的成功自救》后心中满是感动,此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心理医生在耐心讲解,相信这是王宇老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本书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可以让抑郁患者进一步了解抑郁症,而且书中的许多自助方法及真实案例仿佛又把我带回当初的治疗现场,让我感到非常亲切。或许没有心理困惑的人看这本书会觉得它平淡无奇,就像青草一样平凡,但对于处于内心挣扎的患者来说,它却有如珍宝般珍贵,因为它可以让心灵的冬季早些结束,并给寒冬中的人雪中送炭般的温暖。对于在黑暗中苦苦寻求希望的朋友们而言,这本书可以协助你了解并战胜自身的问题,带你勇敢地直面黑暗,并给予你更多的希望。

当然,无论是咨询师还是书籍,最能给予你力量的只有你自己。只有当毛毛虫产生了飞的欲望的时候,它才有可能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有缘遇到本书的朋友,希望你不仅能认真把书读完,也要把书中的治疗策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并用心去领悟。最后祝愿所有在痛苦中挣扎的朋友们早日康复!

一位抑郁康复者的推荐

前 言

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P .吉尔伯特(Paul Gilbert)

当我陷入抑郁的时候,还无法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当我走出抑郁的时候才发现: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

陷入抑郁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绝望感和隔离感。整个人好像处于孤岛之上,我走不近别人,别人也无法真正走进我的心。那时,常出现这样一个梦境:有一天,一个人,一双手,把我从抑郁的旋涡中解救出来,而我愿意用任何条件和他交换。但梦总归是梦,那个人,那双手,终究没有出现。我一次一次的希望变成绝望,无数次在绝望中鼓励自己继续坚持。因为无法放弃相依为命的母亲,因为不想人生还没有开始就结束,所以我继续在黑暗中寻找希望……

 微信公众号第一篇范文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第一篇 抑郁人生 
一次次的失败,让我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漫无目的地游荡着,整个世界灰蒙蒙的一片。我像是一个即将要走近终点的旅人,麻木地看着路边的景色和继续远行的人们。时间仿佛停滞了,那些在暗夜中的挣扎与纠结,被折磨得终日无法安宁的灵魂,终于要在这一刻了结。这里,即将成为我的终点,有不舍,却无奈。于是,我买了生平第一包烟,吃过为自己准备的"最后的晚餐",之后猛然用啤酒灌下早已准备好的药片。终于结束了,我不用再奋力挣扎,不用再被绝望吞噬,我的内心终于平静了……

抑郁,让死亡离我如此之近。但也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爱与希望。正因为爱没有消融,希望没有泯灭,才让我走出抑郁,找回了自我。但处于抑郁之中的时候,我的眼前只有绝望,试图让自己相信还有未来,但也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我似乎只剩下在绝望中坚持的权利,但也正是这种在绝望中的坚持,才让我一点一点看到了希望。当曙光终于穿透黑夜,我看到了因爱而萌生的动力,因希望而产生的坚持。正是爱与希望让我变得坚韧,冲破阴霾,重见蓝天!

本书从曾经的患者和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两个身份与角度来写,希望能够给绝望中的你一点希望,给无助的你一点力量,能做到这一点是我最大的欣慰。

我能够从抑郁中走出来,并完成本书的写作,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我的母亲、已故的外婆、朋友及夫人,正是你们给我的鼓励和爱才能让我走到今天,没有放弃自己!谨以此书表达我真挚的谢意。

同时也要感谢伴我一路走来的患者及已故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正是因为有你们,才让我更加了解抑郁,也才有本书对抑郁深度分析的可能。衷心地希望还没有走出抑郁的朋友能够早日走出抑郁,找回真我。

王 宇

南京,2011年

赞 誉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购买了许多关于抑郁治疗的书,但直到看到了《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后才发现,这才是我想要的。

──新浪网友

每次读过的感觉都不一样,最后一次,让我感到了力量。

──心理师钟琴

处在抑郁中的人甚至会忘记生活本身的样子,但没有经历过抑郁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孙雅丽

有缘遇到本书的朋友,希望你不仅能认真把书读完,且能把书中的许多策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用心去领悟。

──一位抑郁康复者

有许多经历和想法似曾相识,原来有人经历过和我一样的痛苦,读这本书好像是在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收获很大。并且本书实践性、可行性、指导性都很强。

──莫匆匆

这本书带给我们一种精神,那就是生命个体在生活的困苦中依然顽强地坚持向前,而这种精神本身已足够成为人生的意义。

──心理师张海风

希望本书不仅能使痛苦中的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同时也能帮助他们的亲人朋友们更理解他们,接纳他们。

──心理咨询师曹惠

15岁因为转学的关系到了一个大城市的高中。周围的人都是些城市中不学习、搞不清楚人生意义的人。我待了3年,越来越不开心,原本有很多朋友的我,渐渐地不能和别人交流,连说话都困难。高二好朋友还背离了我,所以,我痛苦极了,精神几近崩溃,觉得以后很难再去相信他人。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缓不过来。5年了,我一边给自己加油,一边计算着没有意义的、这样消逝的人生,觉得真是凄凉。 但我在慢慢好起来,现在我大三,努力相信着什么,也努力通过一切方式让自己好起来。在我丢失掉幽默感快6年后,我又可以和朋友开玩笑了。我好好地计算着时间──让我不能大笑,不能亲近别人,也看低自己的时间。 谢谢你,我觉得这世界是温暖的,就是因为即使看到了最残破的风景后,仍然有着一颗温暖的心的人。你的故事很棒,很感动我。我从你那里,得到了很多帮助,让我有了重新快乐起来的信心。但愿每个人最终都可以战胜抑郁,战胜自我。

