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破产理论 关于东欧社会主义破产的理论基础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灰飞烟灭了,其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弩之末已经没有半点惯性,在形式上毫无一点外力因素,象一个生命自然死亡一样寿终正寝。这个世界性的意识形态范畴上的自然死亡现象,人们都已经从现象上的腐朽性给以很多的解释,并且也有比较深层意义上的分析和揭示,然而从政治经济学上的科学角度似乎没有人给以说明,似乎也没有人认为这其中的本质上的原因和动力应该是政治经济学上的科学原理起作用的结果。 在形式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是产品经济,也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生产的不是商品而是产品,自然就不可能进行交换了,但是客观事实是世界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极为落后或相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生产力,在商品或产品生产中人类劳动量还占有总劳动量(包括机器劳动)相当比重的份额,人类劳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人类劳动量)还是相当高的,因此价值规律这个客观规律是无法绕过的,其实质仍然是在价值规律为基本内核的商品经济,商品交换是必须的人类社会关系,换句话说,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仍然是商品经济性质的生产关系。只不过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不是地都采用的是完全的计划性的商品经济,从表面上咋看起来应该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商品经济,因为计划性社会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无浪费地合理利用,并且供需可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可以按人们计划的目标得以公式化地实现,似乎经济进入到了理想的状态,正一步一步地向共产主义迈进。 商品经济的完全计划性其实质是静止的商品经济,是停滞不前的在静止的生产力水平上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复制,并且由于基于完全计划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的作用下,生产规模是在不断地缩小的。因为完全的计划性,使得商品生产的数量,和价格都在计划之中,每一个生产单元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相同,因而价格不论是计划价格还是市场价格(其实是市场价格不存在)都一样,这样任何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因素(例如科技成果、管理方法等等)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循环中都没有相应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给以补偿,只有分享剩余价值或利润,再者就是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分享剩余价值或利润则造成侵占公共消费和公共积累,降低工人工资就说明这些进步因素实实在在地剥削着劳动者了,这些都是和生产关系相矛盾的,因此它在客观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仍然可以在低水平生产力下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客观的事实是正好就相反,这也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结果,完全计划经济体制是生产资料完全归全民所共用生产关系的客观的和直接的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拥有相等的利用生产资料生产自己所需的商品,如果某个成员较多地利用了公共的生产资料那么就构成了对其他成员的权力的侵犯同时也是对完全计划性的破坏,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也是不可能绕过去的规律,因此“多劳多得”是不符合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多劳多得”的前提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是一致的,没有按劳分配就没有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只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分工造成的每个劳动岗位单位时间内的价值量不同从而工资不同,在同一个岗位内或同一个行业内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上是没有本质上的要求的,因此行业内或同劳动岗位内只可能是平均主义,这也是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同时由于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共同均等占有,在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上从资本的角度就没有对低能和无能的成员的排斥性或排斥性很低,因而作为生产的管理者基于这种生产关系基础不得不对“大锅饭”式的生产状况采用妥协态度,平均主义顺理成章地作用于社会全部的生产活动之中,这也是这种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所要求的必然性。 这种完全计划性的经济基础对人类创造性地完全排斥,以至于经济在低水平静止状态下的生产力基础上简单地重复着,并且整个社会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的丧失使得人人具有着平均主义的心理,其实这种心理在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扭曲的,就好比若干个资本家对公司拥有完全相等的股份从而对利润拥有相等的分配权是一个道理,这就是经济基础的威力,任何人想扭转经济基础形成的思想意识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生产力有这个力量,在此我们不谈论生产力问题。社会主义完全计划经济基础形成的客观结果并不是对经济规律的否定,正是因为经济规律的作用使得脱离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极为扭曲社会生产状况。 在这种完全计划经济基础上生产活动对人类创造性的排斥从而严重无视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而人们的创造力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在社会意识上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客观上的被动局面必然引发政治上的动荡,从客观上富有创造力的人们要求有价值的回报,其本质就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在当时被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压制是正确的,因为在已经确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上将创新等提高生产力的因素作为资本谋求资本拥有者的利润就是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瓦解,不能因为你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站在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搞发展生产力就可以名正言顺了,相信人们会明白这个道理的。然而毕竟人类的意识必须和客观规律相一致,人类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规律,东欧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就在这样的违背生产力状况前提下,不顾价值规律的要求而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完全计划经济体制(注:完全计划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要求),并且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一步一步地走向尽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灭亡,来自于外部的否定力量不是主要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通过价值规律起作用,最终否定了这种生产关系和基于这种生产关系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存在的前提 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成员所共有,因而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机会(即发生生产活动机会)也是均等的,生产的商品归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也就是拥有同等的分享机会或成果,这就要求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品生产活动。至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指在生产力还处在不高的水平之上,生产活动中人类的劳动量在生产总劳动量中还占有相当比重,劳动强度(单位时间内人类劳动量)还较高时,在这样的生产能力条件下因为人类劳动量在产品中普遍大量地存在,因而必须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换,这样的经济活动成为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是基本规律起着本质性作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对经济活动进行主导。