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十大画家 《近代画家》 第二版序



     惊才绝艳的军事战术家都承认,要想连续不断地攻击,进攻方必须力压对方,并且清楚这样的优势可以让自己的先锋面对强大的敌人,可以长时间保持攻势,这种优势如果能够保持,则必然可以彻底摧毁敌军。在认可了这条真理之后,我对自己所宣扬之原则的最终优势和胜利充满了信心,确信有了这样的力量,防御者即使再怎么羸弱,其每一击都虎虎有力。在这种情况下,我明知危险,却屈从于一个草率而鲁莽的欲望,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与麾下的一部分军队,与那个最弱、最不起眼的队伍,并肩作战。如今我发现不揣鄙陋奉献给公众的这本书,其境遇与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的“国王号”何其相似!一方面,孤军奋战,独自承受敌人半个舰队的猛烈攻击,而另一方面,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却让我的重装舰队不能参与战斗,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这种孤立无援的状况还将继续。在战斗初期,我还多少为这艘独自对敌的舰船有些担心,到如今我已经不再担心,因为真理的旗帜在战火硝烟中鲜艳夺目,迎风猎猎,而我的敌人一意孤行,一门心思想摧毁这艘旗舰,结果离开了阵地,混乱而毫无掩护地暴露在我们后续纵队的炮火之下。

就战争的最终目标而言,我并不后悔自己的急躁冒进,但是我却发现此举会让读者对本书的性质产生误解,从而看轻其影响。尽管本书一如我所希望的那样,深受好评,尽管我非常高兴地了解到,在很多情况下,书中陈述的原则所具有的说服力几乎相当于真理的展示,了解到本书仅仅凭借其自身的力量,已激起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进行调查,促使读者对艺术和自然进行公正、坦率的比较,但是倘若本书并不像很多读者猜想的那样,并不被读者看做一部完整的专著,并不被看做是对我的现代艺术观点进行的系统论述,那么其效果也许会更佳。尽管如此,本书依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点倒是让我颇感意外。对于一个自称对伟大的风景画家的画作进行批评和分类的作家,一个对美或崇高的原则丝毫没有提及和阐发的作家,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呢?所以,本书根本谈不上是一部完整的专著,它充其量不过是一篇介绍,一篇对我不得不摆出的大量证据和说明所进行的介绍而已;本书所讨论的只不过是艺术的初步,阐述的仅仅是批评的基本原则,触及的也仅仅是准确的目光和忠实的手所能获得的优点,而把画作的每一个折中的特点,把情感所产生的一切善举,把判断所引导的一切伟大特征,全都留待将来考证。至于本书的作用和范围,读者不应有那么多的误解,因为开卷伊始,我就小心地对主题进行安排,并且再三指出有些话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正是在进一步的讨论中,我会指出那些外界的自然现象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此前在描述这些现象时,却迫不得已,既不能提及它们的内在之美,也不能提及可以从中汲取的教训。

为了防止将来引起进一步的误解,读者也许可以原谅我占用他们一些时间,向他们坦承我写作时的感受、我的总体计划,以及我所喜欢的且最后能够得出、能够坚持的结论及立场。

世间之事看上去最愚蠢、最无知、最无礼的,莫过于羞辱那些被多少代人共同推举上王位的人,因为凡是在后世真正伟大的人,无不在他人心目中培养其曾经感受过的对逝去的力量的崇敬,无不谦逊地坐在那些历久而荣耀日增的人的脚边,等待着无数逝去的日子的光环在其脑后集聚,越聚越亮。凡是喜欢攻击的领袖,通常都是嫉妒和无能之辈,对他们来说,假使他们能像世间的污秽之物那样,因为恶臭而引人注意,或者像昆虫那样,因为毒力而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就满足了。恶毒者的嫉妒,无知者的无礼,有时会因为徒劳地欲使死者蒙羞而暴露无遗,但是它们是否更经常成功地使生者蒙羞却不被察觉,这却是更值得考虑的问题—— 在对当世的伟人进行恶意贬低,对已经逝去的权力进行过度赞美时,就像非常牵强地把批评家和尼禄、卡利古拉,和佐伊勒斯、佩罗并列,同样的恶意是否得到了满足?同样的无能是否得到了展示?千万不要忘记:三心二意只有在不成功时,才会被发现,而在造成的伤害最大时,受到的惩罚却最小;新星升起时,会被看不见的雾气遮住,不过人们却不难感觉到,这其中所包含的危险丝毫不亚于高悬在天空的星星被看得见的云彩遮掩。

