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灵市场容量分析 OTC降脂市场分析报告



  一、诱人的蛋糕  

 OTC降脂市场分析报告

  从全球医药市场来看,降血脂无疑是一个蕴含无限商机的“金矿”。

  2002年全球最畅销的200种药品中,有8种是降血脂产品;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第二的药品全是降血脂药品,分别是辉瑞的Lipitor(阿伐他汀)和默克的Zocor(辛伐他汀)。令人瞩目的是,降血脂药品在过去的5年中,仍保持着每年9%的快速增长态势。在降血脂药品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是现代病——高脂血症的高发病率。   

  在过去二十年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的食物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中国人的膳食组成仍然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体,但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消费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上升,而谷类和薯类等植物性食物的消费却呈下降趋势。中国人膳食结构的变化,带来最显著的效应就是——高脂血症发病率的不断提升。专家估计,全国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间,血脂偏高的比例大约在10-20%左右,估计中国的高脂血症患者高达9000万。   

  高血脂的高发病率,已经在中国人的疾病模式中体现出来了。卫生部《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显示,中国人死亡原因中,约32%死于心脑血管病,也就是说,2002年每三个死亡的中国人中间就有一个死于心脑血管病,而这些心脑血管病患者,绝大多数死于高血脂导致的动脉硬化。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前2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变为现在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其中心脏病死亡率已超过日本。   

  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高血脂在整个21世纪,都会是中国人健康的最大威胁。高血脂,将成为中国人整个21世纪的心病。   

  既然高血脂能够带来动脉硬化,进而导致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病。那么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降血脂”。医学已经证实,降血脂可以减慢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因此近20年来,降血脂一直是全世界医学界极为重视的课题。   

  中国有9000万高血脂患者,也就是说中国有9000万需要降血脂的人,这是个多大的市场?只要每人平均每年服用100元的降血脂产品,降血脂市场就能达到100亿元的规模。  

  二、坑人的陷阱

  庞大的市场、国际药品市场上降血脂产品的成功先例,这些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企业家的神经。从卫生部检索来的数据显示,截止2002年底,国家已批准的近3000种国产保健食品中,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三项上的就占2/3,其功能含调节血脂的保健品则不少于1000个。而在市场与保健品高度重合的OTC市场上,降血脂类药品总数也不低于200个。除了国产保健品、OTC产品,市场上海充斥着大量的以降血脂为诉求,而没有批号的产品,这些产品中既有“进口”的洋保健品,也有本土的健康食品。   

  如此众多的降血脂产品,市场表现怎样呢?和众多产品瞄准降血脂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降血脂市场现实的购买力却非常惨淡。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综合多方面信息估计,在中国的OTC和保健品市场上,2002年降血脂类产品的总体销售额还不到10亿元,而这其中,估计50%以上被OTC药品分割,其次是包含多种保健功能的常规保健品——如交大昂立的昂力多邦、大蒜油等。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充满诱惑的降血脂市场,已经让不少企业折戟沉沙——在这些企业中间,既有一些实力一般的中小企业,如青娜油软胶囊、三将金力源胶囊、大连珍奥核酸的珍奥脂舒平、北京天曲、各种大豆卵磷脂、大蒜油、螺旋藻等;也有一些大名鼎鼎的企业,如大名鼎鼎的太太药业、成都地奥、盘龙云海等。 

  多年前,某降血脂产品曾在上海投入了3000万元,却很快销声匿迹。接着华盛集团的攀达康浮出水面,打造“血管清道夫”品牌,狠炒美国科技概念,大造声势地做了一些空中和地面的降血脂科普教育工作,开始反响不错,但很快便后继乏力。

  盘龙云海的排毒养颜胶囊是概念营销的杰出代表,销量连年高居保健品榜首,这促使盘龙云海雄心勃勃将第二个产品定为降血脂产品——诺特参。但试销投入了1000多万,基本上都打了水漂。现在人们只能偶尔看到零星的软文,或者变相地降价促销。诺特参承负了太大的希望,结果却是更大的失望。

  2001年底,雄踞南方的太太药业突然发力,推出汉林清脂,以任达华主演的电视品牌广告开道,主打“收入高、血脂高”的中年男人,但市场表现平平。或许是意识到宣传方式有误,或许是因为后续推广资金吃紧,2002年底汉林清脂开始转向报纸硬广告。其平面广告是典型的“广告公司”风格,诉求对象也转到了更年轻的办公室白领,但依然无疾而终。

  分析以上产品,可以发现几大特点:

  1、全国性操作,主攻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这些城市的市民保健意识强,消费能力足,科学素养较高。这种选择性的进攻策略无疑是正确的。

  2、投入资本大,尤其是广告力度大。

  3、渠道完善、营销队伍成熟、操作手法熟练,各种资源都很到位。

  然而,在这么多资源的衬托下,他们依然沉沙折戟,难怪OTC降脂市场被称为黑洞!  

