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赢的尝试
--------------------------------------------------------------------------------
未分类四号令出台之后听到最多的议论是发展商如何取得粮票的话题。首先是潘石屹断顿了,其次是两个多月政府并未向市场投放土地。20日晚京城俱乐部中汇集了几十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们,集中讨论的仍然是如何取得土地的问题。
四号令加速资源的重新配置
四号令之前一些房地产商仍忙着按33号令的口径在试图取得土地。许多开发商与划拨拥有土地的一方签定了合同,并支付了定金,有的甚至已准备了种子与化肥,就等着播种了。四号令的出台使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差一点就“把庄稼种在了别人的田里”。许多人在担心着招拍挂会使土地的成本大大提高,并担心在竞争中失败最终无法取得土地,使本来鸡蛋就不太多的中小开发商换不到合适的粮票。尽管市场上尚没有看到政府直接向市场供给的土地和土地是否会大大的提高成本,但现有市场中的房价已开始波动了。已经拥有粮票又无能力开发的“小地主们”蠢蠢欲动的期待提高自己粮票的价格了。
每一次市场游戏规则的变动都会让一些人可以借政策的调整不费吹灰之力而成为暴发户,大发一笔横财。尽管目前挂牌的土地基本都是原有的挂牌意向者、并按基础的挂牌价格摘牌而获得土地,但绝大多数人仍认为招拍挂的土地成本会高于二级市场的转让价格。 于是开始在发展商中出现了两种带有倾向性的声音,尤其是中小的地产发展商,更迫切的希望这两种情况会成为现实。 一是面对四号令之后的招拍挂,中小企业希望能通过协会或联盟的自愿结合方式取得资金的合作,将更多的鸡蛋集中起来共同去换取粮票,并按各自的能力和比例分配粮票或合作开发。 二是除了政府公开的一级市场之外中小企业还希望能有个非官方的公开的二级市场,希望能通过协会或联盟的自愿组合方式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中非竞争而协商式的重组土地资源,在信息充分对称的情况下自愿结合、自由配置,以防止土地价格的暴涨。 当四号令出台之后,其最积极的意义也许就在于用政府的强制性手段逼迫企业不得不用市场化的竞争来调动资金与土地资源的积极性,并使资源可以达到尽可能的合理配置。让无能力而占有土地资源的企业和有能力而缺少土地资源的企业,及有能力而缺少资金的企业,自觉而主动的相互结合,力求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也让中小企业更自觉和充分的认识到面对强大的政策压力时,要联合起来共同寻找市场中的生机。且不管在土地配置的过程中政府的土地供给行为会对市场产生多少影响,起码让已经发出的粮票不再囤积在部分人手中,而能合理的被重新利用,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资源只有在被充分利用时,才能发挥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中,更重要的还不是简单的将资金与土地结合,也不是有了鸡蛋就一定能换粮票。对企业和市场而言,更重要的在于让土地与资金在最能发挥土地利用价值的专业公司手中。并非所有的开发商都能拥有全才的专业能力,不同的企业更善于做不同的产品和选择不同的市场,配置中还更需要按用地的不同产品类型在不同的公司中做最擅长和专业的配置。四号令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争吵了很长时间的潘石屹与任志强之间鸡蛋换粮票的故事,终于快要有个结尾了,合作可能成为最终的结果。
有人说任志强缺少资金而不得不和潘去换鸡蛋,也有人说潘石屹的鸡蛋不够而换不了全部的粮票,双方不得不折中的选择了合作。用部分股权与债权转让的方式,让任志强尚都一期的项目得到了保留,让潘石屹得到了尚都二期的粮票,两个对头再次挽起手来完成一个共同的项目。 有人说任志强亏了,潘石屹赚了,甚至有人比喻说任志强搭台子、潘石屹唱戏。其实谁赚了自己知道,为什么不能是个合作而双赢的局面呢?交易最重要的则是创造一个能最大发挥资源商业效益的合作。 华远尚都与SOHO尚都成为一个项目的两个不同部分,竞争变成了牵手合作,成为了市场中被纷纷议论的趣事。 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在问着一个问题,华远并不缺钱也不缺能力,华远尚都的销售与建设都同样进展的很顺利,为什么要与SOHO合作?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同样提出这样一种反问,华远和SOHO为什么不能强强联合而进行合作呢?华远希望从战略上获取更大的发展而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能充分利用其取得土地粮票的优势,用更多的资金实现其发展的转移,发挥其资金有效运作的竞争力。SOHO在缺少粮票并希望能迅速提供市场现货,充分利用其已拥有的客户资源继续扩大其市场的占有和影响。 各自都在从实力扩充的发展中找到了合作中的好处。华远会从增加与扩大土地储备,用变现的资金收购新的项目,用充足的土地为今后的市场再融资奠定基础。SOHO会利用市场销售额的增加和从解决断顿可能造成业绩的非延续性出发,而打下市场上市和再融资的根基。两个企业各自的战略需求和战术需求使各自从合作中找到了共同的需要,并获取各自的利润,这本来是件资源市场化自由配置的最佳选择,但却并不被多数人理解。 所有的联盟都是从利益驱使的单边合作开始的。