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纳大夫”真相:为巨人IBM疗伤十年



从一本书中了望IBM,也是艰苦而危险

郭士纳,精明干练,略带纽约腔,身材矮胖配上圆圆的面孔。他在严格的教会中学中成长,严格的家教造就了郭士纳严谨的风格,也使得他成为一个各方面都相当出色的人。但是他傲慢而粗暴的个性在年轻时已暴露无遗,他从不宽容愚蠢的错误,也从不顾忌别人的感觉。近十年来,郭士纳脚踏实地,拒绝“远见”,为IBM带来了达尔文主义的味道,从而拯救了这只垂死的大象。今天,他已经激流勇退,在扔给我们的是一本厚厚的书,这就是他的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IBM历史性转型的内幕》。他刚刚入主IBM时,在办公室里挂着卡雷的一句话:“从书桌上了望世界是危险的”。今天,我们要从一本书中了望IBM,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危险?

不过,这一次,这个傲慢的家伙第一次谦虚起来,这个一向近乎狂妄的家伙第一次失去了自信。

他在序言中,如此开场:我从没有对自己说过:“嗨,我想我要写一本书。”我不是一个写书的人。在引言中,他更是谦卑地几乎做作了:“本书不是我的自传。除了我的孩子,我并不奢望任何人阅读这本书(而且,对于他们是否愿意阅读本书,我也完全没有把握)。”

这还不是谦虚,郭士纳的确不是一个善于写书的人。郭士纳入主IBM,已经有十年之久。这十年,既有挽救IBM于危难之中的戏剧性故事,也有互联网浪潮的波澜壮阔。可惜,本书不像一本自传,看不到多少趣闻轶事,缺乏激情和幽默,更没有多少写作技巧。比起通用电气韦尔奇的自传,显然在叙述、文采和布局上逊色不少。总体而言,更像一份中规中矩的咨询报告和传记的“杂交品种”,符合郭士纳在哈佛商学院和麦肯锡咨询生涯的素质积累。

因此,仅仅是抱着看“书”的读者,可能要有所失望。Amazon上的读者给本书的平均打分只有“三星”,仅仅及格而已。这样的分数让老郭肯定不爽。但是,如果要看点企业经营的真东西,那还是值得你好好翻翻。本书虽然没有充分利用有关IBM的各种“佐料”,但是,这本实实在在的著作,可以让人们更真切地透视IBM的战略和管理。《纽约时报》的书评说,《谁说大象不能跳舞?》讲述的“不是IBM的郭士纳,而是郭士纳的IBM”。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老郭明知道自己不会写书的缺点,也没有采取流行的“捉刀代笔”模式。他说:“我是在没有合著者和代笔者的情况下写这本书的(所以,我敢打赌这是我的最后一本书了,我没有想到写一本书有这么难)”。看来,对郭士纳而言。写好一本书远比挽救IBM,要困难得多。尽管,他终于真切地体会到写作也是一种很不容易的“社会分工”。但是,这位上任期间对媒体极度“不配合”的家伙,还是用了整整一章(第29章,旁观者清),对媒体记者、观察家和分析家来了一顿“痛贬”,还板着面孔教育这些文字工作者应该如何如何。不过,如今,书也完成了,IBM也拯救了,就为这等勇气,我们也应该给他一些掌声。

 “郭士纳大夫”真相:为巨人IBM疗伤十年

IBM式的谦逊,尽管身份是医生

郭士纳,这位曾任美国最大RJR食品烟草公司的老板,在1993年愚人节接过IBM权力之柄。一反IBM不裁员的规定,半年内就果断裁掉4.5万人;他喜欢单刀直入,很少与人寒暄,将原先IBM的聊天气氛一扫而光。在接掌IBM的头18个月内,郭士纳做出一系列将蓝色巨人从悬崖边上拉回的重大决策。然后,则是他如何为使IBM重新成为一家“举足轻重的企业”所进行的马拉松式的战斗。这不仅包括企业业务和经营模式上的转变,还有全新企业文化的建立。结果,这位此前从未涉足过IT业的家伙,不但使IBM这头巨象保持完整,而且成功地从制造商改造为一家以电子商务和服务为主的技术集成商,完成重大转型。就此,郭士纳成为神话,至少已经是IT最大的传奇之一。