──N7驴子

谢谢你!让我懂得了这么多,一直都不了解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我感觉我就是对自己太理想化了,以至于希望所有的人对我肯定。

──新浪网友

真是谢谢,我曾经也深受抑郁的伤害并因此辍学,以为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最近又因为一些小事回到了原来的状态,非常痛苦和害怕。脑子混混沌沌、情绪低落。看了这本书觉得心情好多了,也变得理性些了。

──新浪网友

第一篇 抑郁人生

内心的挣扎

抑郁是一种无形的伤,没有经历过抑郁,就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痛苦与无奈。表面上看起来,抑郁产生于特定的刺激事件,但其根源却是内心中日积月累的矛盾与挣扎。在幻想与现实的冲突下,在无望的、挣扎的困境中,患者所有试图摆脱抑郁的努力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只能眼见自己越陷越深,无力自拔。最后,逃避这一切,他才能得到片刻的喘息……

我真正陷入抑郁,应该是15岁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恰巧那时父母刚刚离婚,爸爸离开了家。他们分开后,家里就剩下了我和妈妈。一个共同的"敌人"消失后,我反而觉得寂寞了很多。生活中一个关注的主题消失后,自然就会出现下一个,我的问题就慢慢暴露出来。虽然在邻居家的小孩中我比较强势,但在学校里却经常受同学的欺负。

从小学开始我就好像有了两个角色:一个强势的自己,一个懦弱的自己。那时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不想去上学,因为我担心在学校受欺负。那时,我常常有这样的幻想:我是黑社会老大的儿子,被人欺负的时候,就有一群人坐着直升机来学校帮我出气。但幻想终归是幻想,现实中的我依然自卑,只是希望可以快一点升入中学,可以逃离这一切。因此,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虚伪和失败的人,在邻居的小孩中扮演的是一个勇敢者,而在学校里却是一个可怜虫,经常在和别人的冲突中失败。渐渐地,我失去了面对挑战的勇气,开始体验到了自卑感,即使我做得好的时候,也没因此找回对自己的信心。

初中一年级是我相对快乐的时期,也是我从小到大受到鼓励最多的一年。因为我学习还算努力,并且在慢班,所以就显得比较突出。我也不再像小时候那么顽皮,努力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得好,所以慢慢地就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并且还几乎以全票当选了班长。这让我一时间找回了一些自信和快乐,也因此对初中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初二时,我的情绪就陷入了抑郁之中。也许是因为父亲的离开,也许是器重我的班主任退休了,也许是我的好朋友转学了,也许是我的学习成绩变糟了……总之,当一个人没有在内心中真正接受真实的自己,只是逼着自己表演得完美,只是用成功来包装自己的时候,这种脆弱的"自信"总会在某一天破碎。这一切,也许不是由具体事件所激发,而仅仅是时候到了而已。本就不牢固的自信开始慢慢溃散,似乎再也找不到之前的快乐,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封闭,更加自卑。此时,我的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肩部的肌肉总莫名地紧绷着,放松不下来。越是如此,就越加感觉自己不快乐,对学习、生活及周围的人也毫无兴趣。初一的时候我还期待上学,期待上学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期待可以和朋友们在一起玩;期待有一天可以勇敢地对喜欢的女孩表达出自己的爱意……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不能做到这一切,也不能给喜欢的人带来快乐。从此,我开始恐惧上学,因为上学只能让我更加压抑。我知道,从那时开始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也找不回过去的感觉和快乐。原来对生活和未来的梦想都变成了一种奢望,最后只希望自己能考上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能有份工作就行了。于是,我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问题少年"。虽然这并非我的本意,但只有如此,才能让我感到一丝丝的安宁;也只有沉迷于电子游戏里,流连在录像厅的时候,我才能暂时忘记痛苦。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我变了,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积极向上的人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颓废的、迷失的、令人失望的家伙。

从此,我已经不再生活在现实中了,生活中的我就好像是一个空壳。只有在幻想的世界中我才成为了我想成为的自己──能言善辩、受人欢迎、勇敢坚强,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肯定。每日的生活就好像是梦游,我不知道自己的喜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现实中的一切离我越来越远,我也越来越不想投入其中,毕竟这一切和我想象中的不同……

曾经的光环离我越来越远。老师找我谈话,母亲对我失望,我还装作轻松地告诉他们:"我只想成为一个普通的工人,初中毕业能上技校就可以了,所以我不需要学习好。"但这并不是我的心里话,而是一种无奈。

日子就在这种内心中的挣扎与纠结中一天天地过去了。我的初中就在这种想努力却又找不到突破口,想找回自己却又找不到方向,想证明自己却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中度过的。我隐约感觉到自己出了问题,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试图让别人理解我的痛苦,但没有人能够理解。关心我的人只是对我说:"不要想太多,努力学习就行了。"虽然我也想这样,但却做不到。我只感到有股力量在牵扯着我,让我无法安心做事,但我不知道它来自于哪里。再后来我干脆就不去解释,任由别人把我看成是一个自甘堕落的人,一个只会让家人伤心的坏孩子。然而,我却依旧迷茫,周围的"坏孩子"都很快乐,可是,我的快乐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385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微信公众号第一篇范文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第一篇 抑郁人生 》为网友多一度旳想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