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物流运作--自己来做,统一规划 引用海尔总裁张瑞敏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讲话:在2000年海尔业绩的取得得益于对于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中国仓储物流协会秘书长沈绍基对于海尔评价:“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海尔实现了统一采购,JIT(iust in time)降低物流采购成本;统一配送,在企业内部实现JIT配送管理;建立立体仓库实现“零库存”管理。
自建物流系统的家电企业中,最典型的就是海尔集团。它自1999年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作。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1999年未海尔成立了物流物流推进本部,下属三个事业部:采购事业部、配送事业部、储运事业部,成立了36个区域配送中心,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网络。
海尔物流明显的向美国物流中央化靠拢,在实施的初期,收到的比较好的效果,物流本部成立前,海尔的库存时间为30天,经过一年的努力,2001年减至13天,2002年海尔的目标是将库存15个亿降为3个亿。从库存占用资金和采购资金反映出物流成本的降低。
海尔物流本部将分散在各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业务合并,实施统一采购,以达到最低成本下实施JIT(just in time)采购。大到几百元的设备,小到办公用品如螺丝钉,圆珠笔等进行统一采购操作,实施统一采购后使部分零部件降价达5%-8%,对于大型企业集团的采购,海尔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海尔是这样布置物流的:目前海尔的7个工业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以青岛地区的工业及周边的工厂为出口基地,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利用成本与低廉的海运进行出口。2以合肥为主的工业园包括在广东、贵州的工厂,形成本地化的生产基地,节省物流成本。3 以美国为代表的包括其他海外10个工厂,形成本土物流,集基地、生产、采购、销售全部本土化,使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取得收益的同时,海尔努力想使物流运作在自己控制掌握下,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物流基础、实际运作等方面与海尔的设想出现了偏差,使海尔在运行2年后出现了成本、速度、收益等众多问题。
分析原因如下:
1 海尔的物流没有社会化,还在延续“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使货运呈现货源封闭状态,增加了营运成本。
对于物流基础设施,海尔巨资建设了青岛立体仓库,但对于遍布全国的租赁仓库海尔却不能投资进行货架、托盘、叉车、仓库改造,面对物流信息系统(ALIS)卫星在途定位系统(GPS)电子地图(GIS)电子数据标准化(EDI)海尔更不可能进行大规模投资,因为海尔的战略目标在于成为世界知名的家电生产商,而不是物流企业。
2、海尔采取青岛工厂(或各地生产基地)----各地区域配送中心----销售商(或海尔形象店)。
其中工厂—配送中心干线运输由于海尔便于调度管理,将业务交给自己的车辆或签约大型车队,对于零散车辆不于考虑,这使得运输价格居高不下。
区域配送中心向销售商采取配送制,配送指令由各地工贸公司下达,由于配送中心无法事先得知产品去向,只能依靠当地配送企业,但费用结算统一由物流推进青岛本部结算,这就使得当地配送企业将垫付资金成本追加到配送费用中,例如西安的大一物流公司在2002年6月还在追要2001年的配送费用,并在以后的配送中不得不将资金成本考虑进去。
3、对于本不属于家电物流特点的IT产品,海尔强为所难,适得其反。
2001年3月,海尔取消各地的电脑分公司,改为大区制;将电脑事业部的资金流和物流收回,分别并入工贸公司和集团的物流本部,由集团统一控制;海尔3C负责商流和销售,并拿出5%的利润给上述两个部门,以获得相应的资金流和物流的支持。
其实3月整改后,相当一部分经销商感觉到物流不仅没有加快,反而更慢了。原来发一批货到山西,通过北京分公司,可能1天就到了,只需要几十元费用;而改为海尔集团的物流本部统一平台之后,时间要长好几天,而且费用也增加到了几百元。IT物流周转频率高、批量小 、多品种、速度快、个性化的特点被家电的固有渠道所扭曲。
另一方面,海尔电脑的原料由集团内部统一规划、统一采购和统一运输后,表面上共享了平台,但由于规模没有上来,机制又不灵活,反而造成采购成本过高,这直接影响了海尔电脑的价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