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僵尸平板 谁打赢了平板电视大战?



  王晓玲/袭祥德

  2003年以来,新一轮价格战的展开,导致液晶、等离子彩电在中国持续扩散,并在2004年底实现了平板电视对传统CRT电视的市场逆转。多年前在未来彩电趋势上有过各自不同但都艰难徘徊选择的企业们,共同奔向了平板,参与到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之间的系统争夺。我们今天已经能在很多领域看到一群拥有共同利益的企业在某个技术平台上组成联盟,以对抗另一杆大旗下聚集的另一批对手,联盟的形成甚至可能并不需要签订什么合作协议,而是由于这些企业共同选择了同一个系统,液晶或者等离子。在此前的商业史上,一个产业群和另一个产业群的市场争夺,最后的胜利者成为主导,赢家通吃,输的一方将没有一点市场份额,而一旦系统竞争胜负分明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企业的产品竞争。

  然而,面对同样的缺乏核心技术的指责,在平板新趋势到来的时候,到底谁会成为这次机遇的胜者,而胜负背后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2004年的赢家

  在国内彩电企业的惊喜或惊讶中,平板时代提前来到了。2005年的春天,随便走进北京一家电器商城,都可以看到巨幅的液晶或等离子的广告,国内和国外各种品牌的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大多贴着降价签:直降数百、数千,甚至上万元。

  2004年被称为中国平板电视(本文中指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但也有人认为包括所有屏幕为纯平的电视)元年。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从2004年10月开始,平板电视在国内几个主要大城市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传统CRT(模拟)彩电,CRT与平板电视的此消彼涨正在加速。

  根据著名家电研究机构GFK的零售监测结果,2004年中国平板彩电总销量达到了36万台,销售额超过了65亿元。由于各企业甚至调查机构公布的数字相差太远,很难判断国内哪家企业真正从2004年的平板市场中获益,但经过对几家主要国内彩电企业的采访,我们不难发现,平板浪潮的到来,已经使国内彩电产业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一些排行榜上,2004年平板电视市场排在最前面的不是TCL或长虹,而是海信和原来已被挤到产业外围的厦华。

  海信集团总工程师、平板事业部总经理王俊昌表示,根据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海信平板电视2004年在国内市场累计销售额为国内外品牌之冠,今年第一季度液晶电视的销售量和销售额也继续领先。他还引用中华商务网的统计说,今年2月开始,海信液晶电视以11.16%的销售额占有率位居国内液晶电视出口第一。

  而厦华电子总经理谢思瑜则告诉《商务周刊》,根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2004年厦华平板电视在国内市场夺冠。“我们内销液晶(LCD)电视仅次于夏普,等离子(PDP)在国内市场份额11.7%,仅次于松下,但由于夏普没有等离子,因此厦华平板电视总销量为国内第一。”他说。

  虽然不同的市场监测机构评出了两个冠军,但据另一家独立市场调查公司解释,这是由于不同机构统计的采样范围不同。该公司数据也显示,2004年,海信、厦华、创维、上广电的平板电视产品表现不俗,TCL和长虹这两个CRT时代的老大则被抛在后面。

  对于从去年10月至今的平板电视风暴感到最突然的,可能是长虹这个已经连续十几年称雄国内的彩电业老大。长虹平板电视的启动堪称“后知后觉”,直到2004年7月,液晶面板价格开始下降,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执行总裁王凤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背投仍是长虹目前的最佳选择,液晶和等离子面向市场还有一段时间。王凤朝当时认为,国内大部分等离子只停留在组装整机阶段,相关的配套产业还未形成。“产品的普及并不是简单的降价,只有具备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之后才有降价的条件,液晶和等离子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他认为,三五年内这些产品不可能形成普及化趋势。

  但就在王凤朝接受采访4个月以后,当年12月20日,长虹宣布投资十亿人民币全力进军平板电视,“去年十一之后,中国平板市场发展太快,尤其是一级市场,随着液晶和等离子价格的直线下降,高端优势显示出来,我们感到了这种变化。”长虹营销管理部市场策划部部长陈桂青向《商务周刊》解释说。

