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三次转型 世纪转型之IBM



  世纪转型

  揭示永不过时的原则

  转型的实践往往只有一种开头:被动地开始。在企业研究中,转型是一个敏感而持久的话题,但在本世纪最后十年的IT业,“转型”一词如此频繁地被使用,是前所未有。也许因为这是一个10倍速的时代,也许因为这里的竞争是以光速在进行。

 世纪转型之IBM

  本文记录了七家世界著名IT公司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足迹。在PC时代它们曾引领潮流,风光无限,但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它们中有的陷入被动,落后于潮流,而如今它们又将引领潮流。电子商务时代沉重的大幕,已经在它们身后全部拉开。

  硬件大王IBM是IT业的世纪老将,年逾百岁却依然能及时适应市场,将业务方向转到软件产品和全套技术解决方案,这就是它们e-business战略提出的初衷。其实,在软件领域,IBM一直有自己的优势,但因为以往IBM的软件都固化在硬件中,随硬件一同卖出,使得IBM的软件并不响亮。当互联网时代来临,硬件的利润率不断降低时,IBM将软件服务作为新的增值点,今年10月,IBM推出e-server作为对其过去三年e-business与e-commerce的回应。

  为了摆脱“打印机公司”和硬件厂商的形象,惠普于2000年4月提出了E-service概念,核心是各种电子设备在网络上互连,在未来达到一种自动的电子服务。

  而微软在今年6月提出的.NET则与惠普的E-service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连接数字孤岛”其实跟惠普的网络互连理论同出一辙。不过微软就是微软,虽然概念提得晚,但有可能实现的现实途径??XML语言。

  同IBM一样,康柏近年曾形象不佳,但康柏前任总裁埃卡.菲弗尔早就预言PC产业将结束其黄金时代。他购买数字设备公司曾因企业文化不兼容而备受谴责,但今天看来,此举却使康柏在互联网时代有可能抢占高端市场,这将极大地支持它的网络策略??随时随地的、新一代的“三维Internet应用模式”。

  说到转型,英特尔也许算得上“鼻祖”了。当年葛鲁夫壮士断腕般毅然决然砍掉存储器业务,全面转向微处理器,从而成为业界一代领袖。而现任总裁贝瑞特正大刀阔斧地将英特尔业务进行拆整为零的转型。因为互联网将整合所有通信手段在一个大平台之上,单做PC芯片显然已不能占到最大的市场,只有去热情拥抱互联网,成为“互联网模块”供应者,并再次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业界标准。

  ............

  看过这7家公司的转型探索后,不难发现,它们的转型都因互联网而起,例如IBM的e-server,微软的.NET、HP的E-service和SAP的mySAP.com。但已经有大量事实说明,这些跨国大企业全面转型的意义并不在互联网发展的本身,而是必将超越互联网,给全世界的社会生产、物流配送、交易支付以及人们的生活娱乐带来彻底的革命。

  纵观本期封面报道中涉及的7家公司,转型的初衷似乎各有不同,有的是极具商业眼光的创新,有的是弥补过去的失误,有的是迫于竞争对手的转型。但深入分析转型背后的动力,却无外乎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两大变化: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外部生态要素,打乱了过往的安宁和平静,为IT产业的未来走向新增了极大的变数。此外,过去井水不犯河水的通信厂商、新锐的网络厂商也一方面开始大肆攻城掠地,另一方面却又前所未有地结盟合作。这恐怕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竞争的最微妙之处,也迫使企业进行着更具革命性的转型??从生产企业向咨询企业转型。

  一年以前,Intel公司董事长安迪.葛鲁夫博士曾预言:未来五年,IT业将消失,将会分解成为每一个行业的助手。但是今天,这个判断似乎尚待修补。有分析说,IT业一方面将向高端延伸,服务于企业,作咨询,卖服务,靠提供经验和知识生存。另一方面,IT业将走向低端,服务于个人,平民化、日常化、大众化。未来将会消失的IT业,在企业层面的表现将是IBM、HP或SAP这样的IT巨头彻底转变成为咨询服务公司。

