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向来把“面子”看得很重要。面子涉及一个人的尊严、地位,甚至是某些人虚荣心理的客观需要。行走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面子。己溜不欲,勿施于人,从这个角度上讲,自己要想得到面子,就需要学会给别人面子。因为只有懂得给别人面子、知道如何给人面子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更大面子。 谭小芳老师认为,我们常说“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不能“不给面子”,不能“扯破脸”,更不能“颜面扫地”。显而易见,“面子”是国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面子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方式,影响到“理财”,更重要的是,面子还影响到人们的职业生涯,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水浒传》中写到武松上景阳冈打虎前有一段细节描写: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到:“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这个武松明知山有虎,却因上山前跟店老板夸下海口,碍于面子,他选择了继续上山。没有想到的是,武松侥幸把虎打死,从而一举成名,为他进入以后进入“宋江集团”攒够了名声。 《水浒传》的作者从中不经意地解构了男人的面子的双向性:其正面是,武松在明知山有虎的情况下,为了面子,性命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说明他把面子跟气节一样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值钱;其反面是,武松在明知山有虎的情况下,还要为了面子,不管生命的危险,按我们现代喜欢骂人的话是:你真他妈的犯贱!但是武松是幸运的,不可效仿。 谭小芳老师表示,男人为了面子宁愿选择死亡的例子有很多。古语中有句话:士可杀不可辱。在古代战争中,每位将士被俘虏后遭到敌人的戏弄时最喜欢说的正是“士可杀不可辱”。你要么就杀了我,要么就不要玩我。如果你玩我,那么我活着没面子,还不如死去。俘虏们为了面子而选择死亡,这种行为是高贵的,比什么都值钱。 《孟子》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齐国人,每次外出,总是酒足饭饱,醉醺醺地回家来,还在妻子面前夸口说,都是在富贵人家吃的酒。但从不见有富贵之人到他家来,所以他的妻子颇为怀疑。一天,这人又出门了,他妻子跟踪其后,发现城里并没有什么人同他说话打招呼。后来,这个人到了城外坟地中,向前来祭奠的人讨残酒和剩菜。这个人的妻子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丈夫所说在“富贵人家”喝酒的真相。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需要得到尊重是一种本能的心理需求。另外,爱面子一方面是与性格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与生活环境有关。如果家人对孩子要求比较多,或者要求比较苛刻,或是家人自己是完美型,他有可能受其影响,会对自己的形象很在意。 而中国由于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之间做事有时候“抹不开面子”,面子成了维持社会秩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关于如何克服爱面子的心理,你可以试一试以下几个方法: 1.分析法 当别人议论或反驳你时,你肯定会有“害羞”感,或恼怒感,这很自然,每个人被人议论时,都有不适的感觉。但要分析对方,所议的对不对,是否事实存在。如果确实存在,那就虚心接受。接受错误,改正错误。如果议论有不恰当的地方,不去置理,他们说他们的,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 2.心理暗示法 心里告诉自己,别人的嘴巴,我又封不住,让他们说去;只要自己心理清楚就行了,做到以静治动。有时候会与陌生人接触,或是有事相求,可能会因为爱面子,心理不愿意去做,但不做又不行的情况下,可以运用行为训练法即,在面对对方之前,做一模拟对话,表达训练。多做几次。找到感觉了再鼓励自己行动起来。会有成效的! 3.韩信法 不在小事上要面子。韩信出生于秦末,生逢乱世,青年时期父母双亡,家境穷困潦倒,也没有人瞧得起他,但他是有抱负的人,自认为自己的才能终有一天会崭露头角的。他个子高大,常爱佩带刀剑在大街上行走。江阴有一个屠户曾公开地挑衅他说:“你的装束表面上看是个士人,其实你的内心非常胆小,如果你是有种的人,就拿剑和我格斗,如果胆小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最终韩信接受了他的侮辱,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这就是能忍“胯下之辱”的典故。在当时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血气之勇,信奉“士可杀,不可辱”的信条,而韩信竟能忍之,并反其道而为之——“士可辱,不可杀”。从此间足可窥见韩信的过人之处,不愿置身于无谓的小事小非中。 最后还应该牢记,面子是别人给的,而不是要来的。2004年6月份,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因被指在夜总会闹事而丢尽面子,成了许多媒体娱乐版的头条,从而让自己的主持人形象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都蒙上了阴影。事情的起因就在于水均益“要面子”,他不满到结账时总经理都没有露过面,认为“太不给面子”了,于是一定要服务员叫总经理来见他。当服务员说总经理已经休息了,该主持人因此大为恼火。这些人都是要“面子”的,你总经理敢不出来见我,就是“不给我面子”。既然你不给我“面子”,那我当然就要生气,于是自己要把“面子”给挣回来,结果却丢尽了面子。 我们克服了爱面子的心理之后,还要充分利用别人爱面子的心理,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转折,或者延长职业生命。 正因为如此,为了面子,有的人即使对某件事一无所知也要夸夸其谈,即使工资少得可怜也要抢着买单。然而“打肿脸充胖子”的滋味毕竟不好受,难怪80.7%公众认为太爱面子的人会活得很累。
![职场女白领的英文歌 武松,白领与职场面子经济](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26182685375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