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回顾邮票 悲情中国保健品--保健品业20年回顾



 

  中国保健品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至今已先后经历了两次波峰两次浪谷,而每次起落的背后都与行业强势企业的兴衰分不开,而这些保健品强势企业的生命周期大多较短,"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纵观中国保健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保健品企业你争我夺、此起彼伏的争霸史,三株、飞龙、哈慈、太阳神等称雄一时的企业衰落了,但太太口服液、昂立一号等保健品行业的实力派,依然稳居高位。 

中国保健品行业年谱

  1987年:蜂王浆出现,拉开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帷幕。

  代表企业:杭州保灵。

  1988年:广东太阳神推出生物健口服液、杭州娃哈哈推出儿童营养液。

  代表企业:广东太阳神、杭州娃哈哈。

  1989年:振华851在福州、昂立一号在上海问世。

  振华851的畅销掀起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消费热潮,其庞大的代理商中有不少人成为后来保健品市场的弄潮儿,最著名的就是创建三株的吴柄新。

  1990年:沈阳飞龙以飞燕减肥茶和延生护宝液起家,并在保健品市场上崭露头角。

  1991年:保健品市场突破100亿元。

  1992年:深圳太太集团成立。

  娃哈哈转型饮料市场,淡出保健品市场。

  以太阳神担纲领头的中国保健品走向巅峰。

  1993年:“马家军”的赫赫战绩使马俊仁的“中华鳖精”走红保健品市场。

  乐百氏耗资1000万元从马俊仁手中购得一纸配方,推出“生命核能”。

  史玉柱创建康元保健品公司,脑黄金问世。

  飞龙用1亿元的广告投入,换来了2亿元的利润,飞龙开始腾飞。

  武汉红桃K集团成立。

  太阳神创造了13个亿的销售纪录和高达63%的市场份额的行业“神话”,成为中国保健品行业的第一代霸主。

  1994年:红桃K的卟啉铁工艺,被国家科委列为该年度火炬计划项目。

  三株口服液在济南问世。

  从1993年到1995年初,中国保健品行业进入了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保健品消费市场火爆异常。在这一阶段,由于保健品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全国保健品生产厂家也从几十家激增至3000多家,产品品种更是多达2.8万种,年产值也由16亿多增至300亿以上,短短两三年间,生产企业增加30倍,年销售额增长了10多倍。

  1995年:史玉柱推出12种保健新产品,生产总值超过1亿元。

  下半年,卫生部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宣布合格率仅30%,舆论为之哗然,保健品市场滑入低谷。

  1996年:巨人集团“巨不肥”销量大幅攀升,但史玉柱受地产开发之累,巨人破产。

  姜伟发表《总裁的20大失误》。

  太阳神销量大幅下滑。

  三株口服液在农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年销售额高达80亿元。

  太太口服液达到2亿多元的销售额。

  6月1日,《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实施。

  1997年:深圳太太控股“丽珠集团”,成为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

  5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实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1998年:3月31日,常德事件暴发,三株口服液一落千丈。

  从1995年到1998年,保健品行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低谷期,企业数量和销售额大面积缩水,仅剩下1000家左右的生产厂家和总共100多亿元的年产值。其中60%左右的是中小型企业。

  1999年:常德事件三株胜诉,但已无力回天。

  4月,太阳神推出“风景减肥胶囊”,试图东山再起。

  姜伟重出江湖,推出“伟哥开泰胶囊”。

  7月,健特生物在上海成立,史玉柱推出“脑白金”,年底,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2000年:脑白金销售收入8.01亿元,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前10个月,太太集团的太太口服液和静心口服液的销售额分别高在2.7亿元和1.3亿元。

  自1996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保健品行业的制度规定后,从1998年开始保健品行业逐渐走出低谷起,保健品行业又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到2000年,生产厂家恢复到3000多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企业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从2000年的3000多家保健品企业来看,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占38%;投资在50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6.66%;投资在10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小型企业占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

