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灼基:五个依据驳斥“经济过热说” “我国上半年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不要轻易说过热”,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在“2003中国(广州)夏季期货论坛”作上述表示。
首先,从去年起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我国GDP增长之前已连续下降了七八年,现在的反弹是经济自身发展规律性的表现,不能人为地回避甚至违背这种势头。
其次,看宏观经济形势不能只盯着一年、一个季度,不能对短时间的变化妄下结论,而应看到长期趋势。
再次,我国的既定目标是在今后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每年7.2%的快速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基数的不断增大,GDP的增长难度必定加大。有些年度高速增长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还要考虑到有一些达不到增长要求的年份。
第四,不能拿我国经济的增长同国外的经济增长水平简单类比——他们的基数大,而且我们的经济增长中有水分,如体制本身就有水分,有重复计算的问题,难排尽;同时,材料上报的也不够准确,虚报、瞒报都有,相抵之后还是虚的多。
最后,要看经济运行是否协调,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五个同步现象:一是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同步——今年我国第二产业中出口产品、升级换代产品比重提高;二是经济增长与效益提高同步——今年全国所有39个行业中有37个盈利,只有2个亏损,行业形势整体转好;三是国内经济增长与涉外经济增长同步;四是经济增长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同步;五是经济增长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同步——上半年我国城市人均收入增长7.3%。
萧灼基还表示,尽管目前非典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但其无形影响、滞后影响不可忽视,“房地产业发展较快,但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萧灼基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宏观上金融风险正在积累,问题不少,应引起警惕。”
一方面,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比例失调。这两年资本市场低位徘徊,间接筹资比重大大增加,今年上半年银行储蓄就增加2万亿元,而直接筹资仅400亿元。
另一方面,银行的不良资产基本没有减少,以前的“债转股”操作经过实践验证并不是盘活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尽管银行方面公布的不良资产比率已由去年的23%降低至最近的19.7%,但导致数据面下降的原因主要不是缘于企业效益转好、还贷能力增强,而是银行吸纳存款、扩充资本使得总资产增大的结果,“实际上只是分母变大了,而分子却没变”。
而且,银行还存在一批隐蔽性不良资产,如尚未到期的问题贷款。
萧灼基认为,尽管“十六大”提出了发展虚拟经济的问题,但管理层对虚拟经济的发展“仍不够重视”。
他建议在对《证券法》的修改方面,应该注重实质性的修改——首先明确制定《证券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在法律规定上放弃分业经营限制、准许混业经营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期货市场发展方面,萧灼基认为应该尽快恢复原来的35个交易品种,并推出新的期货交易品种,如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