  转型是一种基于经营假设的判断,成功和失败只是对转型的检验。穿越信息时空,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些有启示性的,希望发现在这些成功企业背后真正的动力,希望能揭示一些永不过时的原则。

  世纪转型之IBM

  向小琴/文

  最大的.COM

  IBM公司漫长的企业生命中,几乎记录了整个IT业的历史。

  我们很难去相当然地指责IBM年老体衰,虽然它周围充满了精壮的竞争对手。多年来,IBM从未露出过疲态,它不断地在尝试更快地转动自己庞大的身躯。

  在Internet时代,IBM又一次成功的改头换面,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在自身管理和业务方面全面网络化的电子商务公司,以及一个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去年年底,以一家传统企业的身份,IBM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了全球最大的.COM公司。这对老IBM是一种荣誉,对纯粹的.COM公司来说,这更像是一个讽刺。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姜更辣。早在1997年,IBM就提出了e-business(电子商务)概念,原因之一是想给硬件利润下滑寻找出路,并为自己的软件服务带来盈利点。当时郭士纳也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引发一场e热潮和股市泡沫,只是在审时度势之中看准了电子商务的广阔前景。

  时隔三年,IBM开始向人们展示它播下的e-business种子都收成了什么。2000年10月11日,IBM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电子商务的基础构架’理念”,这一理念以及它所代表的产品和服务,被归纳在e-server(电子服务商)这个全新概念之下。e-server代表了一系列标准配置的整合产品,结合了IBM在软件及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操作简单、兼容性强。推出的目的是“满足客户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需求。”

  e-server概念由一系列新型服务器作为支撑,每一款服务器都体现了IBM对目前企业电子商务需求的理解。这些服务器功能强大,支持各种业界标准,是IBM进军企业电子商务市场的利器。当然,e-server不会仅仅是产品的代表,它将是IBM的一面旗帜,集合了IBM的理念、产品、资源和判断。IBM挥动着这面旗,在未来企业市场中争夺自己的位置。

  e-server让人联想到惠普的E-service战略。惠普公司也在近期推出了集“千心万血”于一身的高端企业级服务器??超腾。不难看出,当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传统企业已开始成为应用的主角。IBM的总裁郭士纳说过,网络企业的诞生并不代表互联网经济的高潮。只有当大企业开始运用电子商务的手段来改造自身的时候,才是真正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IT厂商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判断,这个“真正的电子商务时代”正在到来。“未来几年中,企业的每一项业务都将与网络无法分割。这个阶段将不断演化并将牵动众多公司的Internet资源,使他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这些公司带来无限的机会。”

  于是,包括IBM在内的IT巨头们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力图成为这场庞大新游戏的赢家。

  大型机时代的辉煌

  在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大型计算机时代,由于IBM策略得当,产品领先,成为这一时代无可争议的领袖

  1924年的一天,苏格兰移民的儿子托马斯.沃森下班回到家中,给妻子一个拥抱后,向全家自豪地宣布,从今以后,CTR(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公司将采用新的名字“国际商用机器”(IBM)。儿子小托马斯倚在门口,认真地听着,脑海中在琢磨,这个推销咖啡研磨机和称肉用的磅秤的CTR公司将会生产出怎样的“国际商用机器”。

  这一天被载入史册,因为IBM这个缩写意味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意味着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意味着一大批年轻企业的蓬勃发展。在IT业,相对于25岁的微软、32岁的Intel和18岁的康柏来说,IBM是一位稳健的长者。

  IBM的前身CTR成立于1914年。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问世的时候,当时的公司创始人老沃森并没有看好这块市场。直到40年代后期,IBM才转入计算机领域。通过与哈佛大学开展技术合作,与军方和政府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IBM迅速在大型计算机领域崛起。

  60年代初,IBM以50亿美元的赌注押在S/360项目上。在研制过程中,由于现金周转困难,IBM几乎需要紧急贷款来发放工资,压力可想而知。但这种全力以赴的冒险被证实是正确的,因为IBM凭借S/360一举打败了竞争对手;不仅如此,全球计算机工业的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