  2001年: 脑白金仅1月份单品销量就高达2个多亿元,创下了中国保健品行业单品单月的销售新纪录,同年前6个月实现产值4.1亿元,利润1.05亿元。

  史玉柱推出黄金搭挡。

  6月,太太药业在上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保健品上市企业,朱保国坐拥54亿。

  7月,交大昂立在上交所上市。

  2002年:安利纽崔莱销量高达30亿元,占中国保健品总销售量的1/6,安利公司成为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当然老大。

  在2000~2002年间,交大昂立精心运作华东市场,年销售额连年超过5亿元,成为保健品行业名符其实的常青树。

  11月,上海健特把"脑白金"商标以1.46亿元卖给上市公司健特生物。

|!---page split---| 

中国保健品发展现状

  从2000年开始,保健品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品消费一路走低。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保健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只有2000年的一半,约250亿元,而2002年,保健品销售额再度下降至200亿元左右。

  但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极大,近20年来,中国保健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为15%~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率,1999年全国保健品消费额为400亿元,仅占当年社会总体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7%,人均支出仅为31元/年,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在目前4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中,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在4000多种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加剧。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国内保健品企业面临整体信誉危机。

  与此同时,外资纷纷涌入中国保健品行业。到2001年底,已有近400个进口保健食品获准陆续登陆我国保健品市场。安利、宝洁、美国全球健康联盟、杜邦等一批保健品跨国公司或在中国设厂、或在中国推出产品,吹响了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号角。据统计,近5年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以平均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作为全球营养保健品巨头的安利公司,自1999年推出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以来,已连续3年位居中国保健食品销量第一名,而在2002年中国保健食品业193亿的总销售收入中,安利(中国)保健食品的销售就占了近1/6,高达30亿元,而这些产品还只是安利向中国推出的少数营养保健品。

  据美国著名的NPD市场调查公司统计,在100个购买保健品的中国人中,大约有15人购买洋保健品。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里还将继续上升。

  今年6月28日,当SARS的阴影刚刚从中国的上空散去,安利全球董事会主席史提夫?温安洛就飞抵广州,和中国签订了1.2亿美元的增资计划,其中8000万美元将用于追加生产投资和新一期的工厂扩建。包括安利(中国)的多位高层人员都表示中国是安利全球市场的一个策略重点,也是它海外的最大市场。而今年的SARS事件不仅显示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巨大需求空间,也促使安利加快了生产本地化的步伐。

|!---page split---| 

中国保健品史上的九大品牌

  一、辉煌不再

  1.太阳神:盲目多元化

  企业名称:中国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领军人物:怀汉新(现名骆辉),太阳神创始人、生物健技术持有人。

  王 哲,哈佛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1997年接替怀汉新出任太阳神集团总裁。

  出生地:广东

  企业发展的“重武器”:高达26亿元的太阳神品牌、有“商业黄埔军校”美誉的人才储备、中国第一个导入CI的企业。

  产品宣传的“火力网”:利用新闻、广告和获奖效应推动产品的销售。

  旗帜产品:太阳神生物健口服液、猴头菇口服液

  衰落原因:盲目多元化发展

  1987年底,太阳神的前身“黄江保健品厂”在广东东莞黄江镇挂牌,随后,黄江厂参加了由国家体委举办的全国第一次保健品评比活动,而“万事达生物健”一举获得了“中国运动营养金奖”,并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1988年初,生物健技术的持有人怀汉新辞去公职,投入“生物健”,8月,黄江厂的厂名、商品名和商标统一更改为“太阳神”(APOLLO),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50万元,1990年,销售额跃升至2.4亿元,同年,怀汉新“杯酒释兵权”,重金聘用一批青年才俊换下了一同创业的9位高层元老,并导入当时颇为先进的CI战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太阳神的广告和品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催熟了当时还很弱小的中国广告产业。1993年,太阳神的营业额高达13亿元,市场份额最高时达63%。此时,怀汉新吹响了多元化发展的号角,1993年,太阳神接连上马了包括房地产、石油、边贸、酒店业、化妆品、电脑等在内的20多个项目,在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收购和投资活动,短短两年间,太阳神转移到这些项目中的资金高达3。4亿元,但不幸的是,这些投资全部打了水漂。1995年底,太阳神在香港上市后,股价直跌,1997年亏损1。59亿元,股价一度跌至港币9分左右。此时,怀汉新主动从总裁位置上引退,请来哈佛MBA工商管理硕士王哲担任企业总裁,但并不了解中国保健品行业的王哲并没有能挽救太阳神,并导致了企业人才外流、市场销售继续下滑的现状。

