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我们无法忽视张静初这个名字。那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如今却锋芒毕露。
她演出的电影《孔雀》,一举夺得第55 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她还参演了徐克的《七剑》,并获吴宇森点名演出新作《赤壁之战》。 从籍籍无名到星光夺目,命运的戏剧化正在演艺圈里被无穷的放大。然而,如果仅仅用“幸运”二字,是远远不足已来解释这个已非芳华之龄女子的成功的。凭借着《孔雀》中出色的表演,她也精彩地完成了一次蜕变,同时羽化成为一只美丽的“孔雀”。
孔雀· 成屏
长跑策略
人生就像是一条跑道。有些人是以长跑的姿势进入,有些人则是以短跑姿势进入。张静初无疑是适合长跑的。在一次访谈中,她曾说:“我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一些演员可能会迅速地从我身边跑过,远远超过我。但我想没有关系,对于我来说,耐力和定力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自己不是那种偶像型的演员,非要趁自己20 岁就要成名,要拍多少戏,挣多少钱。我相信自己到了三五十岁还是能够找到自己的角色、自己的感觉。”
事实上,张静初并非演员科班出身,而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专业背景使她拥有一种在其她年轻女演员身上很少看到的睿智理性的气质。思维的不断训练,使得她在学习中能够很容易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改正和提高。这一切,也对她今后在理解角色和塑造角色上有很大帮助。
毕业之后有半年时间,张静初一直在二外读书,学英语,准备考研。那中间她断断续续拍了五六十条广告,并在电视剧《你的生命如此多情》、《英雄》、《秦始皇》、《三少爷的剑》里扮演了一些小角色。表面看来,张静初最初接触表演,纯粹是无心插柳,仅是将其作为一种勤工俭学的手段。但随着她在屏幕上露脸的频度增高,观众也许不知道那个在“拉芳”或者“博士伦”里面冲你经典微笑的女孩的名字,却会慢慢熟悉、接受甚至记住这个女孩的长相。另外,通过同一些诸如赵宝刚这样的大导演合作,更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起这个清秀女子。
所以,虽然张静初等待的时间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太过漫长,虽然对于一直对表演漫不经心,有一搭无一搭的她,这种等待似乎会无限期地漫长下去,可是,张静初的这段不论无意还是有心的经历,已注定了她今后必然成名的命运。厚积而薄发,当时,有位业界资深记者,在看到《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的颜玉时,就预言这个演员一定会火。五年过去了,当年的预言在2005 年春天来临的时候伴随着“孔雀”的开屏终于兑现了。
孔雀· 开屏
张静初因为《孔雀》一举成名后俨然成为一线明星,成为了一面中国的视觉招牌,无数报刊杂志把她的照片作为当期的封面。当一个新人如新笋般破土而出时,人们总会习惯性地提问:“为什么偏偏是她?”备受关注后,从张静初的每次亮相中可以看到,除了她本人的天分和“贵人”的提携外,这个极其聪明的女孩正一步步按着心中的目标稳步前行,她在无形中正将自己的风格深深印刻在受众的脑海中。
比附策略
同样是成就于一部电影,同样是被导演一眼看中并担当主角,同样是成名电影参加国际影展并风光地走上了红地毯,人们很自然地会将张静初同章子怡相比,她是章子怡接班人的说法也已在媒体上公布多次。因为两人在外表上有些相似,甚至出现了“顾长卫在为姐姐选角时,就是特意照着章子怡的模样找的”这样的流言。