市场上当然以成败论英雄。但是最近,在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治学院发表演讲时,郭士纳说,当时互联网出现了,它救了我。他说,在输掉PC市场大战后,IBM公司需要新的契机,否则它就可能跨掉。

的确,郭士纳的谦虚都很到地方。他最大的幸运就是有了互联网,10年来,刚好是互联网潮起潮落的一个轮回。IBM没有被互联网热潮所掀翻,也没有因为退潮而受损,中庸而实际的策略,却使它充分享受了互联网创造的巨大商机,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这些应该归于“天助自助者”的成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10年来,IBM的核心业务并没有真正的重大变革,也没有为业界提供重大的技术创新,或者给客户以突破性的产品。甚至,这十年收入规模的平均增长率,也没有比他的前任更高。在整个业界的地位,也没有比过去的IBM更高。

IBM是IT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巨人,威风起来非常凶猛,但是在90年初期的PC浪潮中,巨人摔倒了。巨人摔起来也是非常壮观,三年内就亏损160亿美元。不但面子丧尽,自信全无,而且危在旦夕。这时候,郭士纳出现了。在IBM几乎被病魔俘虏的时候,这位外来人充当了医生。这不同于IBM自己医救自己(大病时候当然不可能自救)。但是,医生仅仅是医生。郭士纳显然是很好的医生,其咨询背景已经为他“从医”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医生是治病疗伤的,而不是“超度”一个人,那样的人是巫师。郭士纳既不是巫师,也不是江湖郎中。

在郭士纳的妙手下,这个巨人不从死亡线上回来了,而且回归了自我,恢复了自信,成为一头健康的大象。郭士纳传奇的一大“做点”就是:他不但是“空降兵”,而且此前从来没有IT经历。但是,任何见识过郭士纳的人都得承认,其实郭士纳比IBM更IBM。他长得很IBM,他的谈吐很IBM,他的思维很IBM,他的傲慢的个性更是IBM。连他写的书也十分IBM:严谨却缺乏灵气,理性却少了幽默。

“IT行业的竞争战是真正凶残的竞争,其目的总是要置竞争对手于绝境或死地”,曾经在各个行业摸打滚爬的郭士纳在经历了这段“IT人生”后,如此总结道。

傲慢的郭士纳走了,他是一道风景

郭士纳成功了,扶着巨人顺利渡过了近10年。这个功劳只能记到他的头上。否则,真要记到互联网头上,那谁来领赏?他另外一个谦虚的地方,就是在本书扉页的献语:“谨以此书献给成千上万的IBM人——他们从来没有抛弃他们的公司、他们的同仁以及他们自己。他们是IBM再创辉煌真正的英雄。”

的确,谦虚得十分得体,但是,连这种谦虚也是IBM式的礼仪而已:表面上彬彬有礼,内心却依然自大傲慢。虽然,礼节都很到位,但是,在本书中,郭士纳依然把绝大多数功劳毫不客气地揽在自己的身上。尤其是,当他写完这本厚厚的书,到达结尾的时候,他近乎残忍地写道:“尽管我说了这么多,尽管我对IBM员工给予我的溢美之词无比的珍惜,但我意识到,我一直(甚至从头到尾)是一名局外人。”“我未能同员工进行沟通——比如我们一起欢笑、流泪,分享加盟伟大的IBM的快乐,一起训练,一起成长,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完全出于个人的原因。”

“是的,我确实一直是一个局外人。但是,这就是我的工作。”

是的,虽然在IBM呆了近十年,但郭士纳始终明确自己只是一名医生。他妙手疗治病人,却不会因此成为病人的亲人。他医好了IBM,他也不可能融入IBM,变成IBM人。他认为他的接班人彭明盛才是真正的IBM人。