  2.飞龙:管理失控

  企业名称:沈阳飞龙集团

  领军人物:姜伟

  出生地:沈阳

  主要产品:延生护宝液、飞燕减肥茶、伟哥开泰胶囊

  衰落原因:企业管理失控。在广告投入上表现为对广告投入心中无底,无效广告满天飞;在财务管理上长期存在只管帐目不问实际的现象,挪占、私分货款现象严重;在营销上随意发货、让利,造成严重的冲货现象和压货状况,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作为“文革”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姜伟从辽宁省中医学院毕业后在辽宁省中药研究所药物研究室工作。1990年10月,当他来到飞龙的时候,这仅是一家注册资本75万元、职工60多人、生产一种名叫“飞燕减肥茶”的小工厂。随后,姜伟开发出了延生护宝液。从1991年开始,飞龙在东北长春等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的次中心城市进行轰炸式的广告投放,在报刊、电视和电台上进行连续高密集度的广告投放。1991年,飞龙投入120万元广告费,实现利润400万元;1992年,飞龙投入广告1000万元,利润飚升至6000万元;1993、1994年飞龙的广告投入均超过1亿元,而利润也连续两年达到2亿元,一举成为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龙头老大,发展速度居全国医药业首位。在飞龙集团的巅峰时期,姜伟没有盖厂房、也没有置资产,而是坚持“广告——市场——效益”的营销循环战略。在飞龙之后,巨人、三株、红桃K等保健品企业也都不同程度地仿效了飞龙的做法。

  3.三株:溃于“蚁穴”

  企业名称:济南三株实业有限公司

  领军人物:吴炳新、吴思伟父子

  出生地:济南

  产品推广的“重武器”:“农村包围城市”、人海战术、地毯式广告轰炸。

  产品宣传的“火力网”:民族工业理念、电视形象广告片、专家义诊模式、农村市场四级营销体系。

  旗帜产品:三株口服液

  全盛标志:从1994至1996年的短短三年间,三株销售额从1个多亿跃至80亿元;从1993年底30万元的注册资金到1997年底48亿元的公司净资产。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有2000个办事处,行销人员总数超过15万。

  衰落原因:

  1.多元化发展:三株进入了医疗、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精细化工、物理电子、化妆品等诸多行业。1996年,三株先后推出“赋新康”、“心脑康”、“保腾康”、“生态美”、“吴氏治疗仪”等产品;1997年上半年,三株吞并制药厂20多家,耗资5个多亿。

  2.管理层膨胀:四年间,三株集团及期下属机构的管理层扩大了100倍,到1997年三株共有300多家子公司,2000多家县级办事处和13000多家乡镇工作站。但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1/3的广告投放,基层宣传品投放到位率不足20%。

  3.不实宣传:在三株的宣传中存大量冒用专家名义、夸大功效、诋毁同行的言语。曾被部分地方卫生部门吊销药品批准文号;并受到媒体的批评。

  三株帝国衰落的导火索:常德事件。

  1990年,吴恩伟到南京后经销昂立一号,1992年昂立一号在江苏的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1993年跃至1亿元,而这成为后来三株启动资金的重要来源。

  1994年8月,以吴炳新为首的济南大陆拓销公司和其子吴思伟的南京克立公司合并,成立了济南三株实业有限公司,同年,三株销售额即达到1.25亿元;1995年,销售额达到23亿元;1996年,销售额又从23亿元提高到了80亿元。而企业最初的实际注册资金只有30万,三年间增长了16万倍,并且资金负债率为零,缔造了现代企业营销的奇迹。

  1996年,湖南常德汉寿县退休老人陈伯顺在喝完三株口服液后去世,1998年3月,法院宣判三株败诉后,20多家媒体炮轰三株,引发了三株口服液的销售地震,从数亿元的月销售额跌至数百万元,三株开始全面亏损。1999年,三株的200多个子公司停止,绝大多数工作站和办事处全部关闭,全国销售基本停止。