我担心在大多数人心中,由于存有太多恶意,因而嫉妒可以带来最大快乐的赞扬,然后在享受不到这种赞扬时,满口谀辞。他们对坟墓的白色毫不吝啬,因为无论什么荣耀,毫无知觉的死尸都不会成为嫉妒的对象,但是对于可以带来幸福和财富的声誉,他们却非常小气。他们竭力吹捧那些已经不需要赞扬的人,并对其间所表现出的慷慨和谦逊沾沾自喜,这样他们就不必痛苦地向活着的对手致敬。他们为臆造出一套优秀的标准而沾沾自喜,因为这套标准可以让他们通过强调当代作品相对于古代作品的逊色之处,从而使人们只注意当代作品的不足之处,而看不到其优点。在我们接受批评时,同样的嫉妒潜流也在起作用。伤人的批评与无害的批评相比,一般人通常都乐意从事前者,而与令人伤心和倾家荡产的严厉惩罚以及撒在坟头的严厉批评相比,人们更能容忍前者。

善良而深思的理查德8226;胡克说得好:“在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活着时,整个世界都桀骜不驯,时时与他作对,好奇地紧紧盯着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而在他们死后,却对他们的美德大唱赞歌。因此,很多本应该得到的尊敬,但却因倡议者不愿宣称自己是崇古之人而失去支持。究其原因,却原来是当今这个世界听不得我们比古人更聪明。”因此,凡是坚持当代人比古代人更优秀的人,必然会遭到各个阶级的反对。慷慨的人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找不出理由指责历史上的显贵;嫉妒的人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不愿听到针对活人的赞歌;聪明的人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宁愿听取历朝历代的观点,而不愿意听取当代的观点;愚蠢的人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尽管大多数人都不轻易犯险,逆潮流而动,但是的确有少数人,他们通常为了给自己的作品辩解,而螳臂当车,其唯一的收获就是被鄙视,真是活该。在对可交流的技术类东西的发展和保护施加影响的过程中,也不要后悔这一点。对古人的尊敬尽管有时候使我们看不清目标,但却是对艺术的拯救。尽管它使画家的自由减少了,但却增加了画家的力量;假如说它有时会妨碍发明创新的话,也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使得画家不必担心后果莫测,从而大胆尝试。艺术的整个体系和学科,是多少代经验的集体结晶,倘若没有历史权威的坐镇,早就被时尚一扫而尽,或者消失在炫目的新奇当中;若干世纪积累起来的知识,伟人们离世前才发现的原则,也许会被狂热的党派推翻,被一时的无礼抛弃。

在普遍应用过程中,对从前作品的优点进行论证不仅有用,而且公正。古代的绝大多数作品不仅的确比当代作品壮观千百倍,而且必须如此,因为4000年积聚下来的最优秀的作品当然不是哪一代人所能够媲美的。不过有一点必须时刻牢记,那就是在这些作品中,很多作品绝不可能达到抽象的完美,全部达到抽象的完美更是绝无可能。必须记住:有些东西无疑需要我们去继续发展或完成,任何时代都和过往的时代一样,其产生一流天才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这样的天才一旦出现,在经验和榜样的帮助下,他很可能会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就一番史无前例的丰功伟业。

因此,我们千万要小心,绝不能忘记古人留给我们的遗产的真正用处,也不能把它们当做完美的样板,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只是把我们领向完美的向导。那些被我们看做是对自然的解释的画作都是无价之宝,但是那些被看做是自然的替代物的画作最好付之一炬。反对传统的人把古人交给年轻画家的里程碑和指路明灯从他身边夺走,把他留在解放了的婴儿状态,从而把年轻画家吓得逡巡不前;不过另一方面,年轻画家却又受到背叛,那些曾经给予他力量和知识,却又让他裹足不前、把他的目光扭向来路之人的背叛,那些把画布塞在他和天空之间、把传统塞在他和上帝之间的人的背叛。

这样传统的教育更加可怕,因为一切伟大的艺术作品,一切创新和想象的东西,都是大师专为自己创作的,其他人无法重复或者模仿。我们评判一位新作家的作品,与其说他和前人的作品有多么相像,还不如说他们之间的差别有多大;我们在他刚开始学习写作时,会为他提供一些样本,其目的是指出其不足—— 一是用来说明如何作诗,二是用来说明如何布局,三是用来说明如何处理,但是在他突破这些样本之前,在他形成自己的诗风、布局和处理之前,我们不会承认他的伟大。