  在与汤姆逊合并彩电业务后,尽管TCL的全球销售额无人能及,但在国内,这家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商同样受到平板电视的拖累。

  “由于厦华在CRT电视上不具规模优势,所以在近两年已全力转向数字电视和平板电视,产品准备比较充分;海信和创维也启动的很快;TCL是最让我们吃惊的,一向对市场反应敏感的TCL这次有点反常。”一位国内彩电企业北京公司总经理说,去年十一以后,“大家热炒平板,TCL却还在主推DLP(数字光处理)背投,到今年年初,TCL和长虹在北京等几个主要市场都已经被挤到销售前十名之外”。

1998年的选择

  不同的业绩来自于不同的产品战略,目前平板市场的分化缘自彩电企业当初不同的高端产品选择。

  1998年是中国彩电产业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其后,业内的连番价格战使得传统模拟CRT彩电的销量在1998年达到顶点,市场进入过剩时代。因此,紧接着1999和2000两年,中国彩电企业日子逐渐艰难,并于2001年出现全行业亏损。价格战打得精疲力竭的彩电企业普遍认识到,不走向高端产品,已经没有生存之路了。

  当时,彩电企业的高端产品方向主要有三种选择,即背投、液晶和等离子电视。

  2001年5月,时任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宣布,创维要把实施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放在液晶上。他预测,21世纪将是液晶的世纪,液晶电视将取代纯平电视成为市场的主流,进入中国老百姓家庭。“用液晶来做显示终端,具有以往显示器无可比拟的优势。”黄宏生把液晶电视的特点概括为五点,第一个是“零”,即零辐射、零闪烁,对人眼睛是健康的科技产品;第二个是“亮”;第三个是“轻”,传统52英的大屏幕电视在90公斤以上,而液晶电视只有48公斤;第四个是“薄”,传统电视厚达24,

  液晶电视厚16,减了33%;还有一个是“多”,即多媒体应用。

  如果从技术角度考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CRT背投只是一种过渡产品,液晶或等离子将是未来产品的最终方向。但问题在于,究竟平板时代什么时候能够到来。当时大屏幕的液晶及等离子电视成本特别高,动辄上十万元人民币,全球平板市场也还没有启动,而CRT背投的平均价格大约在2万元左右。其时东芝、索尼、日立等国际品牌已经进入中国,主导着国内背投市场。

  “CRT彩电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做大,CRT彩电做到38就是极限了,而其最为合适的尺是在20多,所以这个时候背投技术完全能够满足中国市场对大屏幕的追求。”国家平板显示工程中心主任、著名平板显示专家陈向真教授告诉《商务周刊》。

  但当时大部分国内彩电制造企业对大屏幕背投彩电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持怀疑态度,认为其是一种过渡产品,把背投作为战略产品的国内企业只有长虹。

陈桂青告诉记者,长虹更多的是根据市场来做的判断。背投电视虽然是过渡产品,但其过渡期不少于10年,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以内,背投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彩电产品。

与之相反,创维和海信则认为,等离子彩电的市场在两三年内就可以迅速壮大,并成为市场的主流。当时创维集团彩电事业部总裁张学斌的判断是:“我们估计,到2005年,全球等离子电视的需求将达到300万至400万台。”

  王俊昌回忆说,1999年左右是海信决定高端策略的关键时刻,在决策前也经历了长久而激烈的争论,“集团内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销售部门的意见是现在主流卖什么就发展什么,保证现有的产品实施跟随战略;而研发人员和决策层则支持开发等离子和液晶技术,他们考虑的比较长远”。争论了很长时间,最终是上层意见占了主导,确定要在等离子和液晶这种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上重点开发,“争取走在行业的前列”。