  三株集团曾培养了大批保健和营销的骨干,当初在三株集团的经理人和经销商,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保健品或销售行业的中坚力量。三株时代是个令中国营销人热血沸腾的时代,但今天的三株集团明显的稳重沉默了许多,开设药店、区域性的生产销售,1999年,"三株"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上缴税金近一亿元。 

  虽然三株已经沉寂多年,但2002年中国富豪400强排名榜上,吴炳新仍然以24亿的资产名列18位。

  4.脑黄金 :釜底抽薪

  企业名称:康元保健品公司(属深圳巨人集团)

  领军人物:史玉柱

  出生地:深圳 

  主要产品:脑黄金、巨不肥

  衰落原因:巨人大厦耗资过大、资金周转不灵虽导致巨人集团破产。

  史玉柱是个天才,也曾经是最大的失败者。这个天才的失败者并不是保健品起家的。 当史玉柱被巨人大厦拖着走时,他用脑黄金和巨不肥来填巨人大厦这个窟窿,而当巨人集团倒下后,他又用50万起家创造了"脑白金神话",开始了他新的传奇历程。

  1994年,全国保健品市场销售总收入高达300亿元,在太阳神、飞龙等的“模范效应”下,史玉柱发现了保健品市场的巨大利润。在年初巨人大厦开工的同时,史玉柱建立康元保健品公司,推出的脑黄金一炮打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保健品营销大会战。

  1995年5月18日,巨人集团在全国上百家主要报纸上用整版广告,一次推出电脑、保健品和药品三大系列30个新品,而其中又以保健品为主,一次推出包括减肥、健脑、醒目、强肾、开胃12个品种。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就从38家发展到了228家,15天内,市场订货量突破15亿元。1996年初,史玉柱发起“巨不肥会战”,以“请人民作证”的口号再一次在全国掀起保健品热销的狂潮。

  5.振华851:一女多嫁

  企业名称:福建杨振华851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领军人物:杨振华

  出生地:福州

  出生时间:1985年1月

  主要产品:杨振华851口服液

  衰落原因:假冒产品和代理市场的失控

  杨振华851口服液是1985年1月杨振华教授研究成功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这一发明专利被命名为“851”,这是中国最早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的保健品。

  1988年,"851"的代理商成为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开山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的第一次高潮。其中内蒙古的吴柄新、乌力吉和许彦华被业界视为“内蒙军团”的领军人物,而他们也在几年之内就称雄中国大地,吴柄新后来创办了三株集团,而乌力吉、许彦华也成为各霸一方的保健品大亨。正是“851”使他们踏上保健品市场。

  1991年开始,振华851先后通过日本厚生省、韩国保健社会部和美国食品与药品检验署(FDA)的检验。“851”系列产品现已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page split---| 

  二、风光依旧

  1.红桃K :农村包围城市

  企业名称:武汉红桃K集团

  领军人物:谢圣明

  企业发展的“重武器”:占领补血市场、占领农村市场

  产品宣传的“火力网”:红桃K在全国县乡镇建立了320个子(分)公司和近3000个市场营销网点、红桃K正在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转移。

  出生年月:1994年 

 悲情中国保健品--保健品业20年回顾

  出生地:武汉 

  特 点:开创补血概念,连续几年把持补血市场老大位置

  主要产品:红桃K生血剂

  产品诉求与定位:补血

  企业系列产品:欢快虫草、红桃K经悦、当归芍药颗粒、蜂胎养颜胶囊

  竞争对手:阿胶系列产品、血尔、朵而、朴雪

  从1994年红桃K生血剂投放市场以来,不到两年,销售量突破亿元,不到4年,就突破10亿大关。直到如今,红桃K长期稳居中国补血市场第一品牌的宝座。在红桃K出现之前,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传统补血品只有经典中药阿胶,是红桃K开启和放大了中国的补血市场,使补血市场成为中国保健品大市场的中坚力量。10年前,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中,补血市场几乎是个空白,红桃K集团抓住时机占领了市场。