  成为PC霸主

  80年代初,在大型机上取得极大成功的IBM毅然决定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在现在看来,这次转型只是一次产品的改变,实际上,当时IBM从大型机转向个人电脑所承受的压力,不亚于今天的产品全面转向互联网所面临的挑战

  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IBM公司信奉的理念是??计算机将按照电力的发展过程进化。当时,IBM认为计算机的未来在于工作站,即拥有最先进的计算能力并可以同时满足多个用户需求的大型计算机。经济学,信息发展规律以及技术的分析似乎都证实了这一假设。

  然而,当基于工作站的信息系统刚刚萌芽并发展时,突然间,两个年轻人向世界宣告了他们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在当时,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制造商都在嘲笑个人计算机这一概念的荒谬,因为它根本不具有足以确保成功的内存、速度、计算能力以及数据库存。

  作为销售额和利润都超出其他竞争对手的行业带头人,IBM似乎也应该同样不看好个人计算机系统。然而恰恰相反,IBM迅速地接受了个人计算机这一现实,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他摒弃了自己所有信奉多年并已被时间和事实证明是成功的政策、制度以及管理方法,成立了两个相互竞争而不是单一的小组,全力开发更加简单的个人计算机。几年之后,IBM成为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及业界标准的制定者。

  OS/2Warp走麦城

  巨人也有转型的失误,伟大的公司失败也是辉煌,因为它给产业带来启示

  IBM押注于个人电脑的创举,在商业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然而这样灵活、敏锐的经营思想以及谦逊的业界作风并不总能确保成功。在短短的几年之后,IBM逐渐在大型机和个人电脑的业务上走入困境,公司突然无法采取行动进行变革和决策,如同陷入泥潭的一只巨象。

  每当公司的运营出现困难,特别是如果这些公司拥有多年的成功经历时,人们往往想当然地将批评的焦点集中于懒散、自满、傲慢、官僚主义以及体制臃肿。这些似乎可以成为合理的解释,但却很少能切中要害。

  事实是,1982年-1985年,IBM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56%的份额。但到了80年代末,市场开始发生明显变化;虽然很多大型主机的客户仍然使用大机,但由于小型机和微机的出现,许多原本由大型机处理的资料数据开始转移到小型机和PC上,大型主机的需求出现下降。

  而在PC市场上,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冒出像康柏、AST这样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个人电脑的飞速发展,公司已不可能将PC机的经营再归属于大型机部门,但IBM并没有及时进行管理调整,结果造成IBM既不能有效地经营仍然是公司大部分利润所在的大型机业务,也不能倾全力于个人电脑经营。

  但IBM的败笔的还在于它1986年做出一个不明智的决定。当时,IBM正充当PC业的霸主,所有其他品牌PC都必须与IBMPC兼容才能生存。但IBM这一年决定,采取全封闭的OS/2Warp系统,不与任何其他厂商兼容。这使IBMPC进入孤立,被康柏等后起之秀超越。导致了IBMPC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

  战略判断的失误,内部机构的臃肿以及90年代初欧美经济的萧条,使得IBM在90年代初困难重重:从1990年至1993年连年亏损;PC产品被挤出国际PC市场的前三名,康柏公司坐上第一把交椅。

  领跑电子商务

  郭士纳以“电子商务”拯救了IBM。到1999年底,IBM营业额的25%(200亿美元)产生于电子商务带来的需求,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电子商务公司

  这时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挽救公司的命运。1993年,郭士纳作为IBM有史以来惟一一个“外聘”的总裁,在一片怀疑声中走上了蓝色巨人掌门人的位置。

  在本次报道关于郭士纳的文字中,我们已经看到,他为IBM创造了扭转乾坤的奇迹。在他的努力下,IBMPC重新采用开放的系统,1995年IBM营业额首次突破700亿美元,在PC领域内重新夺回了自己的阵地。同时,郭士纳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敏锐地注意到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机会。提出:“IBM公司的每项产品都要围绕互联网而生产。”