  2002年,海信电器(600060)在年报中宣布,“海信将实现PDP等离子彩电首家自主开发的批量生产”。

选择背后的因果

  很难说谁当初的选择更有道理。至少在此后一段时期,选择背投的长虹并没有失望。陈桂青介绍说,长虹从1998年开始投入数千万元人民币进行精显背投的研发,此后几年,又为培育精显背投家电市场共投入4亿多元,其中包括搭建新的产品、配送和服务平台。2001年,长虹精显背投大规模上市,成为中国背投技术的领先者。2002年底,长虹精显背投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20%。“2002和2003年,长虹的利润基本来自背投。”陈桂青说。

  而且,出于对产品技术、利润和周期的考虑,跨国品牌在背投市场上采用区别对待的策略,在发达国家投放第三、四代背投,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投放第一、二代背投。具备了技术能力之后,长虹决定在2002年停产第一、二代普通背投,这打乱了跨国背投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技术及产品发展计划,加剧了国内背投彩电的市场竞争。在长虹的带动下,国内背投市场迅速启动。2000年,国内市场背投销量还不到10万台,2001年已经达到35万台,2002年突破60万台,2003年销量达到110万台,这让大部分下决心提前进入平板的彩电企业始料未及。

  虽然不同企业对高端产品选择的分化原因主要在于对产品周期的不同判断,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企业的选择也受制于国内彩电业的产业结构。

  从1996年率先发动价格战,到1998年时,长虹已在CRT彩电遥遥领先。其他企业在长虹的压力下,当然希望能够通过更领先的技术对抗长虹在CRT上的优势,背投电视虽然能够突破传统彩电的尺寸局限,但仍然是CRT彩电。既然在背投方面难以逾越长虹和众多国际品牌,不如把下一轮机会的赌注押在液晶和等离子上。

  而且,从海信确立平板战略经历的曲折可以看出,在长虹已经选择背投后,其他企业的机会也不多了。海信电器1999年年度报告称,当年国内彩电企业相继开始了三次降价大战,“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考验”,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海信根据国外的技术走势成立了背投小组,投入2219万元引进专用仪器设备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化多媒体终端技术,并进行了小批量大屏幕背投彩电的生产。

  2000年,海信又与日立展开谈判,引进其背投技术,“作为一个产品门类,背投电视有一定市场需求,或者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有这样的市场需求,既然它能够有市场销量,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海信不想错过这种机会。”王俊昌告诉《商务周刊》,当时海信考虑的是引进日立技术直接切入市场,保证CRT背投这块市场不会丢失,而不像液晶和等离子那样投入的研发力量多一点,时间长一些。

  不过,海信并没有因此成为国内背投彩电的龙头。当2001年海信背投产品开始批量上市的时候,长虹在背投方面已经取得了优势地位,而且无论规模与技术,海信都难以与长虹以及国外品牌抗衡,“海信不得不面对新的选择,而且海信只能在平板中的液晶和等离子中选择。”王俊昌说。

  而厦华、西湖(现在的数源科技)等规模更小的彩电企业,则在战略上放弃了背投这一阶段。当平板电视还可望不可及时,厦华把赌注先押在数字电视上,一直专注于数字电视领域的研发,并在1998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西湖的情况与此相似。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数字电视市场始终没有启动,厦华和西湖的投入也迟迟未见回报。

  从2003年开始,在数字电视上未有斩获的厦华开始全面转向平板。这个在CRT时代落后的企业寄望平板电视能够重写彩电业的利益格局和自己的位置。2004年,厦华与全球最大的电视数字图像芯片企业——美国Pixelworks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专注于平板电视相关技术的研发。而且谢思瑜透露,厦华还利用平板电视的机会,重新调整了公司的管理与运营。“为提高运营效率,厦华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品质控制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企业内部的优化改革。”他说。

  而数源科技(000909)董事长章国经称,2001年年底,已经到了破产边缘的数源科技作出了进军液晶显示电视的抉择,希望将多年来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技术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转移到平板电视研发上,并挽救数源科技。“能活着就不容易,”他说。目前数源已能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大系列24款数字液晶高清彩电产品。

