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预计, 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逐步落实,手机牌照制度必将作出重大调整,一直受到指责的牌照制度已开始松动
近期,“手机牌照将取消”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不但久盼牌照的奥克斯、明基等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全国工商联也在此节骨眼上对手机牌照制度进行了无情的“炮轰”。而作为手机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产业部虽然目前仍保持缄默,但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逐步落实,手机牌照制度必将作出重大调整。而与此相对应,手机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牌照之痛
据了解,1998年12月31日,俗称“5号文件”的国务院《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5号文件”要求,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移动电话,必须经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批发“牌照”。2000年初,当时的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又下发了186号文件,宣布“暂停审批GSM移动通信产品新建生产项目”。
此后,众多期待进入该市场的品牌开始了各显神通的“寻牌”之旅。除日本京瓷集团借热心西部大开发拿到惟一新发的手机牌照外,联想借收购厦华、侨兴借收购CECT也如愿以偿拿到手机牌照,而有牌照厂商间的互相借牌也很普遍,如诺基亚向首信借CDMA牌照,三星和科健合资获得CDMA牌照,大唐向天时达借牌GSM牌照等。
但更多的企业只能选择等待,神州数码、明基、奥克斯、创维、京东方等十几家企业形成了“门”外等候的第一集团。而越来越多的迫不及待者则选择了“租牌”的方式,曲线进军手机市场。租牌的费用并不低,一说为8美元,一说为人民币100元到150元不等。
从“保护民族产业”到“保护落后”
必须承认,手机牌照制度的初衷是好的,既限制了国外巨头的垄断,也抑制了国内企业的过度竞争,确实起到了保护民族产业发展的作用。几年来,国产手机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以波导、TCL、夏新等为代表的民族手机企业已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时至今日,牌照制度却受到业界猛烈的抨击。主要原因就是,一些拥有牌照的企业自恃拥有稀缺资源,自己既没有研发也没有生产,蜕化成完全靠出租牌照生存的“寄生虫”。很难想象这些企业能够担当起民族产业复兴的重任。因此,手机牌照制度如今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保护落后。
于是,“5号文件”的根基开始动摇。在7月1日起实施的《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列出的“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明确提出“不包括移动通信类产品”。而8月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中,手机生产审批也不在保留之列。至此,国内手机牌照从法律意义上已不复存在。
“后牌照时代” 手机市场将再次洗牌
尽管现在谈手机牌照完全放开还为时过早,但在强大的舆论面前,“5号文件”的不合理之处将很快得到清算。约两个月前,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公开表示,信产部确实在考虑改变手机生产准入政策,鼓励消费电子商进入手机生产,但不会完全放开。
而在后牌照时代,手机业的洗牌将在所难免。首先,那些靠出租牌照生存的“寄生虫”企业将因失去生存空间而遭遇灭顶之灾;其次,一些有研发及生产实力的企业将进入该市场,新一轮竞争将导致市场原有格局的变迁。有分析认为,牌照放开后,手机价格有望降低30%。
而且,由于增长放缓,今年手机市场已大不如前。波导、夏新等业绩同比出现大幅下挫,低端手机市场已味同“鸡肋”。在这种大背景下,手机牌照的“含金量”已大打折扣。尤其是在3G风雨欲来之际,手机的门槛将越来越高,拥有IT背景、研发实力雄厚的手机厂商在获得牌照后,将成为手机市场未来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