  1998年,郭士纳提出“后PC时代”,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业务,同时卖掉了网络硬件产品。在目前看来,硬件的衰退作为趋势实际上已得到业界承认。但郭士纳的判断有可能超前了市场发展,因为1999年PC的发展并未如郭士纳所预料的减退,反而增长了15%以上。因此他的“后PC时代”的提出,使IBMPC地位又有所动摇。去年其PC销售旺季的收入从前一年的38亿美元滑落至22亿美元,第四季度美国市场占有率从8.1%降至3.6%。

  尽管如此,近年来IBM在软件、微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和网络服务器领域仍然取得了很大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电子商务(E-business)”战略。1997年,在全球IT业纠缠于价格战、并购战的时候,IBM提出了划时代的让IT业重新找到出路的概念“电子商务(E-business)”,引发了全球性的“我为电子商务发狂”。I

  IBM是电子商务的始作俑者,倡导者和最早的实践者,当然也是受益者,IBM1999年营业额为875亿美元,位居《财富》“电子商务50家企业”之首。

  IBM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IT公司,虽然年代久远,但仍然保持着灵敏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调整步伐。今年40%的营业额来自于服务,在从产品中心向服务重心转移的路途中,IBM遥遥领先。而最近,美国的《商业周刊》又评价IBM为最大的.com公司。这是由于IBM已经成功地经历了自身核心业务的转型。把管理和商务都搬到了网上,成为电子商务的最佳实践者。据悉,IBM和业务伙伴、供应商、客户在网上进行了大宗的交易,目前网上经营的业务已占总业务的80%。事实证明,IBM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百年IBM

  早期岁月1890-1938

  1911年6月15日,IBM作为一个制表计算公司(C-T-R,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利用高效的制表计算来完成某些统计工作)成立于纽约。

  苏格兰移民的儿子Thomas J. Watson,在与其上司发生冲突后离开加入C-T-R。

  加入C-T-R公司11个月后,Watson成了总裁。公司把工作重点转向提供大型量具、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的制表解决方案,把小型办公产品留给了其它公司。在Watson在任的四年期间,公司收入提高到200万美元。他把公司的业务扩展到了欧洲、南非、亚洲和澳洲。1924年,为了反映C-T-R公司全球性的增长,他的名字改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

  革新时代1939-1963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所有IBM设备被美国政府支配着。IBM的产品线扩展到轰炸瞄准器、步枪和汽车引擎等三十几个军火项目上。Watson取出了百分之一的利润建立了一项基金用于伤亡人员的寡妻和孤儿。

  战争年代也标志着IBM向计算机走出了第一步。一台自动控制的计算器,又称Mark I,经过与哈佛大学长达六年的合作开发,于1944年问世了。这是第一台可以执行多位计算的机器。它有50英尺长,8英尺高,重达5吨,Mark I进行加法运算需要不到一秒钟,乘法运算需要6秒钟,除法运算需要12秒钟,这比今天的便携式计算起要慢很多。

  1957年,IBM提出了FORTRAN语言,这是一种基于代数学、语法和句法的机器语言,它成了最广泛的计算机语言。

  IBM新一代的领导集体预见到了这一时期的技术变化。经过近40年的努力,1952年,IBM的首席执行官Thomas Watson把总裁的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Thomas Watson Jr.。

  Thomas Watson Jr.出生于1914年,这年他的父亲Thomas Watson受雇于C-T-R公司。1937年Thomas Watson Jr.就已经是Thomas Watson形式上的继承人,不过当时他只是个销售员。此后,他曾在美国空军当飞行员,这使得他的销售生涯中断了五年。1946年他重返IBM,六个月后,被提名为副总裁,在他父亲1956年6月19日去世前六星期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当Thomas Watson Jr.的父亲认为制表机将比量具和肉类切片机更有前途时,Tom Watson Jr.预见到计算机将在商业中崛起,并决心推动IBM迎接这一挑战。他把公司从一个生产制表机和打字机的中型制造商变成了一个工业巨人。他在职期间,公司收入从9亿美元提高到80亿美元,公司员工也从72,500人增加到27万人。

