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04年,对中国家电行业来说是值我们铭记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家电市场需求扩大,企业投资建厂热潮又起,如TCL、海尔及美的新生产基地的建设;行业的整合步伐超常规加快,如美的收购荣事达合资公司和广州华凌,斯威特在收购小天鹅后再次收购小鸭洗衣机业务;个别企业的问题也被无情地暴露在我们面前,如金正领导人被拘捕及资金链断裂事件;家电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家电连锁巨头与生产厂商亦展开竞合方式的博弈之战,等等。与此同时,外资家电业中国市场攻略的势头也正猛,尤其日资企业重新进行定位并进行着战略性的调整,比如松下杭州布局新工业园、日立战略调整等等。
应该说,中国家电业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之上,冰箱四大家族、洗衣机三大巨头、空调和彩电行业头领,这些长期固守的平衡已经被彻底打破,而新的格局还有没有完全建立,整个行业正处于发展中的嬗变阶段。在辞旧迎新之际,放眼2005年,归纳起来大致会有这样几个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整个行业整合步伐加快,品牌会越来越少,但优势品牌竞争力增强。至于行业的整合,存在着这样几种现象,一是大资本集团和大公司的进一步发力,将更多的生产型企业收入囊中,同时对已收入的企业品牌也将依据优胜劣汰的方式进行重新定位和淘汰。比如格林柯尔、斯威特等所收购的企业,不可能齐头并进,必然存在主次之分,加速品牌退市。二是强势家电品牌收购弱势企业品牌,美的在去年收购了荣事达和华凌,今年可能依然会收购,而海尔、TCL等企业也不排除加入收购阵营的可能,那些活力不足、机制僵硬的企业都有可能成为被收购的对象。三是随着品牌集中度的提高、规模化的加大,以及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必将挤压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品牌将呈现加速度淘汰。四是消费者自主消费意识和品牌认知度的增强,对中小品牌的拉动性减弱,促成行业集中度进一步走强。而综合实力强、机制灵活或者专业化非常明显的品牌优势在2005年将得到更大的发挥。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在一些优势企业或者资本集团收购家电企业的过程中,其实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果处理不慎或者不能够很好地整合,就存在着发展时机丧失、被收购品牌受损,甚至收购方收到伤害的可能。
其次,外资家电品牌份额会增大,处于发力调整阶段。应该说,目前的外资家电企业中,欧洲的品牌(如西门子、伊莱克斯、飞利浦)和韩国的品牌(如 LG、三星)在中国所取得的市场优势比较明显,而日本的企业和美国的企业稍微逊色一点。不过,尤其近期日资企业已经开始进行自我市场调整并着手战略性反攻,松下新工业园建设和日立独资化即是很好的说明。随着外资家电企业市场策略、产品策略及人才策略的调整的到位,以及国内中小企业的退出,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的增加是必然的趋势。
第三,新的课题会层出不穷。展望2005家电业,发展依然是主旋律,但同时,我们也将会面对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一)家电人才升级问题。中国家电业经过20多年发展到现在,第一批创业型元老都面临着退位的问题,而由于惨烈的竞争使得家电行业的人才积聚性减弱,加之企业疏于人才的梯队性培养,那么第二第三梯队人才供给必然受到影响,尤其适应新形势的,与国际化接轨的战略性人才尤显匮乏。(二)生产商与零售商的重新定位的问题。国美与格力,零售与空调行业两大巨头在2004年交恶,那么新的一年能否和好?毕竟市场和利益是最为重要的筹码。另外,国美自办检测机构能走到什么程度?永乐涉足家居市场打造“一站式购物”会是什么结果?(三)企业诚信度和社会责任度的问题。2004年一些大家电企业接二连三的出现信用危机,如被社会广泛质疑、资金挪用、高管被拘捕或出走等。那么在2005年,企业诚信问题将被提到较高的位置被认知和参照。那么社会责任度的问题则体现在产品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是否是真正的节能环保等等。
总之,2005年的中国家电市场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市场,也是一个蓬勃发展并隐藏着巨大挑战的市场,中国的家电企业应准备着,中国家电营销人亦应准备着。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系斯威特集团南京双有电器公司总经理,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