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从工信部获悉,为推动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废钢铁加工行业管理,规范废钢铁加工行业生产经营行为,积极推进废钢铁供需衔接,提高废钢铁集约化加工经营水平和加工质量,工信部公示了《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下称“《条件》”)。

《条件》全面提高了废钢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其要求:新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必须在15万吨以上;到2014年底,改造、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应达到10万吨以上。新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求厂区面积不小于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手续合法(租用合同不少于15年),作业场地不小于1.5万平方米。改造、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求厂区面积不小于2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手续合法(租用合同不少于15年),作业场地不小于1万平方米。新建及改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加工生产系统综合电耗应低于30千瓦时/吨废钢铁,新水消耗应低于0.2吨/吨废钢铁。 《条件》也指出,为推动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废钢铁加工行业管理,规范废钢铁加工行业生产经营行为,积极推进废钢铁供需衔接,提高集约化加工经营水平和废钢铁加工质量,加强废钢铁产业规模化、现代化,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精料入炉,促进废钢铁加工行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制定了准入条件。 《条件》中的准入条件包括:企业布局和建设要求;规模、工艺和装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人员培训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社会责任;监督管理等八个条件。要求新建或者改、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符合国家土地管理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新建或改、扩建的废钢铁企业用地面积有一定的规范,要根据要求配备设备齐全,做好环境保护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开发使用节能、环保、高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逐步淘汰鳄鱼剪式剪切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要达到国家废钢铁标准,不能有任何的夹带或掺假行为,还需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建立制度。而且企业加工生产系统不能低于要求,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夹杂物应得到有效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根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相关制度规定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建立完善的环境保证体系,要有环境事件或污染事件应急设施和处理预案。对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和质量检查等岗位工作人员要进行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还要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职工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符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在监督管理方面,要求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以准入条件为依据,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并将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 《条件》还规定,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所有类型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涉及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政策若进行修订,按修订后的规定执行,工信部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宏观调控要求适时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