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在哈佛商学院的圆形桌边,哈佛的MBA学员对王灏和冯波进行了5个小时的“拷问”。有学员问,这次合并的目的是不是为了拯救冯波前期的投资?
冯波的回答是,“这次合并在理论上不管怎么讨论,在现实中,是一次自然的过程,是在外界环境下的进化过程,没有什么故意的力量,完全是为了生存和发展。”
冯波是成为创业投资基金的合伙人,而王灏是其投资的互动通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而哈佛商学院此时正在讨论这样一个案例———两家创业企业通过合并,公司的商业模式超越了原来两个母公司所提出的方式,并迅速成长起来;而这个案例的发生地在中国。
这个合并案的“导演”正是冯波。
两个演员
王佶如今是互动通公司的CTO,而此前他是太极链网站的创始人之一。1999年,互联网热潮正兴。王注意到各种网站之间有很多的广告交换链接,这是互联网上最普遍的宣传方式。但是王看到了其中的弱点,在这种互相的交换链接中,只是局限在两个网站之间进行相互的链接交换,而大网站和小网站之间肯定需要一个协调。王于是设想一个中间机构,能够把互联网上的这种链接交换都联系起来,并做协调和管理。
而收入是从网络广告中得到回报,类似于佣金。王佶找到了当时和他有一样想法的韩啸和付政军,三个人创立了以互相交换网络链接为主要业务的太极链网站。
1999年10月,网站开通,王找到了冯波,当时冯已是网络界有名的投资者,曾帮助四通利方公司以及亚信公司成功融资,还被《福布斯》评为“1997年高科技领域最活跃的100人”。冯波对王佶的想法很有兴趣,“当时,我们看到这个商业模式是依照了互联网这种快速的成级数放大的特点,而且,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吸引相当多的网站到太极链来投放广告,这样也就可以得到现金流。”冯波的助手蒋邵清回忆当时说。
冯波的创业基金投资了一百多万美元,王佶成立了以太极链为主体的T2公司。据其称,从1999年10月到2000年4月,公司发展迅速,注册的网站已经有了万把个,每天的网络广告投放有200多万点击率。此时,联创等创投基金也进行了第一轮的投资,联创投了几十万美元。联创的总裁冯涛是冯波的哥哥。
而同时,在北京,另一个“演员”也亮相了。年仅24岁的王灏在2000年建立了ITOM公司,其主要业务在于为企业做一些互动广告,并为他们设计建立网站。王灏得到了TOM.COM的几十万美元的资金。ITOM有很多非常好的FLASH制作高手,可以做出非常“酷”的网站。
“当时,我们利用的比较先进的设计手段,我们有专业的媒体实验室。”王灏进一步解释,对于做好的网络界面,会找一些访问者做试验,然后现场对这些访问者做一些可用性的测试。这种认真而专业的做法使得公司吸引了很多大企业作为公司的客户,并且也有了现金流来维持公司的运转。
困境中合并
2000年末,互联网热潮渐退,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们发现投资人都在和他们计算“现金流”、“赢利预期”而非“浏览量”和“注册用户”了。很多网站难以为继,更不用说做广告推广了。做为中间机构的太极链遇到了难题。以前设计的盈利模式变得不现实了,初始投资也越“烧”越少。冯波的助手蒋邵清说,“作为投资人,我们投资的企业就像自己的孩子,是不愿意看到他失败的。”
而王灏的日子也不是很舒服。当时,TOM正进行着公司业务的整合。据说曾有一段时间,TOM还冻结了ITOM的资金。虽然ITOM可以用网站设计和网站建设来赚钱,但毕竟这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并没有什么非常核心的竞争能力。王灏承认:“当初这种模式,现在看起来更适合于个人来做,不太适合一个公司来经营。”
而冯波似乎看到了他的机会———一次当“导演”的机会。18岁移居美国的冯波曾就读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电影导演专业,这在投资人中是少见的。此后,冯在美国高科技投资银行罗伯森·斯帝文思公司中任中国部主任,2000年创办成为创业,致力于大中国区的风险投资。
当ITOM的投资人已经开始酝酿要结束ITOM的经营的时候,冯波向王灏抛出了橄榄枝。冯看到了王灏在企业客户方面的巨大资源,以及在网站建设上的市场地位。而他手头正好有另外一张牌。
冯设想,如果将王灏的企业客户和界面设计技术和王佶的后台技术相结合,那么两个公司都可以走出当时的困境,可能还会产生一种更好的盈利模式。
“但当时,我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王佶回忆说。不过,作为投资方的成为创业充当了推动合并的导演。
新客户 新融资
“王灏和王佶的互相熟悉很快。”蒋邵清说,“合并,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机会。”从王灏来看,有了后台的技术支持,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而王佶,则脱离了不能马上看到盈利前景的纯“网络概念”,开始和客户直接接触,并为现实的客户提供服务。在公司正式合并以前的一个月里,T2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在ITOM的办公室里建立技术研究部门,而ITOM的人员也出入T2在上海的办公室里联系客户。2001年4月,ITOM和T2正式合并,成立了新的互动通公司。在新的公司里,成为创业等投资基金占有约20%左右的股权,而王灏、王佶等几位创始人占剩余的部分股权,“我们还有留出了部分股权为新引进的管理层准备的。”王佶说。王灏出任总裁,王佶是CTO。合并以前,ITOM有20多名员工,T2有30多名;成立新的公司以后,员工增加到了70多。新公司仍然保留了原来在北京、上海两个办公地点,而研究中心仍然在上海,王灏一般在北京,而王佶则坐阵上海。
互动通公司成立以后,将两种业务开始整合,提供基于技术的市场营销解决方案。吃第一单的是索尼公司。互动通重新为索尼设计了中文网站,并为企业的市场营销进行技术层面上的支持,对于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跟踪。随后,联想、英特尔、铁通、网通、阿迪达斯、强生、百时美、施贵宝等先后加入了互动通的客户行列。
吸引这些客户的是互动通的运作模式,王佶说,“我们的客户都是大企业,很多都是世界500强企业。”王佶的说法应和了投资方的见解。蒋邵清明确表示,“成为创业基金选择企业的关键是看这个企业为谁提供服务,我们认为给大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大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才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才有实力来购买互动通的服务、才能给互动通带来可以收得到的现金流。
互动通合并以后的5个月里,收入增加了500%,达到了500万人民币。而整个2001年互动通有了1000多万元的收入。“当时从一个单子七八万元,到后来一个单子100多万元,这种增长是使人很振奋的。”王佶说。“经过一年的发展,今年将是对互动通关键的时间。”王佶认为,数据分析将成为下一步为客户提供的主要产品。
2002年5月,成为创业投资基金和摩根士丹利前董事亚洲公司总经理韦仕华创立的美国蔓聂舵风险投资基金一起对互动通进行了一轮共200万美元的第二次融资。在引进新一轮的投资以后,公司的约40%股权由成为创业、蔓聂舵、联创一起分享,另外公司的40%属于公司的创始人们,而剩下的则是给未来公司的管理层。“这是典型的成为投资的企业的股权构架。”蒋邵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