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的日子比我难过,为什么呢?我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在方正大厦五层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面对《IT时代周刊》记者侃侃而谈。
不久前,尝试了三年相关多元化,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的联想集团公布了新三年规划,其战略路线核心将专注于当前主营业务(重点是PC)。同样,方正也一直在探索多元化模式,在对比方正模式和联想模式后,魏新认为:方正的多元化道路更轻松些。
倍受争议的“方正模式”魏新这样解释方正集团的多元化模式,结合金融资本,有选择地进入一些传统行业,以投资收益来稳定方正集团的财务基础,避免企业因高风险而导致整个集团财务波动过大。
但“方正模式”,自概念推出起就命运多舛,倍受争议。2001年10月,魏新在正式担任集团董事长前夕,向董事会提交了两份报告,其中“关于集团走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的报告在方正内部引起争议。魏新的理由是,走专业化道路要具备三个条件:进入的领域有足够的市场规模;高科技的公司要掌握原创技术;具有国际化的发展潜力。而方正集团旗下两大业务,激光排版系统固然先进,但市场容量有限,并且不能像WINDOWS操作系统那样升级换代,虽然满足第二、第三个条件,但不足以支撑整个集团的发展;另一大业务PC,虽然市场容量大,但竞争激烈,PC两大核心技术被英特尔和微软垄断,缺乏自有的核心技术,也不可能给方正集团带来根本性的突破。据此,魏新认为多元化是方正集团惟一的选择,并力排众议,“经过长达数周的讨论、交流,董事会最终达成共识,改变方正集团的发展战略”。
此后,通过一系列兼并收购,昔日以IT技术为龙头,激光照排、软件、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为主业的方正集团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涉及银行、证券、钢铁、医药等领域的全新金融控股财团。联想、方正这两家分别以PC、激光照排为突破口树立起来的两面民族高科技企业旗帜,走向了两条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魏新“眼花缭乱”的系列收购引来质疑声一片,有评论分析人士尖锐地指出:这种以“产业输血”来化解方正集团的亏损危机的方式,并不能解决机体“造血功能”缺失的问题,方正集团的管理弱势更会让方正集团危机四伏。
那么方正为什么还要走这种多元化模式呢?
方正有自己的考虑,不论内外如何评价,魏新依然坚定执行自己的策略,他的做法也逐渐得到内部更多力量的理解和支持。方正集团新生派力量这样评价魏新:他不是一个企业家,而是一个少有的资本运营高手。方正集团执行总裁李友介绍,2003年苏钢可以实现30亿销售收入,2个亿的利润,ST合成年报显示,销售收入3亿元,实现利润500万元,李友预计ST合成品2004的利润会达到六、七千万元,这对改变集团的资产结构非常有好处,而收购珠海多层甚至能为方正带来高达8亿元的收入。
显然,方正集团收购钢铁、医药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稳定财务基础,分散财务风险。因此,魏新投资的传统行业要求必须控股:“只有控股才能合并报表,银行永远是锦上添花,永远不会雪中送炭,你缺钱的时候,银行就会说对不起了。因此企业最核心的东西,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现金流,现金流不能有问题,这是我考虑财务和资产状况的基础。”“我绝对不会去大炼钢铁,苏钢只会做与钢铁相关的业务,如物流、焦炭,能赚钱就行了”魏新称。方正集团的多元化更像是简单的投资控股,苏钢和ST合成更像是方正集团外围的“蓄水池”。
“投机性”策略2004年初,联想称新三年规划的战略路线核心是专注于当前主营业务(重点是PC),但方正已经不愿意再在该产业中进行过多的市场拼杀了,魏新表示:“PC领域大家都组装,都没有核心技术,大家拼的就是渠道,戴尔有一个业务模式创新,全球采购的成本比我们低,(本土企业在)PC行业会越来越难做。”
杨元庆当然也明白联想未来的PC道路必将充满艰辛,PC行业仅有10%的毛利率必然成为联想最难面对的事实,即使作为管理最规范、市场反应最为迅速的优秀企业之一,联想集团也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