张静初很坦然地面对着自己“下一个章子怡”的称号,她说:“事实既然已经放在那里了,我已左右不了,所以也就不太介意。”她清楚的知道,借用章子怡的国际知名度,她可以慢慢打出自己的招牌。“‘下一个’这种说法很正常,也没什么不好,反而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期待。一个女演员刚出道,可能会有这种‘下一个’说法。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每个人的道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气质都会走不同的道路。”张静初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下一个张静初”这样的说法。
花瓶策略
中国甚至全世界对张静初最深的印象,可能就源于她在柏林的超炫亮相,这使她成了聚光灯下的宠儿。从古典绚丽的清代珍品刺绣礼服到酷似一只美丽孔雀的景泰蓝花瓶式改良旗袍,雅致得体的“谋杀”了现场记者无数的胶卷。汉语不太灵光的国外摄影记者,不时对她重复喊着“这里,里!”这句最受用的中国话。
一向低调的张静初此时选择的是隆重登场。“因为是代表《孔雀》去参展,哪怕别人不知道我是影片的女主角,看我穿的衣服也能联想到电影。”全部行头均是著名设计师为她量身定做的,中国红的曳地礼服叹为观止,不仅是清代孔雀珍品刺绣,而且整件礼服是片完整的绣片。宝蓝色晚装的设计灵感也是紧紧围绕着孔雀的,整体造型很像景泰蓝花瓶,胸部呈现一个扇面,有很浓郁的中国色彩。
张静初很懂得结合本人特点来包装自己。“好的衣服一定要有品位和文化蕴涵其中,能给人很东方的感觉又有时尚设计的元素在里面,最重要的是让人领略到东方美。”于是,东方气质浓郁的张静初穿上两件礼服后典雅大气,斑斓绚烂,惊艳世界。
贵族策略
孔雀是供人观赏的动物,演员也是一样。张静初很注重自己的整体形象,每次公开出席,她都抿着嘴巴,保持着淡淡的笑容。接受采访时,无论时间多久,她都只谨慎地只坐半张椅子,右脚放在左脚后面,两只手相叠放在左腿上--传说中欧洲贵族女子的标准坐姿。不仅坐姿尊贵,她似乎还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谈吐,她使用的语言很书面化。来杭州为《花腰新娘》做宣传,谈及对杭印象时,她这样描述:“这个城市,连空气都是湿的,垂柳依依,感觉世外桃源直接被搬到了城市里,那么清净,那么空灵。”与印小天眉飞色舞地表示对杭州西瓜的垂涎形成鲜明的对比。
柏林的红地毯上,张静初还展示了一件秘密武器--发挥自己苦练多时的流利英语来体现其国际化作风。第一次参加国际影展,她流利的英语让外国记者都暗暗佩服,很多人不敢相信她是第一次踏上柏林的土地。初次接受英文采访的张静初,也让随行翻译“分身有术”,只听了一场她的采访,就“理直气壮”地奔赴其他采访厅“照顾”其他演员了。
《花腰新娘》的导演章家瑞夸起张静初来只有一句话:“她是个知识女性,爱看书,与别的女演员不同。”张静初正是要每个人都明白这点。她曾说过:“我的危机感很重,总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强多少,要做一个让人尊重的人必须让人看到你的能力。”
理性策略
张静初认为自己是个理智的“情感动物”,她说自己逻辑思维比较好,所以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在分析角色时,她是从理性到感性,而不是纯粹的从感性到感性。
大多数人认为,张静初的成名来得太晚了。但张静初却没把年龄的增长当洪水猛兽,反倒庆幸自己正处在最好的年龄段,表现人物可大可小,尤其可以挑战那种具备生活沧桑感的角色形象。
张静初从不避讳她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演技、有优雅气质、为人关注的演员。在她心目中,30 岁才是一个女演员的黄金时期。“30 岁是女演员最有魅力的时候,她能充分表现出丰富、淡定和从容的气质,也能演到最丰富最过瘾的角色。”她的理想状态,就是成为凯特· 布兰切特这样的女演员。“从她的样子看,非常优雅和从容,同时又特别有激情。我觉得她是灵性十足又非常有控制的女演员,一看就非常有内涵。”
由于张静初给自己的清晰定位,决定了她将不会是“流星花园”中又一颗转瞬即逝的星星,她将通过自己的才华和敏慧征服更多的角色,她将会继续向我们展示着她绚丽的羽毛。
孔雀· 收屏
亲和策略
