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影响激发了 激发文化的商业力



  在今天这个时代,文化概念一旦与商业力量集合,在其包装形式、传播能力、渗透效率方面均将产生强势的能力。麦当劳和KITTY猫,还有奥林匹克运动都是一些典范。

  文化模式的建设涉及文化元素的组合,这就跟做菜一样。把某些原料拼凑到一起炒出这个菜,把某些原料拼凑一起又做出另一个菜。

  当然,这就要我们首先考察这些文化元素的存在形态:第一个文化元素就是老文化和少文化。在我们做的发言权研究里,一个城市家庭中,爷爷奶奶实际的发言权只占5~8%左右,小孩子占近50%,剩下的成人爸爸妈妈才各占20%左右的发言权。在老文化少文化之间,少文化更强。

  第二个是官文化和民文化。官文化比较格式化、同意化、意识形态化、科层化,从公共管理来说有其合理性;民文化的特点是趣味性、多元化、本地化,很多方面还表现出庸俗化,也会有相当的另类化。

  第三个是商文化和文文化。纯粹的文人文化从骨子里来说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商人不会把钱投进去支持那种特别个性化的文化,他们会在文人的文化概念中加进一些商业元素,然后才把它加以驱动和炒作。

  第四种就是土文化和洋文化。洋文化是像外国的嘉年华、迪士尼甚至麦当劳。土文化本地人不愿意理会,原因在于文化的价值来源于距离感。无论时尚或者奢侈,人们付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距离。一定得到远距离认可以后,人们才能得到文化自豪感。这就符合了娱乐中间的反差原理,就是外国人摆弄中国人的事特别有意思,中国人摆弄外国人的也是同样。

  第五种是点文化和线文化。即我们是选择偶尔做一点有意思的文化概念,还是我们持续不断地营造一种产业化的能力。

  第六种是自文化和他文化。自文化就是符合本地人文化传统的文化,它对外界不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或者仅具有“土特产”般的影响力。如果我们想成为对外界有吸引力的文化,就要考虑外界的人对什么有兴趣和要求。

  现在很多地方的比较没有魅力的文化就是以“官老土文自”为特点的,而新文化和美丽的文化则更具有“民少文洋他”的特点。当然,我们也不主张绝对的对立化的选择,这些元素也可以适度结合,制造出某些更为平衡、更有特色的新文化模式。

  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四个很关键的原则。第一是扩散性,能够对外人有吸引力,才进一步对本地人有吸引力;第二有想象力,它一定超越我们现在明白的趣味和享受;第三个是关联性,F1放在帽子上,帽子就卖六百块钱,所以文化一定要找到与其他产品的广泛关联,如果文化单独成为纯粹的文化的时候,它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轻松化。像是好莱坞的模式,就是看完电影以后说这个很好看,但怎么好看?忘了!这就是轻松化。

  这种新的区域文化发展要注意避免什么?第一就是不要让文化人搞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时把作家找来,把艺术家找来,可以,但是他们是“文化工人”,如同工程师在大企业道理是一样的。文化人主导就会成为圈子式的小文化。第二个不能是行政人员办文化,行政人员习惯了了办事程式,想象力有限,他们不妨做文化的发起者或者是平台制造者,但他们不应该担当文化产业的主角和操盘手。第三个要避免文化点缀。其实文化跟我们其他的产业汇聚模式一样,要有足够的资源,才能形成一种生态,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第四个要避免单一的文化模式。上海新天地酒吧区,95%的全是现代服务概念,加上石窟门这种老的建筑风格,把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形成东西文化反差。

  建设文化要持续不断地发现可以扩展与更新的多元文化因素,才能使其有戏剧性和吸引力。

 激发文化的商业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933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意义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大都在学习欧美的先进知识,文化。有意或是刻意的模仿,不知不觉间对中华传承5000年的文化有着一种鄙夷与抵触。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来看,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逐渐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历史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地拥抱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八年级上历史学科讲学稿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题课型时间主备人审核审批新文化运动新课【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 新文化运动后期性质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  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说什么都含含糊糊,似是而非。比如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些概念,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至少它们的异同,各自的起止时间,就没有准确的界定。还有的,一说就是二三十年代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洋务运动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香草山洋务运动所进行的一系列文化教育在近代文化重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单一封建正统文化独尊的局面,为近代文化重建创造了先决条件;兴学校,废科举,促进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量

声明:《新文化运动影响激发了 激发文化的商业力》为网友零紀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