  新的家庭1964-1980

  1964年4月7日,IBM推出System/360,这是一个“大家族”式的计算机,美国《财富》杂志称这是IBM 50亿的赌博。

  System/360提供5个处理器以及能源、速度和存储等19个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这得益于固体逻辑技术,即在半英寸的陶瓷块上包含了更多的电路,而且比晶体管的运算速度更快、更稳定。

  在Tom Watson Jr.的领导下,IBM也在市场方面进行革新。1969年,IBM改变了其出售技术的方式,代之以提供硬件、服务和专用软件,未捆绑组件,并且出售单独的部件。这种分类计价的方式开启了数十亿美元的软件和服务工业。今天IBM仍是这两种工业的领导者。

  70年代,Watson家族对IBM长达半个世纪的领导走到了尽头。1971年,Tom Watson Jr.结束了起首席执行官的生涯.

  PC时代1981-1992

  John R. Opel于1981年出任首席执行官,这被一致认为是计算机新时代的开端。感谢IBM个人计算机的问世,IBM品牌开始进入家庭、小型商业企业和学校。

  从技术角度看,IBM PC并不完美,但它还是综合了把计算机变成一台小机器的所有特点。它提供16K内存(可扩展至256K),两个软驱和一个显示器。

  在设计PC时,IBM第一次把产品组件交付给其它公司。处理器芯片来自Intel,操作系统叫做DOS,来自一家32个人的公司:Microsoft。

  1985年,John F. Akers出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开始专著于流水线作业和资源重组。IBM的打字机、键盘和打印机被分出,并卖给Clayton, Dubilier & Rice Inc投资公司,变成了一家独立的公司:Lexmark。

  Akers任职期间,IBM的研究方面的重大投资造就了四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并在数学、存储技术和通信,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上有巨大的飞越。IBM令牌环局域网于1985年推出,它可以实现在一个大厦中的个人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和共享打印和文件。

  在80年代和90初期,IBM陷入接连而至的骚乱之中。PC革命使数百万人都能直接接触计算机。此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开始寻求把所有PC(客户机)连接到更强的计算机上(服务器)。所有这些变化改变了用户的看法、习惯和技术,同时这些也从根本上动摇了IBM的基础。

  1993年公司一年亏损80亿美元。经营和生产线的消耗成了主要问题。IBM考虑拆分公司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全新的IBM 1993-present

  Louis V. Gerstner Jr.于1993年4月1日出任IBM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这是IBM有史以来第一次接纳一个本领域以外的人作它的领导。Gerstner在RJR Nabisco任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四年,此前还在美国快递有过11年的高层管理经验。

  Gerstner带来了他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感和在McKinsey & Co公司经过多年历练的战略眼光。随着他的到来,很快就以有效的行动稳定了公司。这些行动包括:重建IBM产品线、缩减劳动力和重大开销。

  无论拆分IBM的呼声和压力有多大,Gerstner仍然决定保持公司的完整。他认识到与拆分公司相比,一个完整的IBM可以依靠长期积蓄的力量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拆分公司将破坏IBM的优势。

  随着Internet和网络计算机的发展IBM正经历着一场戏剧性的工业变革,但这次IBM有了充分的准备。所有艰苦的工作就是在这个网络计算机时代,在客户机/服务器这个领域迎头赶上。用户再次关注集成的商务解决方案:这正是IBM的优势所在,它集中了公司解决方案、服务、产品和技术等方面的专家。

  1995年秋天,在Las Vegas举行的COMDEX展览会上,Gerstner明确了IBM的新前景:网络计算机将推动新的工业增长,同时它也是使IBM增长的新战略。

  同年,IBM收购了Lotus公司,次年,又收购Tivoli Systems公司。此后,服务已经变成IBM最快的增长点,每年增长20%。从1993年到1996年,公司市场价值增长了500亿美元。

  1997年5月,IBM展示了深蓝的潜在计算能力,一台32个节点的IBM RS/6000 SP计算机与世界级的国际象棋大师较量。比赛在纽约进行六盘,深蓝最终战胜了世界冠军GarryKasparov。