互联网浪潮退却了,IT业最好的黄金时代也告一段落。他承认,在他的任期内,IBM从来没有达到过他期望的境界。IBM围绕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战争远没有结束。但是,郭士纳要走了,那管身后洪水滔天。因此,郭士纳的书不是可有可无,可写不可写的。而且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因为许多IT企业都将面临郭士纳当年面临的窘境:互联网退潮了,大家被浪潮冲刷在沙滩上,翻着雪白的肚皮,挣扎着重新回到水。郭士纳的“妙方”还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当然,IBM不可能模仿,郭士纳的奇迹不可能重现。当郭士纳成功押宝“IT服务”时,我们看到今天无数IT企业都纷纷效仿(包括国内的联想等公司),这种状况其实只是东施效颦,很可能留下一系列的教训。因此,阅读毕竟是阅读,仅供企业经营者启发,不能成为“红宝书”。在打着郭士纳烙印的十年,在IBM漫长的历史中会越来越缩短为一个片断。当然,郭士纳永远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站立在IBM的历史上。

至于书中的精彩内容,我也不详细评论。既然郭士纳不愿意别人“代为操刀”,而怕顺及他的“原汁原味”,我也不多重复。大家还是自己直接聆听郭士纳“大夫”的诊断吧。对于这个纷繁的产业、这个无与伦比的企业的透视和分析,对这个仪表和内心都非常傲慢的企业家的自我描述。都不乏精彩见解。

当然,大多数读者阅读本书,不是为了研究郭士纳的“秘方”。阅读名人传记,人们更多是体验一种自己以外的生活经历,最好精彩纷呈,充满快感,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经历。哪怕这里面充满了技巧、加工和创作。这本书不属于其中之列。当然,它就像业界IBM一样,有点沉闷,却无法忽视其庞大的存在,和无所不在的影响。中信出版社的翻译也不错,与原书可以相配。我们即使不会一口气读完它,也可以把它摆在自己的书架中,为我们增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14802.html

更多阅读

推荐: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

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一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傅衍鲲祖籍山东,59岁为报亲侄吸毒受害之仇,进入金三角毒窟卧底十余年。先后担任多个毒枭武装的军事顾问,协助我公安禁毒部门摧毁多条贩毒线路。本书详细记录了

罗纳尔多:为完美痴狂作者:LucaCaioli 渣译 第七章

第七章七号“我想要28号球衣,但我不能反对我的教练。”在这场比赛之前,转会交易已经达成。在马利哈别墅饭店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里斯本竞技和曼彻斯特联队达成了一项协议:克里斯蒂亚诺将会成为红魔的一员,转会费为1500万欧元,约合1200万英

大象会跳舞 让大象跳舞的经营实践者郭士纳

 郭士纳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经理人。他在IBM最危急的时刻出任CEO,以干净利落的战略转型扭转了IBM的颓势,进而再造了IBM的业界领袖地位。郭士纳的经营实践,为管理学提供了新的范例。他为IBM的整合定位,对事业部制分权模式提出了新的解

郭士纳为什么离开ibm 郭士纳与IBM的复兴战略(2)

 经过历时10年的再造,IBM在“瘦身”的同时实现了“健身”:硬件开发的周期从4年降到了16个月,产品交付的及时率从1995年的30%提高到2001年的95%,采购运输成本下降了8000万美元,冲销坏账金额6亿美元,销售成本下降了2.7亿美元,材料成本下降

郭士纳离开ibm 郭士纳与IBM的复兴战略(1)

 20世纪90年代,是IBM公司极其重要的转型时期。当IT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时,“傲慢且自信”的IBM却作茧自缚,濒临破产的边缘。郭士纳入主IBM后,以其经营才能使这位“蓝色巨人”实现了复兴。诚然,郭士纳是电脑的外行,是技术的外行,但正是

声明:《“郭士纳大夫”真相:为巨人IBM疗伤十年》为网友雨过初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