  三、夹生的市场

  对于习惯了炒做概念、大规模广告轰炸,然后进行快速收获的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降血脂市场让人捉摸不透:为什么众企业前仆后继的努力、却迟迟难以启动市场需求?这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可怕的陷阱,还是诱人的馅饼?   

  降血脂市场迟迟难以打开局面,是因为这个市场有着不同于其他的市场的特性。

  1、消费理念不成熟。

  中国的消费者对于高血脂是怎么回事儿,有什么危害,还不十分清楚。有调查称,在高血脂人群中,知道自己患高血脂的只有25%,高血脂人群中,了解高血脂危害的只有20%左右。更糟糕的是,即使比较了解高血脂的患者,采取措施的也非常少。这就是降血脂市场的实际情况——市场极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单纯的“降血脂诉求”,就很难起到太大的作用,汉林清脂的失败原因正在这里——市场人员过低估计了市场开发的难度,造成了高知名度、低购买率的状况,市场自然难以为继。

  2、慢热型疗效

  东宇血平康的恐吓策略,虽然避开了降血脂教育、节省了大量的传播费用,短期内投入产出比比较合理,但消费者并没有被真正说服——他们不是为了降血脂而购买产品,而是为了快速消除症状。但降血脂属于慢效果产品,消费者在服用过程中间,很难感受到广告承诺的效果,这样一旦广告停止投放,销量就会快速下降——只要不说服消费者,降血脂就不会有积累。

  因为产品效果消费者感受不到,症状切入、承诺疗效、不讲道理的蒙古派突击法,注定是不适合降血脂市场的。   

  3、夹缝型定位

  在降血脂产品中,金日心源素是少有的成功案例。金日采用的策略是忽视降血脂教育,直接诉求降血脂的后果——保心健脑。在传播上,金日投放了大量的报纸、电视广告,这些广告都有着共同的特征,直接诉求保心健脑、避开市场教育。   

  为了让金日的保护心脑的功效被消费者接收,金日举行了大量的活动,如专家巡回举行科普讲座“健康千里行”、传统的社区义诊、举办社区“文艺营销”等等,从多方面强化产品的疗效承诺,并配合广告提高品牌美誉度。应该说金日通过大量的活动,成功地把长期承诺“保心健脑”落实到消费者的美誉度上面。金日的运作也显示出降血脂市场慢热特性——为了避免这种局面,金日干脆避开了血脂,直接陈述结果。   

  金日心源素的成功,显示了降血脂市场的第三个特性,降血脂产品最容易打动的消费者是心脑血管病患者——但这也意味着要和处方药争夺市场。  

|!---page split---| 

  四、虚幻的需求

  为什么降血脂是慢热市场?为什么说降血脂保健品是在和药品争夺市场?这是由高血脂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高血脂是慢性病,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只有无声的后果“动脉硬化”,等到血管堵塞70%以上的时候,患者才能感受到症状——因为高血脂缺乏症状,一旦发病又会带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病,高血脂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消费者难以感知,是降血脂产品开发市场的壁垒;而一旦在医院中检查出高血脂,更多人会在医生的推荐下选择药品——在这种情况下,OTC和保健品显然机会不大。   

  降血脂市场不成熟,市场呈现慢热特性,在需求最迫切的消费者群体上又要面临处方药的挤压,这就是为什么众多降血脂保健品和OTC产品表现不佳的原因。   

  五、后继者迷惘

  尽管降血脂保健品、OTC产品面临处方药的挤压,但应该看到,在南美洲、亚洲等与中国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市场上,非处方药的销量要占到药品零售总额的40%以上。这证明,在中国市场上,降血脂的保健品和OTC药品,仍然有极大的生存空间。金日心源素(其市场主要在华东、华南)近几年的良好表现,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个别先行者的成功,尽管降血脂市场还有点涩,尽管已经有众多实力企业折戟沉沙,尽管市场仍不成熟,但仍然有大量的厂家瞄准了这块丰厚的市场。根据对市场的监测,降血脂产品在北京、广州等一类城市,也开始逐渐升温,从运作产品种类到广告投放量,都开始缓慢上升。  

