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与“馒头”的PK搞得整个娱乐圈莺歌燕舞没完没了,弄得乐于看热闹的人们都有点审美疲劳了,也搞得李连杰的《霍元甲》很没面子,上映不到一个月就没有了声息。
作为李连杰的“最后一部动作片”,《霍元甲》在上映前也像《无极》一样在宣传上做足了功夫,除了李连杰到处演讲走秀之外,一场耗资不菲的首映晚会也像模像样。可能因为春节全国都放了长假的原因,《霍元甲》的票房虽然已经过亿,有关它的消息虽然仍在不断传出,但它的光茫却被漫天飞舞的“馒头”完整盖下去,引起的关注并不多。
和众多电影圈的大牌一样,“功夫皇帝”李连杰倾力打造的《霍元甲》在上映以后,也引起了不小争议。其一,李连杰版的霍元甲与上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的电视版中的形象已经有很大差别:电视版的霍元甲是个不畏强权,敢于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李连杰的霍元甲则变成了以德服人的武术宗师,这一点令期待李连杰在片中将众多国外武林高手打得满地找牙的观众很失望。其二,影片描述霍元甲的妻子和女儿都被别人杀害,成了一个断子绝孙的人,这令霍元甲的后代很生气。
如果不是霍家传人跳出来指责李连杰,很少人会知道霍元甲还有子孙存在。虽然不排除当事人有借机炒作的嫌疑,但浮现出来的事实表明,《霍元甲》对主人公的艺术化也过于离谱了。
在这样一个原创题材极度匮乏的时代,影视剧中的“戏说”、“恶搞”满天飞,影视剧为了达到高票房或者高收视率的目的,大众熟悉的题材往往被制作方加工到面目全非,猪八戒可以变成风流才子,孙大圣可以变成大情圣;《水浒》可以大话,《三国》可以水煮。对这样本身虚构的题材,无论怎样去加工,只要不引起原著者的反对,是不会出现现实中的纠纷的。但对于那些真实存在的历史题材,艺术加工就得掌握好一个度了。事实上,很多传记题材的影视剧在拍摄之前,都会与主人公的后人商议,争取到当事人的首肯,这样的前期工作做得好不好,关乎整部作品的成败与得失。
李连杰被霍元甲后人指责,令《霍元甲》电影的艺术价值再受质疑。说轻一点,它是为求艺术效果对历史人物加工过度;说重一点,它是在无视史实对霍元甲进行了恶毒的扭曲。刘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