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比较分析及可借鉴的结论1)基本模式比较
在世界主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中,基本模式主要是三种:第一,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这种模式比较特殊,是靠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人文条件而形成的,在世界的国际航运中心中是唯一的,即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第二,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即腹地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如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和纽约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以中转为主,即中转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如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
从这些国际航运中心的比较可以看出,国际航运中心基本模式的选择随着历史的变迁,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如鹿特丹和纽约始终是以腹地型为主,而香港和新加坡又始终以中转型为主。这一事实说明,在国际航运中心模式的选择上,所在港口的区位条件过去是、现在仍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另一个结论是,中转型的国际航运中心除了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条件外,发达的转口贸易和自由港政策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2)功能比较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也在从第一代向第二代,再向第三代演变。第一代航运中心的功能主要是航运中转和货物集散。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是货物集散和加工增值。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除了货物集散功能外,还具有综合资源配置功能。
(3)形成条件比较
从对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比较分析可知,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基本上都具备下述中的全部或大部分条件:自然条件、集散传输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体制及政策条件、人文历史条件。
第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港口的水文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决定了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对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有几个特点:①自然条件优劣的标准是随历史的推进而变化的。例如,随着世界船舶的大型化,原先有着优势的一些港口(主要是一些河口港和内河港)都纷纷失去了优势,为了生存和发展,一些河口港都先后到外海寻找新的港址,建造新的码头,即采取“移港就船”的发展策略。即使象鹿特丹港,其上游城区港池低潮水深能达到12米,完全有能力进出第三、四代集装箱船舶,但出于长远的打算,还是在离海岸5公里以外的马斯弗来克特岛上建新的码头,以使集装箱泊位水深超过15米。②自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如鹿特丹港通过不断整治航道使水深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③对形成国际航运中心来说,是否是天然良港,是否是位于国际主干航线上,这些固然重要,但不能孤立地看自然条件对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必须同宏观上运输网络体系的状况、内陆腹地与海外腹地的状况以及其他条件一起综合考虑。科技的发展已使集散传输手段愈益摆脱地域的障碍,区位条件的作用趋于下降。 第二,集散传输条件。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集散传输条件是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的,从目前来看,国际航运中心的集散传输条件包括发达的海陆空内河集疏运条件、邮电通讯、卫星通讯、全球互交网络、区域性或行业性互交网络。 第三,技术条件。国际航运中心的技术条件主要是指支持中心高效率运作的技术条件,但在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中,其技术条件还包括支持把技术作为一项商品有效转移、配置的技术。在国际航运中心中,将海上运输及相关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将高技术含量生产工艺分拆改造成适用技术,将创新的管理技巧一般化并转移扩散等等。直接发挥转换、中介功能的技术在国际航运中心相当密集。 第四,经济条件。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无一不依托于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剧增。而历史上国际航运中心“领头羊”的更替同世界经济重心转化的路径相吻合这一事实,也证明了经济条件对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作用。而且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和主要特征,也是由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所决定的。 第五,体制及政策条件。国际航运中心的集散调配功能的辐射面至少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市场,所以在其市场体系、法律制度环境、政策状况方面就体现三个基本要求,那就是,国际化、自由化和稳定性。国际化是指在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的基础上,市场的组织、运作规范应当同国际接轨,能在体现本地本国特色的基础上从容处理国际性事物。自由化是国际航运中心共同和重要的条件,这是保证航运中心追求集散效率的关键因素。稳定性也是国际航运中心的必要标志和号召力所在。国际航运中心的稳定性包括政治经济体制的稳定、法律规范的稳定、政策的稳定以及经济运行状况的稳定。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来看,有一个趋势是鲜明的,那就是由依靠自然条件到依靠体制的推进。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更有赖于自然条件及内陆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时代以后,体制构建、政策推动的成分开始上升,一些硬条件上的缺陷往往通过借助体制与政策的推动加以弥补。从香港、新加坡这两个航运中心来看,完善的市场体系、自由港政策等强调软环境构建的措施有效地弥补了其内部市场狭小等硬条件不足。当前,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对国民经济、地区经济的重大推动作用已得到充分认识,有关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必将更趋激烈。显然,这场竞争将是全方位的,政策和体制的因素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尤其是机制保障和稳定性更将倍受关注。第六,人文历史条件。良好的人文传统、人文特征和人文形象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伦敦在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条件,如悠久的贸易和航海的传统和文化、众多优秀的海事人才等。而这也是伦敦虽然在今天从港口看已无全球级的功能和条件但仍以其交易市场、保险服务、航运信息服务、海事服务、海事研究与交流、海事监管等功能保持着全球级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原因。由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从今天的国际航运中心看,除了历史上的通商及国际化传统外,人文历史条件还涉及到文化习惯的多元化、多元文化的亲和力等。
(4)管理运作模式比较
如以上所述,国际航运中心在体制及政策上要体现国际化、自由化和稳定性。比较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它们在体现自由化方面所采取的管理运作模式是有区别的,有的是运用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政策来体现自由化,但也有的不是。因此,自由港、自由贸易区是国际航运中心实现自由化的重要手段,但国际航运中心的自由化并不能与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划等号。自由化最关键的是要求便利与秩序的结合。航运中心的各环节有序并符合国际惯例本身就是提供了自由,而各环节程序的便利简易更强化了“自由”的信号。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政策在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中的作用,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无疑会增强国际航运中心的吸引力,尤其有助于国际航运中心的最初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