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君曾与我同事,从广告公司到了北京一家医药销售公司工作。角色的转变,使其感受良多。他去北京大约一个月后,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我现在在一家医药销售公司,负责市场部。
工作了一个多月了,平时经常涉及到广告方面的事情,我们所做的广告都是那种大俗的广告,整版整版的发。包括电视广告,也是被人称为垃圾广告的那种。我记得去年我曾和好记星的客户见面,当时都不太看好这个产品,最后也不了了之。目前好记星的广告在北京很多,就是用医药保健品的营销模式来操作这个所谓的高科技学习产品。还有北京一个汽车润滑类的产品,风格都是一样的,整版广告,耸人听闻的标题,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语言,证言式的顾客发言,拉大旗做虎皮的找权威机构认证,最好还有几个是国外的权威机构,最后是网罗细密的销售地址,保证你在哪都能买到。以此造就了好记星和安耐驰的成功。
应该说我是比较欣赏这种实用的广告的,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销售,而不是品牌,我所在公司的老板都当众说,我们决不做品牌,我们就是要卖货,这应该是医药保健品企业的普遍心态。好像是中国的假药太多了,都想卖一阵子赚够钱就撤。
海王一直做品牌,好像销售不是很好。反而哈六和脑白金一直做恶俗广告,利润反而很高。在国内营销中,特别是在品牌成为企业的目标与期待之后,医药保健品营销,实在是一个怪现象。
W君的信使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他的困惑很有代表性,他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值得探究。实际上,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中,品牌的悖论由来已久,很多问题一直纷争不休。下面,我们就品牌的悖论和品牌的再认识进行探讨,也算是对朋友来信的答复。
一、 销量与品牌的悖论
我们决不做品牌,我们就是要卖货!
这是保健品行业的普遍心态。对此,我认为无可指摘,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要盈利,而要盈利就需要卖货。
销量与品牌本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销量的提升起到的是“推动力”的作用,高质量的销售推动了品牌的形成,世界上本来没有品牌,销量多了,就成了品牌;品牌起到的是“拉动力”的作用,因为品牌就是品质的保证,值得信赖,可以使老顾客产生重复购买,可以吸引新顾客尝试购买使用,就拉动了销售。
由是观之,既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何又成了悖论呢?我们从大环境、营销主体、消费对象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大环境
这个大环境,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大环境整体来讲处在一个转型期,浮躁是转型期社会的主要特征,在浮躁和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的主导下,社会行为以趋利为至上准则,促成投机和短期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追求短期利益占了上风,可持续发展成为淹没在逐利大潮中的极少数派。
2.营销主体
企业是营销的主体,他的理念决定了营销行为,如最具典型性的保健品行业所宣称的“我们绝不做品牌,我们就是要卖货”。这种理念的普遍性,也是客观现实造成的:一是大环境的影响;二是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来自下游经销商的压力;三是跟进者乃至假冒伪劣者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四是该行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品牌与这些营销主体是远距离的,通过尽可能多的卖货“圈钱”才是最实惠的,而品牌是长期与系统的工程。
3.消费者
中国有世界上最多和最复杂的消费群体。不管这个消费群体如何复杂与庞大,决定购买行为的是购买力。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造成了极端的炫耀性消费和紧捂钱袋的谨慎性消费。由于消费群体中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坚力量的中产阶层,大多数消费者会量入为出,所以价格就成为一件利器,这也是中国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重销量、远品牌”有了认知,那么,这种悖论还能持续多久?我认为,这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正因为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才形成这种现象。随着和平崛起国策的确立,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营销的外部大环境将越来越有利于规范的品牌运作;暴利行业越来越少,更多的营销主体将认同微利时代的的生存法则是诚信经营和品牌化;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其购买准则也越来越品牌化,价格因素虽然仍较敏感,但将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片面追求销量而轻视品牌,路子会越走越窄。
既然靠品牌拉动销售的路子并不适合中小企业,那么他们该选择什么样的品牌之路?我认为,以产品的大量销售达成品牌建设,是可以探讨的路子。
中小企业走销售促品牌的路子,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
1.为目标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