因此,有3点我特别坚持,并且认为在对现代艺术的批评中必须牢记在心。首先,即使是在最优秀的古代作品中,没有明显不足的很少,而且通过进一步研究,都可以加以改进。每一个国家,甚至每一代人,都会产生一些特别的天才、特别的思想,从而做出与前人不同的事,有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前辈;因此,除非艺术是一种诡计,一种粗制滥造的东西,使得一切秘密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否则今世之伟人倘若和前人一样勤奋,具有和前人一样的激情和诚实的目标,就有可能和前人一样伟大,而且再考虑到有前人作为榜样,则会比前人更伟大、更优秀。我实在很难想象,本书的一些评论家究竟使用的是哪种逻辑法则,竟然会把第一句话解释成对这一原则的否定,看成是其对现代作品的传统而又浅薄的批评所必然暗示的一种否定。我曾经说过:“凡是因为一直受到公众的赞美而变得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无不具有某种惊人的优点。”难道从这句话就可以得出它拥有全部惊人的优点?“这样一来,”那位自作聪明的评论家说道,“他就变相承认了他炮轰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这些经过实践考验的作品的优点。”就好像拥有某种抽象的优点就必然拥有各种无与伦比的优点似的!在人类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任何作品已经好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多少世纪以来,曾经有成千上万的作品因为公众的崇拜而受到亵渎,并且在今后若干世纪内,情况依然如此;这些作品在很多方面都不够完美,都曾经被超越,都有可能再次被超越。反对我的人是否想说,凡是优秀之物都不可超越?曾经最优秀的作品必然在任何时候都最优秀?我承认佩鲁吉诺拥有某些非常好的优点,但是佩鲁吉诺却被拉斐尔超越了;同样,克劳德也拥有某些非常好的优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被特纳超越。

我想坚持的第二点是,假如出现了一个天才,其作品足以与过去时代的杰作媲美,甚至有所超越,那么作品在手法和主题上,很可能和以前的作品截然不同,因为才智越高,其作品就越不可能与他人的相似,不管这人是前辈还是同侪。所以,在艺术问题上,不要像我们常做的那样,进行推理说:因为某某作品与此前的经典不同,所以它所包含的原理必定是劣等错误的;相反,我们应当承认,正因为它的不同,所以它很有可能是一个新经典,甚至是更高层次的经典。倘若某件现代艺术作品能够显示拥有大自然的权威,并且是建立在永恒真理的基础上,那么它迥异于以往的所有作品,就更有可能对它自己有利,更进一步证明其力量。

我要坚持的第三点是,这样的天才一旦出现,就会立即把批评界分为两派:一派当然是又嚷又吵,这些人一旦离开先例,就无法进行任何判断。他们不了解一般真理,只熟悉特殊真理;毫无疑问,这类人会破口大骂,大师离他们预设的特别经典越远,从而对他们的判断力批评得越厉害,对他们的虚荣心伤害得越重,他们的敌意也就越深。另一派人数当然较少,他们知识广博,思想没有偏见,能够从创新者的工作中辨认出前所未有的事实记录和说明,能够公正坦诚地评估获得的真理的价值,能够随着大师的前进和深入,勇敢地迈入陌生或未知领域,自己的景仰之情也随之增加;而另一方面,随着景仰之情的增加,这一派人的人数却在减少。这一派人的领袖在前进中变得有多么不耐烦,在成功中变得有多么急躁,在探索中变得有多么得意洋洋,那么其追随者的人数也就变得有多么少,假定他永远也不会停下脚步,他就会永远处在向最高成就冲刺的过程中,身边只有少数几个追随者,原先的弟子已经掉队,原先的敌人人数翻了番,恶毒也翻了番,人们只有在潜心研究他发现和记录的新真理时,才能从中找出证据,证明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样的天才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诞生。他已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要塞,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领域。他就像事先预料的那样,在各种批评流派中造成了分裂,如今正处在权力的顶峰,虽然仍受欢迎,但是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而后其受欢迎程度将逐渐减弱。

我认为倘若在绘制简单纯粹的风景时,认真对待它所包含的特征中所蕴涵的理想之美,那么它的力量就最强大,最能打动人心。对比增加美的壮观,但却干扰其影响;对比增加美的吸引力,但却削弱其力量。关于这一话题,我在今后还要详加论述,但是目前我仅仅希望有一种可能,亦即单纯的画家根据广阔、简单的原则在刻画某一连续和谐的风景特征时,可以实现一个崇高的艺术目标,和“时刻位于5分钟距离范围内”、把天涯海角收入其画夹之内的雄心勃勃的学生所能达到的目标同样崇高;可以肯定的是:除非学生的布局受到严肃判断力的约束,布局的各要素之间有一种天然联系,否则游学四方与老老实实地观察路边野草相比,杂乱无章更应当受到鄙视。

