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手机企业的崛起,渠道带来的“前端优势”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最近2年来,在与国产手机竞争过程中,跨国公司发现本土企业在应对本土市场的复杂性上很有一套:比如保姆式营销渠道和三、四级市场的全面覆盖。跨国公司当然不笨,几年来他们一直在不声不响地学习。
2002年,诺基亚面对国产手机咄咄逼人的气势,开始渠道扁平化建设,并将渠道延伸到三四级城市。当年6月开始,诺基亚对自己的国内销售渠道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变革,在原来7家全国总代理的基础上发展出二三十家省级代理,将销售渠道延伸到三、四级城市。
与此同时,国内手机销售渠道也在发生变化。2002年之后,中国内地新兴渠道蓬勃发展,连锁卖场和运营商捆绑销售成了跨国公司的新通道。国内手机销售巨头迪信通在全国有250家店,协亨公司在全国有150家,且每年每家都以50~70家店的速度成长,包括加盟店在内,可能有1000多家店的阵容,连锁卖场成了成长的主力。
跨国公司们当然不会忽视这个变化,从2002年第四季度开始,诺基亚开始向国美等大型手机零售终端提供直供服务。2003年5月,诺基亚同迪信通华东区签订了直供协议,迪信通可以享受同蜂星等全国总代理商一样的优惠政策,可直接从厂商提货。此后,上海迪信通的诺基亚手机销售量从每月三四千台飙升到了每个月15000台。
直供的区域性尝试获得胜利果实之后,诺基亚开始与国美、苏宁、铭可达等家电大卖场合作,并将直供模式推广到更多城市和地区。到2003年底,诺基亚通过大卖场方式销售的手机已经占据了其总销量的2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还在迅速扩大。
而运营商捆绑销售所形成的直供渠道也并未被跨国公司所忽视。2002年摩托罗拉就参与了中国联通CDMA的捆绑销售。2004年2月,摩托罗拉最新智能商务手机A768被印上了“全球通”的标志,作为中国移动定制手机在国内销售。这是自2003年以来国内移动运营商与手机生产商之间最紧密的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今天国内手机企业的前端优势已经不明显了。而未来类似美国的格局正在国内形成——任何产品只要跟随沃尔玛等前几大终端就可以覆盖市场的85%~90%,各级中间商可以直接忽略。如果中国的通路演变到那种格局,自营的渠道将没有任何价值。这是跨国公司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因为这就意味着本土企业的“前端优势”将就此灰飞烟灭。
在跨国公司们绞杀本土企业的渠道优势的同时,它们也在竭尽全力地利用自己的技术掌控能力彰显其“后端优势”。
2004年,摩托罗拉宣布将在北京建成摩托罗拉的全球研发基地,把技术核心部分放在中国。实际上摩托罗拉面向中国推出的产品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在2003年摩托罗拉在中国发布的10余款新机型中,有7款在中国研发机构开发。其结果是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策略开始转变,推出“小批量、多型号”的产品策略。据称,摩托罗拉计划今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40余款的手机产品。
在2002年前,诺基亚一贯坚持全球化统一战略,坚持只有在预计一款产品销量达到200万台时才出货,因此,诺基亚在中国发布的手机每年不多于5款。2002年,诺基亚却大幅度加快新品推出速度,创新高地在中国发布了23款新产品。而2004年上半年,诺基亚便已经推出了20多款新手机。2003年春天,诺基亚首次为中国市场定做手机,诺基亚中国产品开发中心专门为本地中文用户定做了以手写输入为特色的“妙笔”系列。另外,中国用户更加喜爱的折叠手机也被曾经“打死也不做”的诺基亚于2003年11月正式推出。
据业内人士分析,无论是摩托罗拉还是诺基亚,其对付中国手机企业的基本策略都是一样的——通过跟随战略顶住国产手机的前端攻势,同时迂回包抄到后端,用后端优势挤压国产手机的生存空间。
中国手机市场上决定胜负的战役,就在手机的后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