回到原点

  但是,几乎所有国内彩电企业的高端战略都一波三折。

  2001年底,洞察到液晶显示技术优势的创维率先在国内推出了液晶电视产品,此时的创维已经明确,液晶应该是创维高端产品主要发展方向。但那时创维的液晶产品也只停留在试探市场反应的阶段,其主推产品仍然是“纯平电视”、“逐行电视”、“健康电视”等新概念的CRT彩电,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业绩,2001年,创维进入国内彩电销售三强。

  但2002年1月,创维集团又在其深圳总部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创维等离子电视上市。会上,创维向与会的媒体记者展示了一台102厘米银白色的等离子电视,声称其市场售价将在5万元左右,比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便宜两至三万元。

  对于转而进军等离子,黄宏生解释道:“以等离子电视、DVD、数码相机等为代表的光电显示产品是目前欧美最‘爆’的电子产品,这从刚刚结束的拉斯维加斯电子展上就可以得到证明。我认为这股‘春风’很快就会吹到中国。”为证明其观点,黄宏生将其在山东某卖场看到的一款7万多元等离子彩电良好的销售情况作为对比:“创维的等离子电视才卖5万元,肯定会卖得更好。”

  黄宏生表示,这次他已下定决心,创维高端电视的重点是等离子。

  又过了不久,由于长虹在背投市场的出色表现,创维对市场的判断再次改变,突然在背投领域投入重兵。2002年4月,创维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所在深圳高交会馆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LCOS(单晶硅反射式液晶)背投电视的协议书,约定双方共同出资约1亿元,改进创维长期研究的液晶技术,在两个月内完成液晶背投从样机到大批量的生产。

  同时黄宏生又挖来了整支的日本光电研发团队,以原松下映像有限公司总经理池内宏造为首开拓创维背投光电产品,创维开始全面进入DLP背投、LCOS和液晶背投。“池内宏造到创维来主要是做背投。当然他不仅带来一个产品,带来的还有管理,带来了很多技术的认识,技术的判断,对国际化的认识,给我们高层管理的决策很多东西。”创维新闻发言人孙伟中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说。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去年我们还在称赞经过多年竞争,国内几大家电巨头们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长虹押宝背投,TCL做等离子……结果现在又回到背投上来厮杀了。”广州的一位家电厂商当时曾这么向记者评价企业对市场判断的摇摆不定。

  创维调整后,出人意料的是,2003年再次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一个拐点,平板电视开始被普遍看好,专业机构也预测平板电视将在未来几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看起来,平板时代是真的要来了。

  “这种情况下,2003年创维决定坚决出击平板电视。”孙伟中对记者说。当年,创维即宣布要建中国最大的平板电视生产线,但同时还是投资8700万发展高端背投项目,希望利用规模优势迅速占领市场。这个时候,中国大部分彩电企业都已进入平板电视领域。2003年,创维的液晶和等离子彩电销量在排名中并不靠前。

  “很难用静态的观点看动态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么样是比较复杂的,是动态的,比如CRT可能做成软管,可以做薄。这三种显示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并存。”孙伟中指出,液晶会有大的增长,这个趋势谁都会看得清楚,但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因此,创维内部主攻方向是液晶,但在市场层面也做了很多等离子的宣传,推出了一批背投的产品”。

  与创维相似,海信在经历了从CRT到背投再到等离子的多次选择后,2004年6月,在全球平板电视研讨会上,海信宣布实施平板电视战略,并成立平板电视事业部。“海信从没有侧重过等离子,液晶、等离子都是我们的重点,并行发展。”王俊昌告诉《商务周刊》。