上面探讨过消费者的构成和购买行为,产品的实用功能是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最基础也是最原始的动机,这个主流将难以改变,产品“好用”是最实际的评价标准。所以,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可起到好的广告宣传的作用,有利于口碑传播,是一种高效的传播方式;反之,情况将会和糟糕。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对自身的产品就像孩子一样,总是看到他的优点,甚至夸大这些优点,到了浑身是宝的地步。事实上,很多产品确实优点挺多,但因为这些优点虽得到企业的青睐但并非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因此就算不上好产品。因此,针对消费者需求研发产品,在个性化消费时代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好玩”的产品所带来的附加值往往让“好用”的产品大跌眼镜。
2.诚信铸品牌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就是品牌经济。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信用缺失的代价是5800多亿元,GDP中约10-20%是失信的损失成本,其中逃废债务约1800亿元、合同诈骗50多亿元、制假造假约2000多亿元、三角债和现款交易造成的成本约2000亿元,制假造假所造成的损失比例比较大。中国很多“老字号”因不能与时俱进而没落了,但老字号“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堂训)却是永远的商训。
3.卖货要吆喝,上量回头客
对于中小品牌而言,在营销手段上,要抛弃“好酒不怕巷子深”的陈见,追求走量的同时要注重宣传的配合,既要善于做,也要善于说,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80%的利润,可能是由20%的消费者创造的,因此上量要靠老客户。中小品牌因为资源的限制,大多注重促销,产品到了客户手里以后就不太关注了,卖出去拉到,看起来眼前有利,但如果将其作为二次销售的开始,则获益更多,从老客户身上挖掘新业务,比从头培养一个新客户好的多。
二、 广告与品牌的悖论
广告是打造品牌的重要工具之一,但广告的名声似乎越来越差,作用也被稀释,对品牌的贡献越来越小,甚至起到了反作用。以保健品广告为例,盛行于2004年的整版广告也让广告主对启动市场的耐心达到了极限,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声泪俱下的证言似乎也难以打动人了,广告投入在增加,效果却在下降。广告怎么了?广告和品牌越来越远了?我们来探究一下根由。
1.广告独木难撑品牌大厦
在很多中小品牌看来,只要在媒体上上了广告,就可以铺货、促销、打品牌了,所以商场里可以见到“中央电视台上榜品牌”这样的牌匾,很郑重其事,其实也就是曾经上过一段时间的广告。因为这种理念,导致将广告当作了营销的现象较普遍。在经历了因“标王”落难的震动后,“哈药”、广告成了“烧钱”的代名词,人们谈之色变;“脑白金”们的成功,又让人大出意料之外,似乎又在宣战:谁说广告的作用退化了?把广告当做营销,把广告当做成就品牌的法器时,赋予广告无所不能的使命时,往往结果让人失望:广告不能承受品牌之重。
广告是成就品牌的利器之一,此外还有公关活动、事件行销、促销、一对一俱乐部营销等,每种根据都具有各自的职能和不可替代性。单就广告而言,电视广告的职责是告知品牌名称或产品特点,信息量少且单一,适合在短期内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进行品牌提示;平面广告则具有深度说服的功能,可以通过深度解释的方式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广播广告则通过听觉艺术让听众接受产品信息和感受品牌意境。因此,广告的独木难以支撑起品牌大厦。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成就自己的品牌,就要根据行业属性、产品属性的差异,来制定自身的品牌策略,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2.恶俗广告令品牌蒙羞
恶俗广告的制造者在经历口诛笔伐以后,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我恶俗,我卖货,我成功!结果,广告界的不少兄弟就加入了恶俗广告的制作大军,并以此为荣,为恶俗广告进行辩护。
恶俗广告令品牌蒙羞;恶俗广告是对中国消费者的轻视甚至是侮辱,它低估了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水平。
广告就是为了销售,否则就不是广告――大师的教诲大致如此。广告本来就是俗文化的一种,阳春白雪了则曲高和寡,但这种俗应当是通俗,而不是庸俗,更不是恶俗。中国人有中国式的感动,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当立邦漆广告让中国龙落地时,当丰田车广告让石狮敬礼时,中国人愤怒了。恶俗广告在污染视听时,可能会获取短期内的利益,但总归会被消费者所冷落。有人将脑白金的旺销归功于恶俗广告,其实密码在于其“礼品”的定位,尚礼之国之人,都在为选什么礼品踌躇不决,脑白金高喊“送礼就送脑白金”,让送礼者和收礼者都省了事。
新、奇、特的东西当然是创意,能把生活中最为人性化的方面、真善美的方面表现出来,当属大创意了。广告大师威廉·伯恩巴克的一段精辟论述足以值得广告人深思:“10亿年来,人类的本性从未改变过,再过10亿年也是这样。只有表面的东西会改变。谈论人类的改变是很时髦的东西,但一个传播人应注意的是不变的人性。人的言语能掩饰他真正的动机,但你必须从中发掘出什么是人类的原始驱动力、什么是行动的本能。如果你知道这些,便能切中核心感动他。有件事是肯定不变的:创作人员若能洞察人类的本性,以艺术的手法感动人,他便会成功。”
