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7年的抗辩之路,奥康最终还是走到了终点,也是唯一一个。
11月18日,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欧盟高等法院于2012年11月15日下达的判决书,裁定奥康诉欧盟皮鞋案措施涉及的欧盟反倾销法规某些条款的解读是正确的。 7年间,奥康品牌历经一审败诉、二审再诉等种种艰难过程,和欧盟理事就反倾销案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并肩作战的企业也从120家变成30家、5家,最后只剩下自身一家孤身作战……于是一个单兵作战、独自上岸的商业故事开始流传。 奥康品牌争得的可能是“名”,可能是“利”,但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气”。中国品牌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遭遇太多的障碍,其中绝大部分不是质量问题,而是价格问题。明理人一眼就能够洞悉其中的曲折。实际上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品牌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已经与日俱增,让曾经高高在上的国际品牌感到“压力山大”。 于是,国际品牌借助“规则”频频阻击中国品牌的故事轮番上映。中国品牌也因此屡屡中招,疲于应付。奥康品牌“独自上岸”恰如一个励志故事,给身处一片阴霾的人们一个亮色、一丝希望。 这实在是一场“及时雨”。就在最近,中国的光伏电池组、陶瓷等产品相继遭遇了欧美国家的反倾销。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壁垒,是摆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道难题。奥康胜诉所起到的信心提振不容忽视。正如王振滔所说:“中国每年都有好几个行业要应对来自国外的反倾销,如果每次都有企业组团去诉讼,不管输赢,那么老外就不会滥用这种游戏规则,限制你产品进入它的市场或者延迟你进入。” 奥康品牌的英雄式举动也得到了政府的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判决能起到示范作用,提振了中国企业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也限制了欧盟委员会滥用反倾销措施,滥用自由裁量权,警示欧委会不仅在市场经济待遇的法律适用问题上,在其他条款的适用上也要严格依法公正行使其行政权力。 无疑,是迎头应诉,还是望而却步,结果是不一样的。逃避与退缩只会切断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自己打败自己。这不仅仅是一场实力的较量,也是一场心智的比拼。但如果在气势上输了,让人看出胆怯,中国品牌就没有机会赢得比赛。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是一个艰辛、漫长,却又是必须的历程。必须承认的是“中国制造”基本上还在产品出口阶段,而未实现品质出口、品牌出口。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有强有力的品牌实力作支撑:需要意志坚硬,更要品牌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