  创维和海信这两家希望依靠抢先进入平板时代以建立先发优势的企业,都在液晶、等离子、背投几个产品上转了一个圈,又在2004年前后回到了原点。

战略趋同

  实际上,长虹和TCL也从未放弃过液晶和等离子。

  2000年12月,长虹建成国内第一条等离子彩电生产线,并在2001年拿到国内首张等离子彩电生产许可证。但是,长虹却并未立即批量生产等离子电视。

  同样,长虹早在2000年就已开始着手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器的研发,并建立了国内科研设备最先进的液晶技术研究所。2002年,长虹宣布研制成功了中国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电视。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的传统业界极限,屏幕尺寸达到了30英,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屏”。

  长虹液晶技术研究所所长莫烨这样解释长虹的高端产品布局:“长虹在1996年即开始着手背投、等离子、液晶等三大当今彩电高端产品的市场调研和开发,但由于受到技术成熟度、产品成本、市场消费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三大产品不可能一下都被市场所接受,只能随着技术和消费力的发展而逐步被市场认同、接受。长虹正是遵循这一规律,在等离子技术尚不成熟、市场消费能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彩电技术的现状,先推背投、液晶等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的产品。至于等离子,我想在四五年后,待等离子电视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的时候,长虹会大力来做的。为市场提供性价比非常强、竞争力非常大的等离子电视。”

  TCL的高端战略则比较特殊。2002年7月,TCL集团电视事业部在京召集媒体宣布“TCL倾力打造等离子时代”。当年9月,TCL集团公布了未来三年等离子电视产业战略规划。依据规划,2004年之前该企业将率先成为所有等离子电视模块自主开发与生产的中国企业。在2005年之前,投入3亿—5亿元人民币用于等离子电视的开发与生产,实现年产30万台整机和30万套部品的生产能力。

  但2003年初,TCL突然发力背投,向市场密集投放背投产品,除市场上最畅销的HiD背投之外,还有被称为“中国第五代背投”的85Hz逐行扫描背投电视。不仅如此,TCL还几乎与世界最新技术同步推出了LCOS背投、DLP背投等,形成TCL背投产品从高端到低端的全线覆盖。

在解释等离子与背投间的权衡时,TCL集团电视事业部总经理史万文说:“事实上,TCL在背投电视上的动作一天都没有停止。我所说的‘动作’是指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市场销售等。可能因为TCL等离子电视表现太扎眼了,把TCL背投的光辉给遮盖了。”

  被遮盖的还有TCL的液晶电视。2004年8月,据香港媒体报道,TCL液晶产品当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仅有不到3%,远远落后于厦华、创维等。

  但TCL也并未放弃液晶,时任TCL集团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总裁的赵忠尧2002年曾这样划分TCL的高端产品:今后TCL21以下彩电主要以液晶为主,21—31将主要以传统的电子显像管为主,而32—60的彩电将以等离子彩电为主,随着等离子技术的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等离子电视无疑代表大屏幕彩电未来主流发展方向,是中国彩电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之一。

  很明显,2002年左右,TCL和长虹等都把液晶电视放在一个更远的位置。国家平板显示工程中心主任陈向真解释说,2002年时,液晶面板的切割技术还不成熟,导致面板价格较高,尤其是大尺寸液晶电视成本比等离子电视要高许多。

  混沌的2004年过后,目前平板电视的优势已经成为业内企业的共识。TCL和长虹也迅速调整了高端产品结构。2004年12月,长虹新掌门赵勇宣布投资10亿重金,杀入等离子和液晶等平板电视领域,4年前押宝的背投彩电则退居二线。

  3月29日,TCL—汤姆逊公司在深圳召开了数字电视全球战略暨2005年新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这家世界最大彩电制造企业2005年的全球市场目标。已任TCL集团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总裁的史万文称,TCL2005年彩电市场目标是:全球销量、中国区销量、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继续加大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投入,争取在两年之内冲刺全球平板电视销量冠军。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顺序有所差异,但国内彩电企业的高端竞争战略基本雷同。”长期关注彩电产业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张胜博士认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没有将“宝”押在某一个领域,而是生产所有类型的电视机,以使自己在战略上保持灵活性。