张静初给人的感觉,一如电影《孔雀》一样淡雅朴实,也一如饰演的姐姐一样“人淡如菊”,但虽然平淡,那份不断散发的清香还是沁人心脾、让人久久回味的。见过她本人的人,私下都会感觉她很平实,也很亲和。
在她参加的一些活动上,总是看到她常常以纯净的形象示人,素面朝天、素净长裙、飘逸长发,看上去单薄又轻盈。《孔雀》在中央戏剧学院上映的时候,张静初在现场的装束没让人感到有丝毫明星身上应该具备的“气场”。她穿了件淡黄色的呢子大衣,梳着马尾辫,装束过于简单和粗线条,别说在中戏这样的学校,想她混在北京任何一所大学的校园里,都会与身边的在校大学生无太大差别。当记者问她,今天为什么不打扮时,她说:“回学校就像回家一样,大家是同学和同学、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不是演员和观众见面,素净些更亲近。”
别看张静初为在世界影迷面前完美亮相煞费苦心,生活中打理起自己来就有点“头脑简单”了,“朋友都觉得我买的衣服太单调,可我就是喜欢简单干净的衣服,穿着随意、舒服就好,不会太夸张太烦琐。”喜欢去小店淘衣服的她,常常用乖巧甜美的外形“蒙蔽”摊主。“他们都觉得我就是个学生,所以我买衣服都特别好讲价。”买到物美价廉的漂亮衣服,张静初也不忘和好友分享,“我把朋友都叫到家里,不停地试买到的好东东,在家里走秀。”
生活中的她恬静、清新,无论环境多么嘈杂或多么寂静,她都能旁若无人地徜徉在自己的世界里。她说作为一个好演员应该是敏感的,角色的感情多姿多彩,而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她希望自己远离敏感,过简单快乐的生活。读书、看碟、听音乐、学英语,就是她全部的乐趣,简约而朴素。“我最喜欢的生活就是窗外寒风呼啸,凄风苦雨,而我拉上窗帘,拧开台灯,在桌上摆上一杯热茶和一堆零食,看几张好碟,多温暖啊。”
策略分析
张静初--一个如天地之初般安静的女孩,袅袅婷婷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成功并非偶然,性格决定命运。跟张静初合作过的演员都说她认真、有想法。张静初则归功于自己平时的知识储备和个性中的执著。综观她的明星之路,无论是成名前的自我积累、成名时的自我推广还是成名后的自我展现,都可以断定,张静初是一个有心计的人。当然,这丝毫不含一分贬义,世间之人,谁又能说自己是一个盲目前行无欲无求的人呢,尤其对一个演员来说,不出名就意味着永远的被动被选择。
首先是“成屏”阶段。同质时代的到来已势不可挡,娱乐圈也不例外,而张静初的导演专业,会使得她区别于其他演员,形成差异,从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同质化的瓶颈。虽然只是出演一些广告片和小角色, 但极高的曝光度让她能很容易进入星探的视线,从而创造更多机会,也为日后观众对她的接受和认可打下了一个很好的伏笔。
在“开屏”阶段,采取“比附策略”,借章子怡之势打响个人品牌,引起关注;采取“花瓶策略”,巧妙利用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神往之心理,在服饰上大下功夫,触动兴趣点,平稳地走上国际化道路;采取“贵族策略”和“理性策略”,找准定位,同时,对比在年轻演员中普遍存在的浮夸、文化水平不高等缺陷,补位市场,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个性。
最后是“收屏”阶段。真正智慧的人是懂得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走下舞台的张静初以亲和形象示人,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受众觉得她其实也很普通,她的生活和我们大家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我们和她的兴趣爱好是一致的,这就使受众觉得自己和张静初之间产生了相关性,并从反向契合了当下明星平民化的趋势。
没有一夜成名的机缘,也绝算不上大器晚成,任凭他人大红大紫,心中自有定数。毋庸置疑,2005 年,只是这只矜持而高贵的美丽“孔雀”的一个灿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