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连续调整七省区的“一把手”。至此,十八大后已有11个省区市调整了党委一把手,包括四川、陕西、吉林、浙江、福建、广东、内蒙古、广西八省区,以及上海、天津、重庆三个直辖市。
![中央怎么解决黑人问题 中央意在解决区域发展深层次问题](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312046264931.jpeg)
这是十八大后正常的人事调整,是常规举措。与十六大、十七大后相比,此次人事调整规模更大。此次调整的11省区市党委书记有年轻化、高学历化,仕途履历丰富的特点。 此外,笔者注意到,在12月18日走马上任的5位书记中,有3位是已经在当地工作10年左右被提拔上来的,这是一大亮点。他们对本省情况掌握得更清楚,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夏宝龙2003年从天津调任浙江,从省委副书记干到省长再到现在的省委书记。在就职时,夏宝龙说:“我到浙江工作生活已有9年零10天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已经完全融入了浙江。” 赵正永2001年从安徽省调任陕西省,历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省长等职。 在就任省委书记时,他深情地说:“我2001年6月来陕西工作,一直用心、用情、用智去工作,无私无畏、夙夜奉秦。我的身心、我的情感已倾注于陕西的山山水水。” 王儒林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在吉林省基层工作,长年在吉林省工作。当选省委书记时,他说:“我生在吉林,长在吉林,熟悉吉林,热爱吉林,吉林的这方水土和吉林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 过往省级“一把手”多是从外地调任的,这次中央从当地提拔多位省委书记,说明中央在用人方面有所突破。 有人担心,领导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工作可能会导致存在裙带关系等问题。但笔者认为,整体来说,利大于弊。 这些领导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对于当地的发展有更多的思考,能有时间去解决一些区域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中国的省一般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很多大省的人口和经济规模都超过世界上一些中型国家,因此,对于这样的大省,领导干部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做深入调研才能解决其面临的深刻问题。 对于省级领导来说,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市、县、乡等基层情况,没有两到三年时间很难做到。 而从当地提拔上来的“一把手”对于当地的情况已经相当熟悉,尤其前面提到的3位省委书记在当地工作时间在10年左右,有的时间更长,对于省情已相当了解,可以很好地施展才华。 这三位直升书记所在省份分布在沿海、东北和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但具体效果怎么样,我们将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迎来了在西部工作的胡春华书记,这是国家从战略层面来考虑的。 胡春华长期在西部工作,在西藏、内蒙古担任过领导,了解欠发达地区的情况,这次到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经济总量最大的广东来任职,便于他对我国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国情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全面把握全国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