二十多年的广告发展历程,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经济从物质匮乏到极大丰富的嬗变历程。我认为,物质贫乏时期的广告,其使命是“告知”;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广告的使命是“感知”。尽管我们在拿以西方的广告理论当作时髦,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我们的广告表现主流仍然是中国式的内心的感动。所以,广告的力量,在于直击人心的来自生活的真情的感动。
让品牌蒙羞的恶俗广告,请走开。
3.虚假广告扼杀品牌
一位广告商死后升天被圣彼得拦住。圣彼得问:你愿意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广告商犹豫了片刻,说:我得先看看它们都是什么样子。于是圣彼得领着他去考察。他看到天堂里有蓝天、清风、白云,有森林、田野、河流,人们一边吹着笛子唱着歌一边放牧牛羊,一派田园风光;地狱里则很疯狂,彩灯闪烁,音乐震天,肆意的豪饮,狂放的舞蹈……看过之后广告商说:我愿意去地狱。圣彼得劝道:地狱里充满了罪恶,你会后悔的。广告商却主意已定,执意要去。于是圣彼得一挥手,立刻蹿出两个魔鬼,把广告商拖进地狱架到烈火上去了。广告商奋力挣扎着大喊:你给我看到的地狱不是这样的!圣彼得回答:你看到的是虚假广告。
――这个段子,在坊间流传已久,是人们对虚假广告不满的一种宣泄。
虚假广告、违规广告在医药保健品行业比较突出,明明是保健食品,却被包装成灵丹妙药,大谈特谈疗效。靠虚假广告堆积起来的所谓品牌,是无本之木,不堪风雨。杂牌也就罢了,2004年有几个大品牌也让消费者犯了嘀咕,如某食用油品牌,先是被指1:1:1的调和油广告是虚假广告,年末又爆出色拉油不合格的丑闻,令消费者对这个10年时间投入5亿元的品牌产生了不信任。再一个例子,还是保健品,巨能钙在“双氧水风波”中险些坠地。更有意思的是北京某医院,虽经记者深度采访将其内幕昭示于天下,但其投入重金的广告依然在权威电视媒体上照播不误,让人不明就里,直呼看不懂,其实,人家的广告是“品牌广告”,是合乎广告法规的,既然不违法,当然照播不误了!
广告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夸张是其中的一种,但这种夸张是艺术化的处理,目的是吸引观众的眼球,继而达到传播品牌讯息的目的,也就是“有创意”,常常会有各类广告奖项对这种创意进行褒奖。而虚假广告广告则不同,其出发点就是欺骗,所谓的“卖点”和“优点诉求”都是绞尽脑汁虚构出来的,象北京那家医院,虽然通过大量广告和明星代言获取了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最终还是露出了本来面目,品牌又从何谈起?
三、 对品牌的再认识
作为品牌管理者,笔者一直在强调:品牌兴,则企业兴;企业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国家兴。以一言蔽之,即“品牌兴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实施“国家名牌战略”实施以来,对中国的品牌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先进的品牌理论也被大量引进。当西方的品牌论遭遇中国特色时,出现了水土不服,一些洋品牌只得针对中国市场改变其全球统一的品牌策略,把洋品牌做“土”的,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也有一些,因亏损严重或抵挡不住价格战的冲击而选择了激流勇退。
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做品牌就意味着大投入和高风险,而中小企业的困扰就在于资金短缺,所以往往采取避而远之的做法。针对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品牌,处理好大与小、强与弱的关系。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品牌的标准呢?不惟大,不惟名,聚焦于某一个行业或行业中的某一节点,在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称雄,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和获利能力,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好的品牌――做池塘里的大鱼。
中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市场,全国各地差异性很大,也就为不同的品牌留下了不同生存空间。放眼中国市场上的诸多行业,大多是诸侯割据、群雄并起,即使象格兰仕这样的行业巨头,屡屡以价格屠刀清理门户,结果是清理掉了杂牌,剩下的依然是强劲的竞争对手。在WTO的游戏规则下,外资大举进入,一些行业遭遇垄断性的空前挤压,但也并非没有小品牌生存的空间,宝洁这样的品牌巨无霸,也被众多中小品牌蚕食掉不少份额,舒蕾一度成为其重量级挑战者。市场的复杂性以及不均衡性,为诸侯品牌提供了根据地。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区域性。区域所指很广,既可以指全球市场,也可以是国内市场,或者是某一个省区,或者是一个县市区,或者是一个乡镇。在这样从全球到乡镇的不同的区域里的强者,都是优质的品牌。把品牌放在区域的背景下考量,对品牌的投资将会得到优化,不同的区域形成各自的强势品牌,在此基础上,才有往外扩张的可能。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细分市场,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基准的,或者产品只服务于少数人,或者专精于某一狭小的领域,如汽车中的劳斯莱斯,世界顶级名车,专为世界巨富名流打造;打火机、指甲钳之类的小东西,在温州人手里做成了大品牌,有的甚至遭到了国外的反倾销诉讼,可见其市场影响力之大。
综上所述,品牌建设就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了,那就是根据自己的区域目标和细分市场目标进行投入,集中优势资源打歼灭战。
原载:《销售与管理》2005年第2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953178282,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