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觊觎”到参与,2012年成为民间资本渗入能源业的重要一年。 2012年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提出持民间资本参与能源勘探开发、项目运营、煤炭加工转化和炼油产业、管网建设、电力建设、新能源等多个范围。 然而,业内人士依然普遍认为,这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细则”依然“不细”,民企进入能源行业的“玻璃门”和“弹簧门”依然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间资本首次进入页岩气这样的矿产勘探领域外,其他一些在2012年发生的新迹象,特别是在天然气管道建设以及运煤铁路建设上取得的进展,也让业内多了一份期待。 8月,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的投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共有16家企业参与建设,其中内蒙古伊泰集团、内蒙古蒙泰煤电集团是两家民营企业。 11月22日,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77.SH)发布公告称,将出资30亿元以有限合伙人形式,认购北京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30%的出资份额,而该基金将与全国社保、宝钢集团等共同投资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管道项目。西气东输三线项目预计于2015年建成,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将覆盖中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11个省市区。 雅戈尔董秘刘新宇认为,参与西气东输三线项目建设,不仅会为公司带来较高的稳健收益,而且最重要的这是首个向民营资本开放的国家重点能源工程,也是民资首次进入能源基建垄断行业的重大尝试。 “只有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这些原本垄断的资源行业,才能保证能源领域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发展——保证供应、掌握新技术、降低成本从而走向真正的市场化。”在林伯强看来,目前像中石油、铁道部都以身作则,将一些优质的项目主动对民资放开,这的确是一些新的进步,值得提倡鼓励。另一方面,国家还需要建立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到能源行业中。 从目前中国的能源全局看,除了石油、矿产等上游资源(不含页岩气)未向民企开放外,火力发电、炼油、煤炭、光伏、风电等领域,民间资本实际上已经都有所涉及。 但摆在眼前的一个问题是,很多能源领域刚开放初期,民进资本一拥而上,缺乏足够的理性和长远的规划,其中光伏产业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所以在向民资开放中,政府还应该注意对企业的合理引导,使其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林伯强表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进入新的能源行业中,也应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理性控制风险,期待2013年民间资本在能源领域有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