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情画 《中国风情画》邮册(四册)策划方案



前言

泱泱大国,孕育五千年历史文明;巍巍中华,繁衍数不清风情画卷。

风情,是历史的聚焦,是时代的镜子。自有人类,渐有人群;累月经年,成为风情。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历史相沿成风,辟居相习有情。因而,《中国风情画》题材广泛、内容庞杂,要实现整套书风格一致、各分册又内容独立、个性突出的目的,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根据题材内容和国家邮政局已发行的邮票,计划将全套书分为四册,分别为《儒雅逸趣》、《江山多娇》、《古风神韵》和《盛世中华》。每册内又采用以“篇”分章的形式,并根据画册的有限容量优选内容予以推介。力求最大限度凸显出中国五千年风情史之轮廓。

第一部:《江山多娇》

目录:

第一篇章:名山篇(五岳、世界名山·黄山、世界名山·庐山)

第二篇章:名水篇(母亲河·长 江、母亲河·长黄河、甲天下·桂林山水、名瀑名泉·黄果树瀑布、五湖四海)

第三篇章:人文古迹篇(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名城·故宫与丽江古城、名园·圆明园与网师园、名 陵·秦始皇陵与黄帝陵、名 楼·黄鹤楼与岳阳楼、名寺·少林寺)

第二部:《儒雅逸趣》

目录:

第一篇章:风骚篇【古诗、唐诗、宋词、元戏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聊斋志异)、

新文学】

第二篇章:风雅篇【中国绘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中国书法、中国音乐】

第三篇章:逸趣篇【茶、酒、围棋、京剧、皮影】

第三部:《古风神韵》

目录:

第一篇章:节日篇(春节、端午、中秋、重阳)

第二篇章:吉祥篇(A.十二生肖;B.四 灵;C.花鸟果鱼)

第三篇章:神韵篇(佛教·四大菩萨、佛教·四大艺术石窟、藏传佛教、道家·道教、道教·八仙、海神·妈祖)

第四部:《盛事中华》

目录:

第一篇章 桃李天下(科教兴国、全民受教、名校风采、汉字简化)

第二篇章 辉煌科技(两弹一星、载人飞船、歌德巴赫猜想、战胜“非典”)

第三篇章 腾飞经济(特区建设、西部大开发、长江三峡、南水北调、青藏铁路)

第四篇章 巨龙梦圆(港澳回归、申奥成功、足球走向世界、加入世贸、展望未来)

《中国风情画》邮册文案精选

《中国风情画》总序

泱泱大国,孕育五千年历史文明。

巍巍中华,繁衍数不清风情画卷。

风情,是历史的聚焦,是时代的镜子。

自有人类,渐有人群。累月经年,成为风情。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历史相沿成风,辟居相习有情。

“国家元气,全在风俗;风俗之本,全在纪纲。”(楼钥《论风俗纪纲》)“通于天下,贯于人心,关乎气运。”(郑晓《论风俗》)——当今中国,政通人和,更显风情新姿。

《中国风情画》邮册,梳理历史,重现光华。读者在方寸之间,领略风情画卷。历史探秘,陶冶性情,升华品格。

心心系之,爱我中华。新的风情画卷,在我们的眼前展现。

第一部:《江山多娇》序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高山傲立,大河滔滔。北国雪花飘飘,南国雨打芭蕉。小桥流水,大道通衢。古松参天,杨柳依依……

山山水水,既是大自然的造化,更是中华民族伟力的象征。

她有时刚毅,有时柔情;她有时难以驯服,有时顺于民心。

自然美纯朴而又美妙,人文美瑰丽而又多情。在自然美中,看到了山光水色之中人的生命。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杜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多娇的江山,给人暇想,给人智慧,给人力量。也是中国风情的母体,召唤儿女再造锦绣山河。

“名山篇”序

昔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高山,耸立的是对美的深切理解和感悟。登高一望,四顾骋怀;慷慨而歌,山林呼应。高山因灵性而闻名,人入名山而沉醉。遂有了李青莲“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杜子美“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千古绝唱。

面对祖国浩如烟海的名山,本篇选取的只是其中的只鳞半爪,然窥一而见全貌。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打开它,用心去细细品赏,喜悦会慢慢弥漫开来,像春天的花朵,温润、清香,不可抗拒。

“名水篇”序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流水!”流水,流动的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彻悟。临江怀远,望穿秋水;逝者如斯,来者可追。流水因不返而沉思,人观名水而动容。遂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慨叹、“黄河入海流”壮伟、“江清月近人”的亲切、“母亲河”的温馨……