尽管有冒着重复众所周知的原则而令人生厌的危险,但是为了说明历史画的普通原则如何应用到风景上,请让我再谈一谈这些原则。任何人刚开始学画时就晓得,凡是画中的多余人物,都是一种累赘;凡是不同情行动的人物,都会对行动进行干涉。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就是,也应当是,他的计划的统治原则;其结果的力量和壮观与在好几个部分表现出的感情的统一程度及它们彼此之间关系的特性和简单成正比。

在这个世上,也许没有比黄昏时孤寂的罗马平原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色了。让读者想象一下暂时离开喧嚣的世界,独自前往这个荒莽的平原的感受。大地在他的脚下深陷破碎,他的脚步从未这么轻过,因为脚下是白色的、空洞的、溃烂的,就像生了锈的人骨。长长的野草在晚风中无力地起伏摆动,野草舞动的影子沿着废墟的斜坡颤动,废墟从田野里隆起,承受着阳光。土丘在他周围隆起,就好似死者在睡梦中进行挣扎似的;黑色的石块到处散落,方方正正的,是古代大厦残留下来的,没有一块与别的叠加在一起,全都倒伏在地。一层单调有毒的紫雾沿着沙漠蔓延,遮掩住鬼影憧憧的巨大废墟,红色的夕照落在废墟上,就好像颓败的祭坛上欲熄的火苗。乌云形成的瞭望塔伫留在亚平宁山岬上。从平原到山地,散落的高架水渠一垛又一垛融入黑暗之中,仿佛无数隐隐约约的送葬队伍走过一个国家的陵墓似的。

在本书当中,我的目标就是要揭示这类作品赖以生存的事实和原则的虚假,其材料的不完美,其布局的错误;就是要坚持对大自然进行认真、忠实、充满爱心的研究所具有的尊严和必要性,对人类为改造大自然所做的一切深恶痛绝并加以抛弃。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对许多英国画家的赞扬只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尽管他们很多时候力量微弱而且不集中,但是他们却怀有一颗诚实的善心,从云朵、叶子和波浪中聆听并且牢记上帝的旨意,然后非常谦卑地把那种纯粹的印象展现给这个世界,而那种纯粹印象本身就使得艺术的结果成为传播善的工具,使得艺术的努力值得感激。

既然我将要对现代人缺乏研究和对古代人的虚假方向进行一样的批评,那么我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分成3个部分。首先,我要用科学的精确的方法对大自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安排,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对艺术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的忽视,展示从前的一些大师如何创造出了理想作品。一旦这一基础被夯实之后,我在第二项任务中,将分析和展示美和崇高的感情特性,详察每一种风景的独特之处,尽可能展现人类倘若如实接受时,上帝烙印在世间万物上的无瑕、无休无止、不可思议、无穷无尽的可爱之处。最后,我将努力追踪这一切对人脑和人心的影响,展示艺术的道德功能和目标,证明其在思想中应有的地位和对我们所有人生命的影响,赋予画家以传道者的责任,在普通人心目中点燃传道这样的职能所应得到的尊重。

很显然,到目前为止,我为读者所能做的只有第一部分任务,这一部分最乏味、最辛苦,因为完成这一部分任务时,不能依靠任何美的原则或情感影响。它是对事物直截了当地分类,而不是思想或激情研究,因此不要因为我选择了压制感情而指责我缺少感情。对艺术的高级特征的思考千万不能受到锤子和量气管作用的干扰。

我再次恳求可以把对意大利画派大师们的经常性引用仅仅看做传统的表现方式。我想在后续章节中,将有足够的内容证明我不太可能为某个鼎鼎大名所左右,我对伟大的历史和神圣画家的由衷爱戴是真诚而有根有据的。的确,我所提出的每一条原则都能应用公认的大师的杰作加以说明,而公众只要听从我的教诲对波纳洛蒂、列奥纳多、拉斐尔、提香和卡利亚里的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加喜爱,那么就会毫不担心地赋予我权力,让我建立起自己的原则。如果觉得必要,可以打击加斯帕8226;普桑或范德维尔德。