  “这样的战略选择,反映出国内所有的彩电企业对技术的市场前途没有确定的判断。”张胜说,“市场充斥不确定性,企业以这种方式来应对不确定性的市场。”

  彩电企业对此并不讳言。创维公司新闻发言人孙伟中说:“创维只有彩电一个产业,所以我们要把产品品类做全,不能失去任何机会。”而康佳集团主管技术的副总裁陈跃华也对《商务周刊》坦言:“由于业内竞争高度同质化,企业不会放弃任何有希望的技术,你不做,别的企业都会做。”

零和游戏

  风水轮流转,提前启动平板战略的企业目前均处于领先位置,国内彩电产业格局是否会由此改变?此前有业内专家指出,长虹等行业巨头在模拟电视时代积累下来的种种优势,在液晶电视时代不仅面临失效,甚至有可能成为前进路上的重负。

  实际上,以平板电视带来国内彩电业的洗牌,也是厦华、海信等在模拟电视时代落后于长虹的彩电企业所希望看到的。一般来说,重大的产业变革也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会给业外企业带来进入机会。2004年9月,碟机生产厂家江苏新科集团也杀入液晶彩电阵营,宣布要做中国最大的液晶产品制造商,并投入3亿元成立新公司专门负责液晶电视业务,“我们刚刚完成一个千万台的液晶制品的生产基地,在全世界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其中就有百万台液晶电视生产线。”新科集团新闻发言人樊文建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称,目前新科在液晶上的投资已经超过30个亿。他说:“在液晶电视上,现在所有的彩电企业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很明显,暂时的领先者并没有真正拉开距离。无论是去年的胜利者、失败者,或是新进入者,都对2005年充满信心。记者分别采访了长虹、TCL、创维、海信、康佳、厦华、SVA、新科等几家主要国内厂商,他们的目标都是国内平板市场夺魁。

  创维、海信都对《商务周刊》表示,今年的平板电视目标是国内第一。

  厦华目标更高。厦华今年前三个月平板共出货10.5万台,目前平板电视已经占厦华总销售额的15%。“按这个势头,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今年我们不仅要再夺国内销售冠军,而且要在2005年夺取全球平板市场3.5%—4%的市场份额。”厦华电子总经理谢思瑜说。

  他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厦华平板电视的规模优势,已经抢先与上游配套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战略同盟。“上游的IC和面板企业,都愿意把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跟厦华合作。”他举例说,以前这些供应一般是派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来与厦华谈判,现在都是CTO和CEO亲自来。

  2004年9月,厦华与国际数字电视视频处理芯片的巨头Pixelworks建立其全球惟一的一个联合实验室后。今年4月6日,厦华在厦门高调召开了“微晶神画平板视界新高度”发布会,宣布联合实验室开发的图像处理芯片正式应用于产品。“微晶神画”技术据称应用了ACR(真实色彩还原)和FCT(优化色彩转换)技术,可以对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和色调等进行个性化的即时调节,并且可以对特定的色彩,如人的肤色、海的蓝色和植物的绿色进行局部的多次细微调整,从而提升平板电视的画面质量。这是厦华品牌推广部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发布会。

  长虹营销管理部市场策划部部长陈桂青则认为,长虹虽然启动比别人慢了些,“但在去年调整后,管理层把等离子和液晶列入重中之重,2005年的目标是保二争一,现在长虹液晶的势头很猛,已经进入前三名”。

  张胜提醒记者注意,虽然长虹主推背投,但从倪润峰到赵勇,从未说过不做液晶,实际上长虹在平板电视上也有技术储备。“从产品上可以看出,国内企业的高端战略基本相同,而且趋同的不仅是高端战略,还有技术能力和营销模式。”他说,“而不同的,看起来只有规模。”