  由于红桃K集团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农村的贫血率明显高于城市贫血率,高比例的农村贫血人口客观上决定了补血产品在农村有着潜在的大市场。所以红桃K一开始就把主要市场集中在农村地区,通过专题片、墙体广告、宣传单、义诊形式进行全面传播,组织庞大的营销队伍挺进农村市场,迅速打开了农村市场,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取得了不凡的销售业绩。在三株衰退以后, 红桃K更是牢牢占据了这个市场。当时的红桃K集团公司的年销售额一度曾高达十几亿元,而总销售额中有70%的份额在农村市场。

  现今,在补血市场上,山东“东阿阿胶”以“中国驰名商标”包打天下、香港康富来的“血尔”专门针对都市女性、哈六药的“补雪口服液”细分儿童市场……血红桃K把补血市场做大以后,各路好手纷纷入场,尤其是2001年新上市的补血新品血尔,以主打都市女性和补血持久的概念,直刺“红桃K"农村路线和补血快概念的软肋,引发了一场中国补血市场的大战,谁胜谁负,现在还难预料。 

  2.昂立:建立根据地

  企业名称:上海交大昂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领军人物:兰先德 

  出生地:上海

  出生年月:1989年 

  旗帜产品:昂立一号 

  企业系列产品:昂立多邦、昂立舒脑、昂立西洋参   

  1987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系的兰先德与同事一起研制出了"昂立1号",并于1989年成立了上海交大昂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在“昂立一号”的发展初期,兰先德们的“学者本色”是他们把普及保健知识、更新保健观念作为已任,首创并支持了“以科普为先导”的特殊营销方式。

  另外,昂立把自己的营销区域,重点集中在华东甚至江浙沪地区,这种区域为王,不盲目向全国扩张的营销战略,是昂立的产品度过衰退的劫难,再次进入成长期,从而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2002年昂立产品销售继续名列上海市场第一名,占有上海保健品市场18.98%的份额,较2001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2001年7月,交大昂立紧随太太药业在上交所上市。成功上市不仅使昂立迈上了一个崭新的能够持续发展的台阶,吸纳了大量资金,极大的增强了企业公信力。 

  交大昂立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常青树,2000~2002年间,年销售额都在5个亿以上,期间推出的昂立多邦、昂立舒脑、昂立西洋参等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3.脑白金:广告强力渗透

  企业名称: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领军人物:史玉柱

  出生地:珠海

  主要产品:脑白金、黄金搭挡

  营销成功点:主打礼品市场,密集电视广告投放  

  在1999年,以珠海康奇有限公司的名义推出的脑白金,其真正的庄家正是巨人集团的史玉柱,而康奇只是一个“影子公司”。史玉柱将“褪黑素”(美乐托宁)成功演绎为“脑白金体”概念后,从1999年到2000年,在许多城市的写字楼、银行的门把手和路牌广告上,巨大的"脑白金"字样频频出现,这个时候,没有多少钱的史玉柱就用这种低廉的投入向消费者心中强力渗透脑白金概念。

  1999年7月,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随后,脑白金营销总部移师上海,年底,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2000年实现销售8.01亿元,位居全国同行前列;2001年1月单品销量2个多亿元,创下了中国保健品行业单品单月的销售新纪录,同年前6个月实现产值4.1亿元,利润1.05亿元。

  去年11月,上海健特把"脑白金"商标以1.46亿元卖给上市公司健特生物,直至今天,脑白金依然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早在2001年,脑白金仍然热销之时,史玉柱已着手开发黄金搭挡,黄金搭档现在已开始在中国诸多二级城市出现,但销售效果还不算太好。  

  4.太太:专一细分市场

  企业名称: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

  领军人物:朱保国,1962年生于河南,1985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出生地:深圳

  出生年月:1992年 

  特点:国内女性保健品最早、最专一的生产企业

  旗帜产品: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

  1992年,朱保国花9万元从河南新乡一位女中医手中买来配方并南下深圳,创建深圳爱迷尔食品有限公司;1993年的"3.8妇女节", 第一批"太太口服液"投放市场,当时的企业名称是"深圳爱迷尔食品有限公司",由于"太太口服液"的成功,企业更名为"太太保健品有限公司",1995年,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6年,太太口服液达到2亿多元的销售额;1997年,太太药业按照GMP标准,在深圳建成了全球第一个高科技中药口服液生产基地;同年,以2.8亿元巨资收购深圳第三大制药公司、全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厂家之一深圳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后以兼并重组的方式控股“丽珠集团”,迅速发展成为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1999年底,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2000年前10个月,太太口服液的销售额为2.7亿元,静心口服液是1.3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70%多,其他产品的销售均没有过亿。2001年6月8日,太太药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保健品上市企业,而朱保国凭借47.54%的控股权而在一日之间坐拥54亿,成为中国内地屈指可数富豪之一。