的确,我认为当前赞同米开朗基罗反对现代人度量狭小的机会和支持特纳反对古代人传统的机会大致相等。尽管我们把神圣艺术的前辈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就像这个伟大的世界对宗教的信任一样—— 名义上的信任,但是却是死的。当教师自己的作品和拉斐尔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原则逐条相违背时,他们尽管提到拉斐尔的名字,学生只会这耳进、那耳出。当年轻学生的饭碗取决于他在画布上画的小玩意儿的数目时,让他模仿米开朗基罗进行习作纯属白费力气。我本可以像支持风景画派那样,不遗余力地反对英国历史艺术的现代体系,但是攻击健在的画家将是痛苦而忘恩负义的任务,因为这些画家正在各种不利环境中苦苦挣扎,尤其是在整个国家的虚假品位中,这种品位对待艺术要么像婴儿般变幻无常,要么像大地懒一样麻木。

我在完成第一部分任务时,曾受到指责,说我在批评某些作品时,文不对题,语言粗俗。我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我们期刊的影响,因为我们的期刊除了这样的批评,什么也没有,不过我相信我的文字总体来说都言之有据,而且除了粗俗的语言外,没有任何武器可以攻破某些画家为自己的作品所构筑起来的用以抵挡理性批评的盾牌。我对指责很久以前就作出了回答,是古时候的智者在同样环境下面对类似的指责所作出的回答。

当我受到指责,说我在谈到当代画家时,不假思索,过于严肃,我就更加惊奇了,因为我充分相信,凡在批评他们时,与我可能给他们造成的痛苦相比,我自己要痛苦得多;在很多情况下,有很多指责对充分理解我的作品大有必要,但是我都引而不发,因为我担心会伤害那些情感和处境我都一无所知的人,或者令他们痛苦。的确,本书偏爱现代艺术,整本书中很明显的虚假而夸张的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批评从而失去平衡、在本该赞扬时却保持沉默而造成的。但是我宁愿多花一两年实现我的目标,也不愿通过伤人而达到目的;只有在画家人气极旺、深受公众的爱戴、个人意见对他来说无足轻重时,我才允许自己表达反对意见。

最后再说一句。很多年来,在谈到特纳的作品时,除了指责其缺少真理外,我们什么也听不到。对于特纳作品中的力量、崇高或美,答案只有一个:它们不同于自然。因此,我根据对手的依据,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全面调查,证明特纳的确与自然相同,和历史上其他画家相比,他对自然的描绘比任何人都要多。我本来期待着这一假设(我将来一切努力的基础)会受到拼命反驳,我得寸土必争,才能巩固我的立场。事实上,根本就没这么回事,我的对手立刻退出了阵地。有一位《雅典娜》作者什么也说不出,只会强调:“他反对绘画中的自然风格。假如人们希望看到自然,就让他们自己去看。他们为什么要在画布上看一个二手的大自然?”另一位(《布莱克伍德》)则败得更惨,只有一句更奇怪的话为自己辩护:“我们必须考虑的,不是事物本来如何,而是它们在何种程度可以被大脑变成不同的事物。”(1843年10月期,第485页。)所以,我让读者自己决定,究竟是和布莱克伍德等一起,去考虑事物在何种程度可以被大脑变成不同的事物,还是和我一起,接受更艰巨但是也许在总体上更有用的任务,即确证这些事物究竟是什么。

 近代中国十大画家 《近代画家》 第二版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2894.html

更多阅读

茶人茶事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 淘宝十大学费茶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吴觉农、王泽农、陈椽、庄晚芳、胡浩川、方翰周、冯绍裘、李联标、蒋芸生、张天福,感谢他们对复兴中国茶叶做出的巨大历史性贡献。吴觉农(1897—1989)吴觉农,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茶

饰演过同性恋的基情四射中国十大男明星 基情四射的电影

饰演过同性恋的基情四射中国十大男明星文/木子海角色的挑选,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尤其对一个知名演员来说,角色选择的成功与否,关乎到声誉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哥哥(张国荣),在当然很红的情况下接演了《春光乍泄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世界十大名胜古迹排名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是指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发起并组织全国人民经过半年多的评比,于当年9月9日评选出的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避暑山庄、西安秦陵兵马俑十个风景名胜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排行榜 中国当代画家排名2016

国际艺术界2009年选出中国当代十大画家. 资格为对艺术有重大创新, 为国际尊重及欣赏, 仍然活着的画家. 十大画家为吴冠中, 赵无极, 丁绍光, 范曾, 欧豪年, 黄永玉, 范光陵, 陈丹青, 高占祥, 刘国松十位. 排列不分名次. 1. 吴冠中吴

声明:《近代中国十大画家 《近代画家》 第二版序》为网友屋顶数星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