陈桂青认为,长虹对完成今年市场目标的自信,不仅来自于今年头几个月长虹平面电视市场上升得很快,更在于长虹的资金、规模和渠道优势。“今年,我们一次性投资10亿元进入平板,这相当于小厂的全部资本,而且我们拥有渠道优势,很容易实现这个目标。”他说。“我们可能开始慢点,但一天两天就能做得很厉害。”

  从理论上讲,每一次摧毁式创新都会带来大规模的产业格局变化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但张胜认为,这一点在今天中国彩电行业的平板电视战役中将无法体现,也无法根据2004年的平板电视销售排名为国内企业的高端战略选择判定优劣。“根本的问题在于,平板电视的技术进步并不在国内发生,中国企业都面临相同的产业状况,处于产业链的最下端,很难决定今后的技术发展路径,因此国内企业很难从中渔利。”张胜说,“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去适应。”

小贴士:

  液晶电视:利用背光源,也就是萤光灯管投射出光源,光源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材料,导致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改变,进而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从而在液晶面板上变化出有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的显示方式。液晶电视更具较长的使用寿命,一般液晶电视的寿命为5万小时左右。此外,液晶电视还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等显著特点。

  等离子电视: 利用惰性气体电子放电,产生紫外线激发所涂布的红、绿、蓝萤光粉,呈现各种彩色光点的画面。PDP的出现,使得中大型尺寸(约40~70)显示器的发展应用产生极大变化,以其超薄体积与重量远小于传统大尺寸 CRT电视,在高解析度、不受磁场影响、视角广及主动发光等胜于TFT-LCD的特点,完全符合多媒体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

  DLP微显示电视:(Digital Light Porsessor):将光通过过滤器投射到数码微芯片(DMD)表面,利用反射光产生图像的电视。DLP微显电视清晰度高,对比度亮度均匀性都非常出色,画面质量稳定,色彩锐利;且可随意变焦,调整十分方便。微显示技术最初一直应用于太空等高精类领域,后用于商业领域。

 谁打赢了平板电视大战?
  电影电视:即正投影电视,严格地说不是一台单纯的电视机,而是一个先进的电视系统。将信号通过一个无线(或红外)宽频带信号转发器传输到投影机上,从投影机投射出来的光照射到屏幕,通过屏幕反射的光形成图像。它拥有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亮度的不足;而具可自由调节屏幕、耗电低、无辐射。电影电视技术成为显示技术的有益补充。

投影电视:即CRT(Cathode Ray Tube)背投电视,把输入的信号源分解到R(红)、G(绿)B(蓝)三个CRT管的荧光屏上,在高压作用下将发光信号放大、会聚,投射到大屏幕上,通过透射出来的光产生图像。投影电视具有清晰度高、色彩鲜艳、画质柔和、可持续使用时间长等优点,但很难提升亮度。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它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向家庭用户提供数字广播电视、VOD点播、视频录像等诸多宽带业务。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

  SED (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即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技术,它采用电子轰击荧光体来自主发光并显示图像。SED面板的亮度跟高端CRT电视的屏幕相当,其但是所需功耗只有传统CRT的一半,其尺寸通常都在40寸以上,且比现在的平面显示器更薄。目前科学家认为SED是CRT的最终形态。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流驱动下发光并实现显示的技术。它具备超轻、超薄(厚度可低于1mm)特点,而且拥有高清晰度、高亮度、可视角度大、响应速度快(约为LCD速度的1000倍)、可弯曲等优点。OLED制造成本低且能够展示完美的视频,已被业界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13469.html

更多阅读

植物大战僵尸怎样无尽刷钱 植物大战僵尸白天无尽

植物大战僵尸是近期十分火爆的游戏,但刷钱比较难,怎么才能刷钱呢,现在就告诉大家在植物大战僵尸中无尽刷钱法的详细步骤植物大战僵尸怎样无尽刷钱——步骤/方法植物大战僵尸怎样无尽刷钱 1、首先条件是把游戏玩到解密模式的破罐者,也

声明:《植物大战僵尸平板 谁打赢了平板电视大战?》为网友未完成的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