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奶受挫 洋品牌主导婴幼奶粉
东方早报 近日,惠氏举行了婴幼儿配方奶粉诞生90年庆典,这家美国公司以这样的方式彰显着其在这一领域的实力。 一系列数据显示,在中国液态奶市场遭遇“滑铁卢”的外资,在婴幼儿奶粉领域却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败退液态奶 在伊利、蒙牛等风光正茂的液态奶市场,外资的关键词似乎只有两个字——撤退。 去年11月25日,荷兰菲仕兰公司结束了中国业务,退出了他们原本看好的中国市场。这也是继法国达能、意大利帕玛拉特、美国卡夫后,又一个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的国外乳业巨头。 业内分析,让外资接二连三地败走液态奶市场有诸多原因,包括产品定价过高、管理成本过重、利润下降、公司选址和产品市场定位出现偏差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国内遭遇了持续的价格战,而这又发生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之时。 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北方市场总监饶抱思当时也承认,撤资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乳品市场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仅在天津市场就有几十个品牌在售价很低的液态奶领域展开激战,而对于外资来讲,没有利润就没有经营下去的必要。 称霸婴幼儿奶粉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同样走的是高价策略,但外资在婴幼儿奶粉市场等来的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据上海商情信息中心2004年对全市3000家超市、卖场、食品大店调查显示,在婴幼儿奶粉市场,洋品牌占有绝对优势。去年全年销售额市场占有率显示,多美滋以35.0%位居第一,雀巢27.9%、美赞臣19.9%分列二、三,以下分别是:惠氏3.3%,亲亲宝贝2.4%,三鹿2.2%,雅培2.1%,明治1.3%,其他5.9%。其中列入排行榜的本土品牌只有三鹿一家,其余皆为洋品牌。 有业内人士分析,相对于其他乳制品,婴幼儿奶粉并不是一个对价格特别敏感的市场,产品品质远比价格更为重要。尤其在一线城市,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高档婴儿配方奶粉正成为越来越多父母的选择。一个婴儿每月四五百元的奶粉开支,对很多中国家庭已不再是奢侈的事情,因此善于运作高端市场的洋品牌优势尽显。 同时,就这一细分市场而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当关键,洋品牌的知名度同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及市场规模以及研发实力密切相关。无论是雀巢、惠氏,还是美赞臣、雅培,他们大多是世界著名的品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历史很长,在营销、包装技术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面。仅以产品线而言,洋品牌一般都对不同年龄段婴儿食用的奶粉作了非常细致的划分,可供消费者选择余地大成为了这些奶粉受消费者青睐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三鹿、完达山、伊利、南山等本土品牌则多年一心一意精耕中低端市场,同时把重点放在了二、三线市场,似乎无意在一线城市与洋品牌正面冲击。但由于假冒伪劣奶粉以超低价位向各地农村市场渗透,并一度泛滥成灾,因此本土品牌的“农村革命路线”并未真正贯彻到底。 原本就具有强大优势,又未像液态奶那样在市场遭到强烈狙击,洋品牌在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春风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顾俊) ----------------------------------- 我国首部婴幼儿乳粉法规将出台 海峡都市报 去年阜阳奶粉事件发生后,婴幼儿配方奶粉倍受关注。中国儿童食品专业协会秘书长王柏琴近日透露,我国首部婴幼儿乳粉法规将出台,针对混乱的儿童食品行业,将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信用档案体系,部分不符合生产标准的企业将被拒之门外。 即将出台的首部婴幼儿乳粉法规,将对婴幼儿乳粉的生产、加工等作硬性规定,不符合规定的企业都将退出该行业。业内人士指出,母乳是宝宝的最佳食品,更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酷似母乳的配方奶粉,才是最好的奶粉。 据了解,此次试点工作从婴幼儿乳粉开始,挑选了包括惠氏、蒙牛、伊利等20家行业内领先的生产企业。以美国惠氏为例,它几十年来不断改进,最新的进展是将a-乳清蛋白的含量提高到接近母乳水平,开发出全球知名的S-26婴幼儿配方奶粉。试点工作将制定一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将这些企业从原料到生产、直至最后销售的所有记录制作成一个档案。 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大约有1700万新生婴儿,假设其中的20%需要用奶粉喂养,每年就需要婴幼儿奶粉30余万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成为世界著名婴儿配方奶粉厂商惠氏等公司的必争之地。 与欧美相比,国内产品在高档配方奶粉市场的占有率比例较低。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乳品企业总共有1500家左右,婴幼儿配方奶粉占了这些企业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其中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比例远不到三分之一。 专家表示,阜阳奶粉事件发生后,广大消费者认识到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重要性。这为高档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希望国内奶粉生产企业也瞄准这一市场,推出相应产品,占得一席之地,与惠氏、雀巢这些世界品牌共同为中国妈妈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