  在未来的几年中,仍会有大量的保健品企业介入降血脂市场,从总体上看,降血脂市场将保持快速上升态势。原因是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媒体、民间组织、厂家等共同推动的健康教育,导致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高血脂的危害。尽管降血脂市场开发难度较大,但仍然充满机会,仍然是不可多得的富矿,只是埋得深一些而已。市场在升温、企业界仍然充满热情,这个市场到底能不能做,如果能做,又该怎样做?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附:降脂市场实情概要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在7%以上,总体趋势是北方大于南方,城市大于农村。目前我国约有高血脂症患者9000万人,其中约有3600万的患者在使用降脂药物。还有46万冠心病病人需要进行控制血脂的治疗。此外,患有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等症状的患者也因血脂水平偏高需要得到良好的控制。同时,由于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消费支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降脂类产品的需求居高不下,因此降脂类产品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而且是日益增大的市场。根据资料显示,国内降脂类产品大约有10多亿元的市场,如此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国内外各中西药厂的进入。目前降脂类产品主要分为两部分:一类是降脂药品,如血脂康、舒降之、复方丹参片等;另一类是具有降脂作用的保健品,如螺旋藻、卵磷脂、鱼油等。根据夸克公司于本年度9月份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七个重点城市7000多个高血脂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1、目前降脂类产品市场仍然以药品为主,消费者主要的购买途径是医院。

  2、随着中国老百姓自我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降脂保健品市场和OTC市场正在持续升温。可以预测,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OTC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降脂产品的战场最终将从医院转向OTC零售市场。同时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国外药厂将把更多、更新的降脂产品介绍到国内,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3、消费者对降脂类产品的消费模式主要有两种:以保健品为主的消费模式和以药品为主的消费模式。下面将结合夸克公司的部分调查数据对以上两种消费模式进行阐述。以保健品为主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保健观念较强的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城市。这些城市的消费者重视日常的身体保健,具有较强的预防意识,平时会服用一些保健品进行治疗。在患病后,除服用药品治疗外,还会服用保健品进行调理。通过消费者“最常购买率”排在前五位的品牌可知:昂立一号、卵磷脂、深海鱼油等是消费者首选的降脂类保健品。通过综合这类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与态度等数据,发现这类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消费模式如下:以药品为主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保健观念还不太强的城市,如西安、武汉等,消费者对高血脂这类症状基本没有预防意识,通常都是在患病后才进行治疗,服用药品是他们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通过消费者“最常购买率”排在前五位的品牌可知:胶股兰总甙片、地奥心血康等是消费者首选的降脂类药品。

  4、对比以上两种消费模式可知:

  A、就品牌忠诚度而言:a) 以保健品为主的消费模式的品牌忠诚度较低,消费者较易受广告等因素的影响而更换品牌;b) 以药品为主的消费模式则有很强的品牌忠诚度。

  B、就营销策略而言:a) 对于前者,策略重点在于市场宣传,以有效的产品市场概念打动消费者吸引其购买。b) 对于后者,以医院为重点市场,通过医生等专业人士介绍提高产品的尝试率。

  当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降脂产品市场存在单一的消费模式,各个市场因自身社会及经济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这也从一方面说明:厂家在制定营销策略前,应了解清楚市场的状况,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有效的营销策略。

  5、据西方医药行业协会权威人士预测:随着全球经济运行情况的普遍好转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今后5~10年内患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数将会急剧上升。故降血脂药(如他汀类)、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药以及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等)治疗药将占据世界畅销药物排名榜的主导地位。由于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人口寿命显著增加,高脂血症及与其相关的疾病发病率持续增加,对降脂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从保健品市场的增长趋势看,降脂保健品将成为与降脂药品争夺市场的主要产品。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有很大一部分降脂保健品,如鱼油类、螺旋藻类、卵磷脂类进入中国市场,这类保健品除了对国内降脂保健品市场的冲击外,也对降脂药品市场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另外,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及人们保健观念的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对天然降脂药物及中成药的需求在逐渐上升。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14256.html

更多阅读

剑灵全职业分析 2016年剑灵全职业

剑灵全职业分析——简介首先剑灵目前分为6大职业,分别为剑士,气功师,拳师,力士,刺客,召唤师,估计国服公测也会有该职业。下面逐一介绍六大职业,官方有的资料就不说了,来点实际的。剑灵全职业分析——工具/原料剑灵

冰箱的swot分析报告 swot分析报告模板

冰箱的swot分析报告公司简介:科美冰箱有限公司作为新生的冰箱行业,刚刚起步,一切发展和运营还不是很稳定,我公司主要以生产冰箱为主,“我们只做冰箱,要做就做最好的”是我们公司的口号。我公司一直注重技术在产品中的体现,在家用冰箱上都

声明:《降脂灵市场容量分析 OTC降脂市场分析报告》为网友精牌大丈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