在这样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存在的不过三种可能的形式: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全部由社会成员所共有;再就是和私有制共存,生产资料部分由社会成员共有,一部分由私人占有,并且两种性质的生产资料参与每个同一种类的商品生产中;第三种可能是和私有制共存,生产资料部分由社会成员共有,一部分由私人占有,并且两种性质的生产资料不参与到同一种类的商品生产中。我们将逐次进行讨论最后得到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存在的前提。 首先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完全的公有制,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等等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论述了它的虚无性,就不在赘述了。 其次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私有制共存,社会生产资料一部分由社会成员共同拥有,一部分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并且这两种性质的生产资料共同参与同类商品的生产中,因而就形成了公有制生产单元(或称国有企业)和私有制生产单元的竞争的状态,国家是公有企业的管理者全体社会成员会动用一切力量和资源将私有企业击垮,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资本的与生俱来的本性,如果两种企业互相妥协和平发展那是不可想象的,就像强势的狼把自己的肉给羊吃一样违反自然法则,最终公有制企业凭借其先天优势轻而易举击垮私有企业,独占整个行业进而独占整个市场形成公有制企业包揽天下的局面从而又形成了第一种可能的完全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同样是走不通的。
最后只剩下一种可能了,这种可能也就是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唯一可能形式了,那么我们将较具体地讨论以找到那个社会主义存在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私有制共存,社会生产资料一部分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一部分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并且和第二种可能不同的是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参与到的商品生产领域没有重合的部分,也就是公共生产资料参与的这部分种类的商品的生产,没有私有生产资料的参与,反之亦然。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形成这样的状态呢?答案就是这种商品的生产中人类劳动量在总劳动量中的份额非常少,并且生产这种商品的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人类劳动量)也非常低,因而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利润变得也非常低,以至于私人资本失去了投资的意义,这种可能性是必然的,因为社会每一种商品的价值量不一样,有的几乎或全部是机器生产的,其价值近乎“0”或等于“0”,而有的完全是由人类劳动独自使用工具没有机器的参与而生产的商品,那么这种完全由人类劳动生产的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量即价值和那种价值近乎“0”的商品中的价值的比值会相当巨大,因而在平均利润率的作用下,由于市场的容量具有上限,价值近乎“0”的那种商品的利润总量将极大小于完全由人类劳动生产的那种商品的利润总量。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私人资本在这里已失去了资本的意义,但是这个种类的商品又是社会必需的生存资料,最终只能由公共资本即公共生产资料来承担这个任务了,个别种类的商品成为公有制企业的独家生产,我们可以称之为局部社会主义,当全社会赖以生存的极大多数商品都可以成为公有制企业独家生产的时候,我们可以称之为极大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用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称谓是因为部分商品永远必需由人类劳动来生产的,这些商品也就永远不能由公有制企业生产,一旦由公有制企业生产就产生了第二种可能那样的结果了,因此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能存在的。 极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其中公有制企业生产的产品中,人类劳动量非常的小或微小,在机器的进一步发展后最终会完全取代人类的劳动,使人类劳动量在商品中的含量变为“0”,那么这种商品也就失去了交换的价值,因而就形成了“按需分配”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一样也是称为局部的共产主义和极大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只是作为向共产主义过度的一个过渡形式,社会主义的本质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因为它仍然处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支配的市场之下的。进入到局部或极大的社会主义期间,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所具有的在商品经济下的缺陷,因此这些由公有制企业生产的商品的生产发展会非常缓慢,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长期存在性,但是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必然的。 综上,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当部分商品的价值量低到一定程度时,低到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中已失去资本价值时,局部或极大的社会主义才可能存在。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有人会提出公有制和私有制可以共同存在,而且还可以在共同的领域内共同存在,目前世界上就存在这样的例子。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这个例子中的公共资本即生产资料已经失去了资本的本性,作为拥有这些共同资本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或者说每一个股东已经不以获得利益或利润为目的了,他们可以很认同弱小的私人资本切本应属于他们全体社会成员的“蛋糕”,这些都是违反逻辑的现象,唯一可以解释的是:上层建筑是由私人资本控制的,私人资本可以利用上层建筑对公共资本进行支配,在两种资本力量对比上犹如一只羊控制着一群狼那样不可思议,其实这个上层建筑的实质是具有封建主义性质的,在这样的上层建筑之下,公共资本其实根本不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在这样的上层建筑下公共资本实质上是私人资本,这样才能和所谓的两种资本外在上共同生存和发展的事实相吻合,达到逻辑上的一致性。 因此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只有部分商品价值量低到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中失去资本的价值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相对独立地存在,并且独立于私人资本之外,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商品经济的末期成为按需分配的商品经济的过渡模式,其本质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
更多阅读
关于儿童学习跆拳道的几个问题
关于儿童学习跆拳道的几个问题——简介练习跆拳道能提高吃苦耐劳的能力.无论练习哪种武术,都是要下苦功夫的,一个动作为了做的标准,有力量、有速度,可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不到的.强身健体.跆拳道也是一项体育竞技,
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 认识的本质是
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李瑾瑜近年来,由于教育的民主化、人道化、效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教学改革对内部深层次问题的触及,师生关系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师生关系也是一个在理论上需要深入研究,在实践中急待精
转载 中国民营造船业的缩影,即将破产的熔盛重工,钱荒让造船业雪 中国造船业
原文地址:中国民营造船业的缩影,即将破产的熔盛重工,钱荒让造船业雪上加霜作者:周彦武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厂,2012年年报显示,熔盛重工营业收入约79.6亿元,较2011年同期159.1亿元减少50%;亏损5.7亿元。熔盛自传出裁员及财困后,股价连日急挫
想过好日子,不想破产的中国人,都好好读一次这篇文章吧!|漂泊手 破产姐妹歧视中国人
想过好日子,不想破产的中国人,都好好读一次这篇文章吧!股市你挣了钱,楼市你挣了钱。请先不要乐,你只是在为自己挖坑。说白了,你就是你的掘墓人。有钱,大家谁不盼望,但,钱是相对的,也是最靠不住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有多少人哭着喊着卖出本币,兑
对无锡尚德破产的三点反思 无锡尚德破产案
对无锡尚德破产的三点反思文/张学林2013年3月20日,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无锡地方法院批准了债权银行要求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的申请。尚德破产案涉及债务数十亿元人民币,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起破产案,加之其民企身份和身处光伏行业,备受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