当更多的人认为能从合作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并且会减少交易的成本和难度时,人们才可能会合作,更多的人才可能结成联盟。尤其是独立竞争会对自己保护及扩张增加困难时,合作则可以形成优势的互补,合作则是最简单的联盟的开始。 有人说个别企业之间的合作或一些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形成市场的垄断,或者说联盟的组织意图是在制造垄断。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WTO不但不是为了形成和制造垄断,而恰恰是为了增强交易打破垄断,并使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无不在力争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并签订世贸协定。 欧佩克的商业联盟并没有形成市场的垄断。欧盟的成立、欧元的流通都没有因此而制造一个垄断的世界大国和垄断的货币,并且在看到欧盟的组织能为更多单个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的竞争中创造利益,而吸引着更多的国家在申请加入欧盟。企业间合作的出现或联盟为什么就一定会形成垄断?为什么就会使一些企业恐慌呢?看来刚刚进入市场经济中的多数企业还不知道,行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并且是防止个别企业形成垄断、加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必备条件。正如中国人的一句古话曰“背靠大树好乘凉”。行业协会要平衡的是市场与政策变化中对行业内企业的保护,行业协会与企业联盟恰恰不是对抗协会或联盟的内部成员,而是保护成员各方的公平利益、不干涉成员之间的合作、不涉及非自愿的利益分配与交易,更没有强制非自愿的加入协会或战略联盟。也许有人不愿意说和承认,但在干着战略合作的事,赚着通过合作或联盟而增加的超额利润。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且会在市场规则和政府法律管制中求生存。所有企业都会力争获取最大的市场价值,合作时也不会放弃各自企业的基本利益。尚都并不是华远第一个与对手合作的项目,更不会是最后一个与对手合作的项目。 四号令创造合作契机 为什么选择了尚都,因为尚都的位置优越、CBD的社区成熟、一期的销售成功、二期的项目有其特色,这些都是成为潘石屹眼热的条件。为什么选择了小潘,一是项目适应于项目特点的操作,二是小潘断粮时会拿出更多的鸡蛋,双方的合作有各自的优势。对任志强而言,能有效的利用时机和鸡蛋换取更有利的粮票;对潘石屹而言,能利用断粮的空间发挥鸡蛋的再次利用效应,各得其所,合作将使双方都取得满意的结果。 自断粮的消息被公开之后,拥有真假粮票的地主们就纷纷涌向了小潘。一天十几个换鸡蛋的消息让小潘应接不暇,也着实高兴了一阵。但让小潘苦恼的是一些土地不具备尽快开工的条件、一些土地不符合小潘的产品选择或地点选择、更有一些小地主们已危机到发不出工资的地步,希望小潘能先给个定金作为救急款。虽然项目交换的价格不高,有的甚至打了对折,但都未能如愿变成鸡蛋,更还有许多尚不能成为粮票的半成品也在参与交易。 尚都项目在小潘的接触中是个出价最高的硬骨头,却偏偏成为了小潘首选的目标,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前期项目的形象、特殊的产品设计,与新城国际、财富中心、嘉里中心、美国使馆等紧密相连的聚集效应,已完成的前期土地拆迁、出让金交纳、扩初设计、规划审批等准备工作,高高的吊起了小潘的胃口,死硬的纠缠着砍价,以求形成合作。所有的地产商都希望能用最低的成本取得土地,并利用土地的升值潜力和产品的价值提升来寻求最大的利润空间。 但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各算各的账,用合理的市场价格取得土地并不在于平衡与对比之中该土地的价格是否高于其它的土地,而在于土地与资金的结合中能否迅速的产生回收与利润,这也许就是双方能够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条件。好的土地可能会贵,但好的土地可能产生更高的产出。是土地的产出价值与时机决定了土地的价值,而非土地的价值决定土地的最终产出价值。 在无数的机会与选择中华远尚都和SOHO尚都成为了双方合作且各有分工特色的特点项目,并为此后更多的合作创出了一条新路。在四号令之后的市场中也许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合作模式,并成为市场中的发展趋势。 外面的人常常只能看到事务的表面,当事人自己都有着不被外人所知的小算盘,这就是各自的战略与策略。不管非当事者在评论什么,钱只会落在当事人的口袋中。如果合作、战略联盟会让参加者能获得比独立作战更多的利润和收益,那么合作和联盟就会越来越多,市场就会越来越活跃。企业成功的路才能越走越宽。消费者才能得到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 交易归交易、责任归责任,华远会继续推行项目的业权、担保等一系列优质服务项目,并完成企业对社会和消费者所做出的一切承诺。鸡蛋换粮票是市场中的商业交易,为社会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服务则是企业终生的义务和责任,企业可以调整战略和商业模式,但不会放弃社会的信任。华远试图在四号令政策的变化之中寻求一条更加宽阔的发展之路,为企业和行业创出双赢或多赢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