走近祖国的名水,放眼眺望祖国的万里江山,一种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便鼓荡在我们心中。花前月下,竹影婆挲,细品香茗,观赏“名水”,当别是一番滋味。

“人文古迹篇”序

悠悠岁月,孕育无数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以其芬芳甘美的乳汁哺育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青山绿水之中,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古老传说,矗立起众多人文古迹,也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词华章。这一切,又使得万里长城及那一座座名城、名陵、名园、名楼、名寺,显得更为美丽壮观,愈加秀丽动人。

徜徉在一条流贯古今的人文景观长河中,众多的史踪遗痕呈现眼前,铭刻心底,不可稍忘。

第二部:《儒雅逸趣》序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儒雅,是一种人生素养与秉性,自古为人称道。有诗、书、画学识,会舞文弄墨,有儒者风度的将帅,常被人称为“儒将”;文人墨客,沉醉于挥毫雅集,常被人称为“雅兴”。吟诗赋词,听戏唱歌,游山玩水,赏花观月,对酒品茶,抚琴下棋,凡此种种,无不让浮躁的心灵尽脱尘嚣,寻得生活的逸乐欢趣。

今儿,让我们对着一杯清茶静下心来,穿越文化的时光隧道,聆听那曾经的绝唱,诵读那曾经的华章,观赏那曾经的彩墨,品尝那曾经的逸趣。仔细地回味,生命所经历的日子里,哪段岁月让我们至今逸乐?哪篇华章哪幅彩墨在多年后我们依然能咀嚼出甜蜜、感动和馨香?从而多点儒雅,多点逸趣,多点人生感悟,多点精神文明。

“风骚篇”序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为旷世之作,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深远,故常以"风骚"并举。

千百年前文学的黄钟大吕,犹萦绕在苍穹:屈原、宋玉、司马相如、三曹、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天乐、李煜、苏轼、李清照、关汉卿、吴承恩、曹雪芹、蒲松龄……那一个个闪亮的作家名字,深深镌刻在我们心中;古诗、汉赋、唐诗、宋词、元戏曲、明清小说,那一个个文体的巅峰,令我们叹为仰止;《诗经》、《楚辞》、《古诗》、《三都赋》、《蜀道难》《石壕吏》《窦娥冤》《牡丹亭》《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那一件件烁古耀今的作品,永远笑傲在世界文学史上。

日月经天,高山赞叹炎黄先贤的智慧;江河行地,长水铭记神州华章的恩泽。

先贤华章,与世纪同行,同日月并辉!

“风雅篇”序

中国文人,才艺飘洒于琴棋书画之中,秉性、风骨寄托于梅兰竹菊之上;虽然朝代更选,人世苍桑,但那一切依然是他们的清凉世界。琴棋可以陶冶情操、怡性养情,笔墨中之山可居、水可游、花草可赏、禽鸟可戏。人在其中,精神可畅游,神采任飞扬,飘逸思绪,悠悠雅情,如飞花落叶,纷纷扬扬,散落在其中。

集琴棋书画于一身,是中国文人的一大特色。冲香茗,燃檀香,抚一首曲、下一盘棋,作一幅字画,浅斟低唱,可以陶陶然矣。

“逸趣篇”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散漫而疏放、优游而冥知、以多彩的生命之"轻"来拗救严峻的功名之"重"的逸趣,深深植根于性情温良的传统中国人心上。由此,居则泉石花竹,只笔把扇、书写忠诚;茶酒琴棋,观戏吟诗。行则批阅中壑,游戏平甸,濯清流而观游鱼,坐茂林而赏佳夕。含英咀华,识度闲放,忘情于花草之中,畅志于清旷之乡,以此而自娱,逸趣而自任。纵在激荡晦暗的岁月,依然可看到一片古老常青的天空和平明逸趣的悠景。凡此种种,尽融逸趣之中,也溢逸趣之外。

第三部:《古风神韵》序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悠悠岁月,拂去历史的尘埃,显示出民俗风情的无穷魅力。

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举世无与伦比的民俗风情。

她是民族的凝聚力,代代中华儿女为捍卫她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她是人们心灵连接的纽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文化风俗的独特性,给予人们各自生存、发展的空间,也给予人们交融汇合的基石。“美教化,移风俗”(《诗经·周南·关雎序》),治理国家社会,风俗不可移。

