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法国巴黎的老佛爷百货一层,一款由中国影视明星陈道明代言的奢侈品手表广告赫然在目,品牌用一张中国明星脸和中国式的情感,笼络住了不少中国奢侈品消费者。

然而,西方大牌刮起这阵“中国风”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设计力量的强大,我们需要冷静对待与思考。尽管“中国风”盛行,但截止到目前,我们尚未看到国际某个品牌的中国元素设计赢得了更多国际消费者的喜爱,形成全球流行风潮。不少中国元素的产品仅仅是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并未在全球其他国家行销,我们不要盲目激动。 我们没有看到哪款中国龙作品受到其他亚洲国家消费者的欢迎,这是悲哀的。而与我们同处亚洲的日本、韩国情况则不同。LV的御用设计师之一村上隆,将LV带入了彩色时代,让全球的消费者为之倾慕。不少奢侈品大牌也开始与中国的设计师合作,我们仍在期待经典款奢侈品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这其实是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不被认可的表现,在西方人眼中,我们仍然是粗放、垄断的。 这阵风吹过也令中国精品呼之欲出。 今年初夏,在昆明召开了首届中国精品论坛,很多中国优秀品牌的创始人、企业家们都表示了肯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企业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的核心在于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大到做品牌,小到一盘小菜,苛求一丝不苟的精神。 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快速增长,企业家们更多的在思考如何快速增长,很少关注积累,但奢侈品恰恰需要积累,以致于我们在精致手工艺方面优势丧失,大批优秀的手工艺人找不到弟子。 而今,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多元,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做事的方式。回到自身,挖掘中国民间文化、手工艺的精髓与技巧,形成真正强势的中国文化,拥有定价权,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只有如此才有实力与西方抗衡,否则都是过眼烟云。 面对中国精品,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消灭我们自身过于粗放、功利、短视的毛病,将精工主义精神发扬光大,“中国风”才能真正影响全球。 朱耘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