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产业 外资并购意欲何为
![外资并购10号令 镜片产业 外资并购意欲何为](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303227689584.jpeg)
随着近几年来依视路对国内几大生产商的控股并购,国内镜片生产商的战略困境凸现无疑。面对外资的疯狂并购行为,我们需要深思以下几个问题:外资并购究竟为哪样?会给镜片产业带来哪些变化?国内生产商的困境在哪里?又如何突破目前的困境?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内外实体经济相对低迷,外资企业大肆收购国内企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通过并购构建低成本的完整产业体系,在全球通胀的前提下,生产企业的运营成本日趋上升,很多企业已经到崩溃边缘,外资同样逃不掉通胀之影响,通过并购快速取得规模效应分摊成本,消除或降低通胀带来的压力。二、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对未来升值的预期,外资希望通过流动资本实体化来化解汇率波动带来的资本损失。如果是良性的收购,会给行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资金,以促进行业自律,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但还存在一种恶意的收购,收购后雪藏被收购品牌,使其业务萎缩、逐渐消亡。国此,我们需要警惕外资频繁地并购行为。 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眼镜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对外资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由于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玩法,发展相对缓慢,就依视路而言,虽已经完成巩固立足阶段,但是市场占有率远没有达到预期,因此,并购成为其快速扩张阶段的主要策略。那又为什么选择近几年进行呢?现在中国眼镜市场处于相对的低位,内资企业或多或少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因此,选择此时采取并购动作,成本相对较低。低投入、高收益又满足其快速扩张的需求,是外资并购的基本动因。 频繁的并购行为会给镜片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短期内对行业包括终端零售企业可能还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从未来看,至少会带来以下变化。一、随着外资对产业链控制力的增强,将成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把控产品定价权,成为整条产业链的利益最大者,而产业链的上下游的利润将因此受到挤压。二、自主品牌逐渐消失或者发展受限,不但是被收购者的品牌会逐步消失,行业竞争环境更为恶劣,参与竞争者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更多制约。三、促进行业洗牌,最终将形成两到三个品牌共存,以及少数补缺者由于聚集某细分市场而得以生存的市场格局。当然也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面对外资的并购策略,国内企业如何应对?如果你是行业的领先者,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他们眼中的猎物。如果你不顺从,并立志打造自有品牌,那么将面临外资旗下众多品牌的围剿,生存环境将异常困难。笔者认为,国内企业首先应强化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产品、技术不能一味的模仿,而要通过创新、生产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要在管理、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我们毕竟比外资品牌要了解中国市场特点。其次要致力于打造自有品牌,镜片作为一个传统型产品,众多的国内品牌竞然没有一个为消费者所认知的,不得不说是行业的悲哀,所幸还有以明月光学为代表的国内镜片企业,坚持走自己的路,不但在产品、技术上有创新,规划了清晰的品牌发展战略,且近年来品牌打造策略已经略见成效。 市场中多一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方可避免出现外资控制产业链的现象,利于眼镜行业的良性竞争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