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公告称,熊猫集团与熊猫移动没有了投资关系,但移动公司的产品依然使用熊猫品牌
■新闻回顾
从1993年开发出第一款手机产品,到2002年成立熊猫移动,再到2005年3月的一纸划清界限的公告,熊猫集团12年的手机梦想似乎就此落下帷幕。
3月14日,熊猫集团下属上市公司熊猫电子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持有的南京熊猫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51%的股权和南京熊猫通信发展有限公司95%的股权,已被法院以1.2亿元的评估价值强制执行给南京唯特投资责任有限公司,用来清偿债务。而熊猫移动所欠熊猫电子的5亿元债务则以债权债务转让协议的方式,转与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由此南京熊猫宣布与从事手机业务的熊猫移动之间断绝了资金和债务等方面的一切关系。
街头依然能看到熊猫移动手机产品广告牌,熊猫移动董事长透露今年销售目标是200万台。本报记者韩萌摄
熊猫集团位于南京中山东路的总部办公大楼上,熊猫移动手机产品巨大的广告牌傲然耸立,熊猫移动的手机产品依旧使用“熊猫”品牌,熊猫集团副董事长周振宇兼任着熊猫移动董事长的职务。新的大股东南京唯特至今并没有任何关于熊猫移动未来发展的预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周振宇表示:“我和我的管理团队都不会退出熊猫移动,公司正在与境外的投资者接洽合作”。
种种迹象显示,熊猫集团与熊猫手机之间藕断丝连,并非如外界传闻那般各有天地。
新主人唯特不主“政事”
唯物两大股东为南京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南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因为南京熊猫1.2亿元的债务逾期不能支付,南京唯特得到了熊猫移动的51%的股权,从而成为熊猫移动的大股东。熊猫移动的51%股份以及熊猫通发的95%股份折价1.2亿元,在熊猫移动看来,这个价格实在有低估之嫌。据熊猫方面称,在司法强制执行的情况下,此价格约比账面价值减值了6000万元。但是在外界看来,财务状况一塌糊涂,熊猫移动对于南京唯特来说,又岂不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唯特如何处理这笔资产将直接影响到熊猫移动未来的走向,于是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投资公司瞬间浮出水面,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南京唯特方面显然对自己身份的转变极不适应,该公司对接手熊猫移动一事采取了三缄其口的态度,不愿发表任何意见。
记者日前专程赶到该公司办公地点。在南京市中心地带的北京东路上一栋8层的写字楼里,南京唯特占据了第8层的一半区域。公司一共有十多个职员,几经周折后,记者见到了公司一位女性经理。一提到熊猫移动,这位经理就称自己并不清楚,此后就以有急事为由迅速离开公司,避开了记者的采访。而事后记者从公司职员处了解到,这位经理就是公司总经理和法人代表左宁。
该公司另一主管随后无奈地表示,公司主要业务是投资、资产管理和咨询等,从来都是在后台运作,此次由于熊猫事件被迫走上前台,公司承受了很多压力。
记者在南京市工商局查到的资料显示,南京唯特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要从事投资管理和咨询、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咨询等业务,法人代表为左宁。该公司由两家股东合资设立,分别是南京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南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其中南京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800万元,为控股方。而另一股东江苏南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方则是大名鼎鼎的南京斯威特。
南京熊猫在公开的资料中称,南京唯特公司并无经营移动终端业务的经验,极有可能委托熊猫集团的原有经营团队继续经营。南京熊猫此举无疑是为了稳定市场信心。
而记者从唯特内部了解到,南京唯特此前运作过一家名为聚合电子的公司项目,并一度向这家公司派出管理层,但此后不久就撤出了管理层,而仅负责资本层面的运作。从这个案例看来,唯特不涉入熊猫移动的管理确有可能。但也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风险投资背景浓厚的唯特公司也被普遍认为存在将熊猫移动转手卖出的可能性。
面对市场的猜疑,唯特方面并没有直接回应,而熊猫电子方面对媒体透露,熊猫移动股权易手时,唯特公司曾经向南京熊猫有承诺,称目前不会变动公司管理层、主营业务、经营方式,排除将熊猫移动转手卖出的可能。
南京唯特这家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投资公司今后如何玩转这个负债十几亿的熊猫移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老东家旧部依然当家
熊猫集团副董事长周振宇兼任着熊猫移动董事长的职务。
与此同时,记者从熊猫移动方面得到的信息则显示,来自熊猫集团的管理层已经与新的大股东合作,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引进新的投资方,缓解资金的燃眉之急。熊猫移动的董事长周振宇表示,公司已经和唯特一起商讨引进战略投资等多个“大项目”,以此来回应外界关于唯特是否会转手卖出股份的猜疑。
周振宇拒绝透露具体的洽谈伙伴,只是说正在跟美国和以色列的几个投资商接触。而关于日前国内媒体报道的长城有意接盘熊猫移动的消息,周振宇坚决否认,并表示看不到对方能给公司带来的利益。
但对于熊猫移动来说,外界关于这家公司未来走向的怀疑不仅仅在唯特扮演的角色一个方面,公司资金链是否能坚持正常运转,管理层是否会变动,经销商是否会动摇,品牌能否继续经营都是问题。
实际上,熊猫电子割裂与熊猫移动的关系已经给熊猫移动的经销商体系带来冲击。由于事发突然,熊猫移动的副总经理花永清承认,自上周发布公告起,公司就陆续接到各地经销商的电话询问。暂时还无法估计后续的影响会如何,但熊猫移动方面称会在4月份召开全国的经销商会议。
对于外界称其退出手机业的说法,南京熊猫方面并不以为然。包括周振宇在内的掌控熊猫移动的高层管理团队都是去年年底由熊猫集团指派来接管熊猫移动的。如今两家公司名义上关系断裂,而集团空降的高层却没有撤出的迹象。周振宇在接受采访时坚称:“我和我的管理团队都不会退出熊猫移动”。
在熊猫品牌的使用上,从易美手机崩盘开始,熊猫品牌就一直因手机业务的负面新闻而深受拖累,但此番两家公司在资本和债务上完全撇清关系之后,熊猫集团却丝毫也没有收回品牌的意思。熊猫电子股份公司的副董事长施秋生表示,熊猫品牌的手机会继续存在下去,并认为此举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至于双方是否就品牌的使用费用和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责任达成协议,无论是熊猫电子还是熊猫移动都语焉不详。
而周振宇则明确表示,“熊猫不会放弃熊猫手机品牌和手机主业”。而熊猫此番斩断手机业务,是否可以理解成为保上市公司的迂回战术。周振宇不愿就此多做解释。
分析人士表示,一种可能性是南京唯特公司只不过是熊猫移动“看守大股东”的角色,实际的公司管理权仍然在熊猫集团手中。当然唯特公司也可帮助熊猫移动引进战略投资者,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甚至最终实现盘活盈利。
政府援手旨在回购缓冲?