历史把昨天、今天与未来连接。古风神韵永存,新风新尚喜人。

“节日篇”序

“每逢佳节倍思亲”“人逢节日精神爽”,节日是我们心中永恒的愿望和歌唱。她如春风,染亮我们阴郁的双眼;如纽带,把我们的心儿紧紧系在一起。

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二十四个节气密切相关。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其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后来,神话传奇故事、宗教、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使她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而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又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更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吉祥篇”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特别注重吉利、祥瑞的心理感受。先秦典籍中已出现“吉祥”概念。《庄子·人间世》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朝成玄英注释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中国吉祥文化,博大精深,千枝万桠,万古长青,尤以吉祥物文化令人叹为仰止。

吉祥物在人们的观念中是能带来祯祥、辟除灾厄的事物,是世俗人生美好追求与愿望的象征物。人们用其本身的吉祥意义表达一种愿望,如龟之长寿、狗之忠义、龙之显贵、石榴之多子、牡丹之富贵等等。吉祥物应用范围很广,它不仅出现在婚娶、生育、寿诞、丧葬、节庆、居住、服饰、饮食、交游等风俗习惯中,而且还出现在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涉及到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仍生生不息。

“神韵篇”序

“佛祖心中住,道得无为中”,对神道的信仰和崇拜,是先民精神体中的最高者。《易·系辞上》云:“阴阳不测之谓神”,神之气度曰“韵”。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除固有的宗教——道教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有传播。此外,还有萨满教、东正教、东巴教等。

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传入我国,公元四世纪后开始广为流传,逐渐成为我国影响最大的宗教。藏传佛教属于我国佛教的一支,主要流传于西藏和内蒙古等地;道教形成于公元二世纪,它承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历史上的教派很多,后来逐渐演变为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教派;伊斯兰教分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宗派,传入我国大约在七世纪中叶,信仰者主要是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天主教自公元七世纪起逐渐传入中国;基督教(新教)于十九世纪初传入中国。

第四部:《盛事中华》序

万物人为本。人情化,是中国风情的一大特色。中国风情以人为本,才有着千古不朽的生命力。

我们在创造历史,在创造未来。世纪新风尚、新事物,令中国风情闪耀时代的亮光。

我们在历史长河不息地搏风击浪,我们在新世纪大道不停地奋勇前行。

盛世中华溶汇了五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展现新世纪建设中国现代化强国的勃勃生机。

盛世中华,是历史的必然。

盛世中华,中华民族子孙梦寐以求的企望正变为现实。

盛世中华,中国风情画添上重重亮丽的色彩。

“桃李天下篇”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从“文行忠信”到“科教兴国”,从贵族教育到全民教育,从古代书院到当代大学,从繁体字到汉字简化……教育系住了昨天,放飞了明天。

有教育就有教师,有教师就有学生,有学生就有希望。全民受教,希望无限。自古至今,中华文明史里都贯穿着两个大字“教育”。每一份教育,都是放飞希望的瞬间;都是今天祝福明天;都是一道亮丽风景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教育,永远是梦归宿和梦开始的地方。

“辉煌科技篇”序

盛世中华,辉煌科技。

一个古老的民族创造着科技的颠峰:四大发明、针灸麻醉、圆周率浑天仪……

一个古老的民族演绎着科技的辉煌:两弹一星、载人飞船、战胜“非典”……

那科技为民的民族理念,那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凝聚力,那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筑科技新长城的民族信念,那临危不惧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无不令人景仰,催人泪下,励人奋进!

唱着春天的故事,行进在伟大的新时代。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告别狭隘,走向宏大;告别昨天,走向明天。

辉煌科技,盛世中华。

附录:“战胜非典”文案

2003年2月11日,“非典”一词首次见诸媒体,那天,谁都不会想到,整个国家会因此陷入一场疫情。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突袭华夏大地乃至全人类的危难时刻,亿万中华儿女没有屈服与倒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医护人员到普通大众,从个人到企业,大家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抗击疫魔的强大合力。海外华侨及国际友好人士也及时伸出援手……“众志成城”、“敢于胜利”的声音激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这是以民族魂魄和医学高科技谱就的雄壮旋律,越是遇到艰难险阻,这旋律就越发激扬高亢!

“腾飞经济篇”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和他的战友们缓缓步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投入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城乡的山山水水,矗立起城镇的大厦高楼,圆了中国人千百年富强的梦想。看,一座座科技园拔地而起;听,一曲曲改革乐奏响城乡。于是,中国巨龙腾空而起;于是,中国的朋友遍布四方。

新世纪的曙光,带来新的希望。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中华,明天更美好,道路更宽广!

 《中国风情画》邮册(四册)策划方案
附录:“长江三峡”文案

长江在高唱,群山在欢呼。当第一罐混凝土稳稳浇筑在大坝江心岩石上,一项伟大的跨世纪工程便从这里崛起,载入中华民族腾飞的史册。

开发三峡、治理长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意愿。从本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开发三峡,到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勾勒出“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再到三峡工程的正式开工,近一个世纪来,三峡工程令一代代领导人寝食不安,牵肠挂肚。今天,三峡终于顺利截流发电了!

