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遭抢注成药业之痛
在上周的一个商业聚会上,广州药业旗下几家药厂的一些管理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合并的信息。据介绍,在该合并计划中,目前已知的有王老吉(原羊城药业)将兼并潘高寿、中一药业兼并光华药业。估计在一轮大合并后,广药集团内部的独立法人将减少一半以上。
据悉,广药集团1995年年底才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广州市医药总公司,转制后变成了对下属31家企业拥有经营权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而广药集团的“一堆儿子”如广州星群药业、广州中药一厂、广州陈李济药厂等,大多是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最久的陈李济药厂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这些企业向来是分灶吃饭,而且相互之间产品、市场均有交叉。
广药子公司独立性强
这些人士评价认为,这一堆“儿子”从某种角度来看都难说广药的子公司,因为他们都是独立法人,每年的利税并非上缴给集团而是直接上缴给市里,这使得药厂与集团的关系实质上有些松散,也是集团有些指令下达后无法得到切实执行的原因之一。这也使得集团的整体竞争力并没有达到当初合并时所期望的那样强,以至于形成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局面。这也是作为我国最大的中成药制造商的广州药业的尴尬所在。
而对比远在东北的哈药集团来看,哈药旗下虽然也有众多药厂,但他们都要听集团这个“爹”的,所以集团在调配资源、制订发展策略以至决策执行上都有着统一的步调。从目前的现实看来,减少法人增强竞争力是对的。而且广药走的是先整体上市的道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确实应该分拆其中的资源再上市,以加速广药的发展步伐。
另外,广药还打算进行剂型调整以及重新分配。如中一药业生产的便秘通口服液便曾计划划给潘高寿,该产品连指纹图谱实验都已经完成,但后来没有实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内部调整面对着相当的压力,单个企业的利益和集团整体利益的取舍,相信也是对集团新领导的一大考验。
广州药业老字号众多
应该说,作为我国最大的中成药制造商,广州药业的未来将充满机遇,因为该公司拥有众多名牌老字号的中药产品,其旗下群星云集,不仅拥有敬修堂、潘高寿、羊城药业等八家历史悠久、享誉中外的中药名企,它旗下的采芝林和健民也是品牌价值极高的销售连锁企业。
此外,该公司旗下陈李济的乌鸡白凤丸、奇星的华佗再造丸以及敬修堂的清热消炎宁、潘高寿的蜜炼川贝枇杷膏,无不是品牌价值极高的中药产品,可以说,单是无形资产它已经是“价值连城”。
王老吉在香港不能注册
其名牌产品除了消渴丸一枝独秀外,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产品已有两个,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品种达到8个。可以看到,随着2004年4月30日欧盟公布《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欧盟承认中药合法身份后,广东中成药对欧盟出口数额激增。
然而,正是这些老字号的被抢注,却成为了广药的切肤之痛。广州中一药业市场拓展部副经理卢婉红告诉记者,该公司眼见了羊城药业更名为“王老吉”药业后所取得的巨大效益,也看到广药集团内如陈李济、潘高寿、敬修堂等老字号的品牌效应,原本也想仿效之,用回老字号宝芝堂或马伯良做厂名,但错过了时机,目前这些老字号已在香港被抢注,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年打造品牌的成果流入别人的腰包,白白辛苦一场。她承认,这最主要是因为经验不足。
老品牌、老字号商业运作的不成熟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几乎不用分析就能知道的,像王老吉在香港就不能注册,因为当地已经有了这个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中成药几乎都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近五年来,我国中药工业的平均产值一直保持着20%左右的稳定增长,中药工业已成为国内赢利能力最强的行业之一,国家“十五”规划也将中药行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作为中药生产领头羊的广药理应抓住机遇。
但是,广药与珠啤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至少在企业规模上有很大的差距,杨荣明能够借鉴多少珠啤的发展经验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