  太太口服液和静心口服液太太药业的两大支柱, 也是中国女性保健品市场的两面旗帜,太太药业的成功与其长期致力于女性保健的专一性分不开。 

  相关链接:

  保健品及其发展史:

  保健食品又称功能食品,日本是公认的功能食品创始国。1962年日本厚生省首先提出功能食品的概念,80年代末又从法律上赋予功能食品的定义:"功能食品是具有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功能因子,经设计加工成对人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我国直到1997年6月施行了《保健品食品管理办法》。《办法》称,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使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一类食品。此定义包含三个要素:1、它不能脱离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2、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无法比拟的功效作用,能调节人体的某种功能;3、它不是药品,不是为治疗疾病而生产的产品。可以说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一种特殊的食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意识也逐步由温饱型向营养保健型转变。

  保健品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是最原始的功能食品,仅根据各类营养素或强化的营养素的功能推断该食品的营养功能,这些功能未经任何实验检验。第二代保健品是必须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具有某项生理机能,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需要用动物和人体实验来证明具有某项功能,还需要确知具有该功效的有效成份(或称功能因子)的结构及含量。第三代保健食品在我国正蓬勃兴起,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保健品的四大特点:

  ⑴产地集中。目前已批准生产的保健品中,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占了42.79%,云南、西藏、青海、新疆、贵州5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产品仅占1.25%。

  ⑵申报功能雷同。功能分布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3项,约占62.2%。

  ⑶重复开发多。集中在螺旋藻、褪黑素、鱼油、灵芝、鲨鱼软骨、虫草、甲壳质、银杏等。

  ⑷产品剂型以药品剂型为主。主要采取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冲剂)等剂型,提高了保健品的科技含量。 

  原文发表于《成功营销》2003年第九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9516.html

更多阅读

悼亡诗里的悲情人生 悼亡诗

悼亡诗里的悲情人生于丽、曹 旭  文学是什么?简单地说是“人学”,是“情学”;悼亡诗是什么?悼亡诗是特定的妻子死了,丈夫追悼、怀念妻子写的诗歌,因此,我想象不出世界上还有什么题材和感情比悼亡诗更能感动人心的了,因为它是中国诗歌史

冯喆的悲情电影路 电影演员冯喆怎么死的

冯喆的悲情电影路蓝为洁2009年6月2日,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冯喆逝世四十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在中国银幕上塑造过众多优秀艺术形象的杰出演员,上海电影家协会与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将于2009年5月30日举办系列纪念活动。著名电

转载 悲情复调:李翠贞&顾圣婴

早就听说过顾圣婴,但是很晚才知道李翠贞,才知道中国曾有过怎么有才华的女钢琴家。原文地址:悲情复调:李翠贞&顾圣婴作者:倒影与回声近来任务重:图书馆新馆筹划咨询、队伍梯队建设,相关教学任务、多方若干约稿等等,千头万绪,而且纵横交织

荒木由美子,坚强银屏形象背后的悲情人生 荒木由美子 马云

20多年前,一部《排球女将》在中国播出,30岁以上的中国人很难忘记当时万人空巷的盛况。剧中女主角小鹿纯子依靠着她那顽强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征服了喜欢她的中国观众。20多年后的今天,已经是为人妻子和母亲的“小鹿纯子”借着她首次访问

古代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最悲情名将

  泱泱华夏五千年,英雄辈出。但也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虽然也是英雄名将、建立了不世功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却英雄末路断头路,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   下面,我们从在历史上的名气、建立的功业大小、悲情程度、个人的品德、

声明:《20世纪回顾邮票 悲情中国保健品--保健品业20年回顾》为网友蔷薇岛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