南京熊猫集团每年缴纳的税就有近10亿元,是当地重点企业。
如此一来,如果最终无法盘活熊猫移动,南京唯特承担的风险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但考虑到整个事件过程中时刻闪现的地方政府的影子,或许也不难理解唯特的角色。
此次熊猫股权和债务变动中,地方政府毫无疑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接手熊猫移动所欠熊猫电子5亿元债权的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南京唯特背后都有国资背景。其中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国信投资管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后者则是熊猫集团的股东,持股21.59%.而南京唯特的大股东南京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背后控股方则是南京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有限公司,在1亿元注册资金中南京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公司出资6500万元,占有65%的股份。
分析人士指出,能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是因为南京熊猫在当地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家历史悠久的企业2004年营收额达到280亿元,出口额10.9亿美元,集团仅每年缴纳的税就有近10亿元,俨然是当地经济格局中的庞然大物。
但熊猫方面显然不愿正面谈及这个话题,熊猫电子副董事长施秋生仅表示,“省投资和唯特是有其自身需要的”。
这两家公司究竟能够在这种外界看来完全属于“亏本的买卖”中得到什么,政府方面或者南京熊猫方面是否也给出过补偿性承诺,目前还不得而知。
另有分析人士则猜测称,唯特承诺在某个时间段内不会出售所持的股权,是有关政府部门参与的结果,而熊猫集团将来则以高出1.2亿元的价格从唯特手中回购熊猫移动,也就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上述种种解读,周振宇仅以微笑面对,未置可否。
周振宇说,今年熊猫手机的国内销售目标是200万台。尽管有国产手机不景气的大背景,他还是认为这是个很低的目标。他表示,从一季度的销售情况来看,完成全年目标不成问题。而产品方面,则主要以130万像素彩屏手机为主打,并不涉及更多诸如智能手机或者3G手机等热门产品。
对于如此保守的全年计划,周振宇表示,轻松地完成目标可以提升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并鼓舞内部员工的士气,“还是低调一点好”。
■新闻链接
熊猫手机路坎坷12年
南京熊猫进入手机业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93年,这一年熊猫制造出了第一部国产品牌的移动电话。
傍上爱立信
1999年,南京熊猫与爱立信合资成立了南京爱立信熊猫移动终端公司,同时生产爱立信和熊猫两个品牌的手机产品。而爱立信作为当时手机市场的三大品牌之一,其技术和品牌号召力使手机业务成为南京熊猫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可惜好景不长。2002年爱立信调整手机业务,宣布结束在南京与南京熊猫在手机业务上的合作,而将其在南京爱立信熊猫移动终端公司中65%的股份转让给芬兰“麦克赛尔”公司,后者是一家专业从事移动电话研发设计的公司。南京熊猫35%的股份则予以保留,同时南京熊猫在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占有20%的股份。
牵手马志平
单飞后的熊猫手机除了在技术上找到“麦克赛尔”公司之外,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与民营企业江苏天创合资,以加强自身比较虚弱的销售渠道。而马志平的江苏天创当时因为分销科健手机声名鹊起。2002年2月,熊猫移动正式成立,持股49%的马志平担任公司董事长。
根据2003年的财务报告和2004年上半年财报披露的资料,手机业务占了南京熊猫主营业收入的80%左右。但到了2004年上半年,熊猫移动手机业务收入9.3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仅15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4.37和91.22%.
手机业务此时在熊猫眼中已成为无利可图的烫手山芋。3月14日发布公告的同时,南京熊猫方面也向媒体发出新闻资料,称剥离手机业务调整主业之后有助于上市公司资产优质化。
转向做代工
剥离手机业务之后,熊猫称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联营、合资公司分配来的利润,包括南京熊猫分别持有27%和20%股份的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和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权益利润,2004年上半年来这一部分的利润贡献为8000多万元。另一部分就是包括卫星通信、机电仪产品、电子信息产品以及电子制造业务。
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施秋生就表示,目前利润最丰厚的业务是卫星通信,公司日前正上马车辆自动通信报警系统的项目,希望拓宽卫星通信的市场应用。另一方面,施秋生表示未来公司潜力最大的业务在于电子制造,即电子产品的OEM和ODM,公司目前的客户包括LG、飞利浦和夏普等,并已投资2亿元扩建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