  三大转型历险记-记IBM董事长兼总裁郭士纳

  刘克丽/文

  个子不高,但浑身充满力量。所有的坚毅都表现在嘴角;目光中充满真诚。凡是见过郭士纳的人,都对他有如此深刻的印象,他把健康、坚强带给了曾经重病缠身的IBM。

  细心的人会发现,郭士纳用左手写字。和他握手,你会发现他那充满力量的右手拇指有些残缺。童年的郭士纳是一个勤劳的孩子,他总是乖乖地、自觉地给自家的草地割草,青草的芳香使他陶醉。有一天,割草机突然停止了工作,小郭士纳好奇地把手伸进去试探,手指却被卷进去。刹那间一股鲜血从割草机中涌出。但是,剧烈的疼痛并没有使他停止割草,他坚持把草割完才去了医院。从此,郭士纳的手指残缺了,但是,意志却坚强了,这种顽强和这双残缺的手在数十年后挽救了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

  IBM公司可以称得上家喻户晓。它是本世纪IT业界的领袖。可昔日的风光不能取代90年代初的沮丧。1993年的新年钟声响过26天之后,IBM董事长埃克斯提出辞职。60天后,郭士纳走马上任。他的简历让业界一阵质疑,一阵猜测??食品大王能否变成计算机大亨?

  郭士纳,这位力量型的总裁,上台伊始,肩负沉重的压力,对IBM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半年内裁员4.5万人,9个月亏损81亿美元,他几乎停止了所有大型机的生产线,又同时增加PC的产量。就在IBM公司如此困难的时刻,还新建了北卡罗那州的PC工厂,发誓夺回IBM在PC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经过两年的调整,奇迹出现了,郭士纳不负众望,1995年IBM营业额首次突破700亿美元,1997年5月IBM提出电子商务论断,当时IBM想以电子商务为框架,全面带动自己的软件服务,没想到招来全世界的股票泡沫。1998年IBM营业额突破800亿美元。郭士纳提出了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时代到来的论断,由于他成功地挽救了IBM,使人们相信他的论断一定会实现。为了这个时代的到来,IBM再次付出代价IBM,缩小硬件制造业的比例,系统集成的投入,同时提高网络服务的能力。1999年IBM毅然卖掉网络硬件和专用网络,提出“PC时代终结,普遍计算时代来临”,几乎放弃了桌面系统,此次转型使IBM再次丧失掉桌面系统“三强”地位。但是郭士纳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2000年,后PC时代仍然没有到来。相反,依存于网络的PC却风头正劲,全球增长15%以上,10月17日。因此,2000年IBM公布Net Vista桌面系统。

  令中国人感到亲切的是,在郭士纳任总裁之后他几乎每年都要访问中国,并向中国教育界捐赠2710万美元的设备。记得1995年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捐赠仪式上,郭士纳上台讲话之前,固执地搬走了摆在他面前的一盆鲜花,表现得极有个性。或许郭士纳不喜欢鲜花,只顾想着明天的转型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14817.html

更多阅读

解读“中国第一百货”转型之路 德国能源转型之路

解读“中国第一百货”转型之路2014-06-25更多请|+山西商业地产聊吧2014年赚钱越来越难了,这是诸多行业的老板共同的感慨。面临转型变革的时代,中国经济降速发展,曾经在高速路上的驾驶员们,面对突然转向城市主干道行驶,极为不适应。短期

杰里米·里夫金:中国可能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总理的关注,促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政界和学界的迅速流行,截至目前其销量已超过30万册,让大多数经济类书籍望尘莫及。这也使得本书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在短时间内成为最受国人关注的西方学者之一,尽管他提出的“第三次工

ibm转型之路 IBM王者归来的转型之路

     IBM是当之无愧的全球传奇企业,它的发展历程可以浓缩成人类计算机技术的半部发展史,始终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IBM大象转型成功,无可争议的成为全世界企业转型升级的样板。那么IBM的转型究竟有何独到之处,是否可以在不

声明:《ibm三次转型 世纪转型之IBM》为网友懒子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