滔滔江水扶闸攀涌,迭现着“高峡出平湖”的人间奇迹;巍巍大坝挺胸矗立,展示着“当惊世界殊”的盛世辉煌……

“巨龙梦圆篇”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中华儿女们共同的心愿和历史使命。多少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此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乃至生命!如今,中国人民不但站立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满怀一个伟大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高奏了一曲又一曲胜利凯歌:港澳回归;申奥成功;国家足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申请世博成功等等。这一切,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无比自豪、骄傲。

天有一轮皎洁月,地有万盏喜庆灯;家家灯火春意暖,树树银花映天红。二十一世纪,我们将无比自豪地向世界展示“盛世中华”的繁盛景象。

附录:“申奥成功”文案

2001年北京时间7月13日22时15分,历史在这里定格。

这一刻,我们期待得太久太久;这一刻,我们激动的心狂跳不停;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是那么苍白;这一刻,让喜悦与胜利的泪水任意洒满衣襟。

打开美酒的瓶塞,就像打开我们情怀的闸门;让香槟的香味喷涌而出,如同礼花绽放神州大地的夜空。记住梦想成真的时刻,我们今夜划下2008年奥林匹克大厦的第一道彩虹。长安街华灯齐放,世纪坛万众欢腾。人们尽情地唱啊、跳啊,庆祝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从黄河到长江,从昆仑到东海,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十三亿中国人民迎来这令人心醉的时刻。五环旗,在五千年文明古国编织出一个绚烂多姿的理想;申奥成功,只是历史在我们脚下划出新的起跑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前景,又鸣响了发令枪……

附录:“足球圆梦”文案

等了四十四年,整整四十四年啊。黑白相间的足球,曾调出过中国足球多少灰色的日子:多少次失败与挫折,多少次苦涩与辛酸。这一天,2001年10月7日,一个已经注定永远将被人们留在记忆里的日子,终于来了,中国足球终于飞越悲情、迈进了世界杯曾经高高的门槛。“我们赢了!”“我们出线了!”人们心头积淀了四十四年的期待和喜悦在这一刻一齐迸发。中国,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世界,传来了阵阵衷心的喝彩。大家一次又一次将鲜花、彩旗抛向天空。中国大地上空顿成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身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也与祖国人民一道共庆辉煌、分享幸福……

附录:“展望未来”文案

百年沧桑,弹指一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年的磨砺,锻造了百折不挠的中国人;百年的辉煌,树立了中国人赢得未来的信心和决心。未来不只是挑战,更是机遇;今天不是尾声,只是一个个新辉煌的开始!中国的未来不是梦,中国的发展、进步是历史的必然,随着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成功、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世纪工程的完成,中国的发展必将飞跃上又一个个崭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

李长空,原名李家庆,四川三台人,1971年11月出生。现在某广告公司供职。在品牌形象(营销传播)策划、创意文案、编辑时尚书刊(书丛)、采写硬(软)性文章等方面均有成功个案若干。此外,还著作(出版)有个人作品集《笼鸟》《出墙红杏》《长空集》等近十种。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1672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卡通 《中国卡通》故事版 中国地图卡通版

《中国卡通》故事版,今天我来为他们宣传一下。 《中国卡通》创刊于 1996年1月,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了抵御某些境外卡通对我国少年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而联合启动的“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5155”工程)的重点刊物。  到 2

约翰·戴维斯自传《中国通》 约翰保罗戴维斯

约翰·戴维斯自传《中国通》小约翰·P·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Jr.)与1908年生于中国四川,1999年在美国去世。他的父亲老约翰·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Sr.)是来自美国的、生活在四川的传教士

《中国远征军》中韩绍功的原型是谁续 让青春继续程璐原型

前面提到,《中国远征军》中男主人公的原型,乃是郑庭笈将军。但是,看到后面,才知道从兰姆伽训练开始,韩绍功的原型就不是郑庭笈将军了,而是陈鸣人将军。陈鸣人(1910-1984)号柏琴,江苏金山(今上海)人。他生于清宣统二年,15岁时前往亭林镇一烟纸

《中国石拱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中国石拱桥反思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板书部分一、板书设计:(主板)二、板书设计运用成功之处:首先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显露出来,便于学生掌握,同时使学生明白,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其次,如同“导游图”一样的板书,使课文内部的条

声明:《日本风情画 《中国风情画》邮册(四册)策划方案》为网友缘来如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