相较而言,魏新的“东方不亮西方亮”的道路相对比较轻松。在PC产业上已经与联想拉开距离的方正集团,借助其它投资产业,特别是比PC毛利率高得多的产业投资,加上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开拓出一条更为平坦的道路。
实际上,与联想几年来进行的多元化相比,魏新的策略多少带有“投机”意味。联想集团涉及手机、服务等领域,是少帅杨元庆,在谨慎的战略规划和科技产业布局基础上进行的投资;而方正集团魏新的投资策略完全不同,甚至很难谈到战略规划和产业布局,魏新投资的目标来自最直接的利益驱动。
魏新的收购原则非常简单:“涉足的行业要风险小,还要具有资源性,比如一定是上升型或者是牌照型的,我们收购的东西基本上都不出这个原则的。”以收购苏钢为例,在魏新看来,这个项目是最简单且易见效的投资项目。2003年7月,方正集团收购苏钢集团90%的股份,承担苏钢集团的债权债务确保苏钢原有在册职工4500~5000人的充分就业。魏新认为,像苏钢这种企业,本身并没有什么经营问题,困境都是由于体制老化和管理不善造成的。他向记者透露,方正集团向苏钢注资主要是用于买断工龄,最后真正投资的不过2亿多元。
“从最坏的角度考虑,苏钢不还有5000亩土地吗?”魏新笑称。而对苏钢的改造也非常简单。主要是加强成本控制,方正集团派出六七个人,除财务总监、董事长外,其他几个人控制采购、销售两个重要环节。魏新估计,仅2003年苏钢的利润就可达2亿,销售收入将超过30亿元。一位熟知苏钢情况的人称,和众多国有企业一样,有时候你简单到只要加强控制,仅仅堵住一项漏洞就可以使企业扭亏为盈,更何况苏钢本身还是家盈利的企业。
在中国有大量国有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就像地下金矿一样等待开采。在利益原动力的驱使下,一批民营资本如新希望、东方集团、德隆、万向以快速并购方式发展起来,将民营的管理、激励机制注入到被收购企业,往往就会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不论从管理方式还是文化塑造等各个方面,联想都具有比方正集团更为先进的质素,对苏钢之类企业的改造也具有更强的能力。但柳传志希望打造中国的联想品牌,对于略带取巧式的投资收购,联想不会做,联想更希望走市场化企业发展道路,通过科技的管理运作,以企业的管理能力,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消费产品的精确把握来赢得市场,取得企业的发展,而在目前仍有许多捷径可走的中国市场,这条路走起来显得备感艰难。
操作上打出政治牌方正集团门口挂了三面旗:一面是国旗、一面是北大的校旗,还有一面是方正集团的旗帜。
魏新不但是少有的资本运作高手,还是精明的商人。他知道利用一切资源,来为方正集团创造业绩,北大与国企就是方正在收购战略打出两张有力的牌。魏新一再强调,方正集团跟一般纯粹的商业公司不同。“我们每年的工作报告是副总理以上的人每年一份的,年年这些人都有批示的”。
对ST合成的重组,就得益于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截至2003年9月30日,西南合成及其下属企业对ST合成欠款总额共计2.24亿元,另有约1400万元连带的担保,这成为重组ST合成最大的死结。为方正集团重组ST合成,重庆市政府承担了西南合成的大部分债权,还同意自2003年起,由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给予ST合成4000万元扶持资金,共计12000万元。据魏新介绍,重组后的ST合成净资产达到5亿元,负债2亿元,净资产回报率达到15~20%,而方正集团3亿元投入后,企业就没有什么负担了。计划2004年出口达到4000~5000万美元,2005年为1亿美元。
苏钢的收购过程同样得益于方正集团的“身份”,竞争对手包括江苏张家港的沙钢集团、杭钢,以及某台湾企业,他们的出价远比方正集团要高,苏州政府最后还是选择了方正集团。“究其原因我们是国有企业,他们也是国有企业,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只要把企业改制做好,对苏州就是最大的税收支持”,李友称。对方正集团通过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技术操作完成收购,魏新坦言:“不要以为企业可以完全脱离政治,但企业家要懂政治,要考虑政治环境,这是没办法的,柳传志也要考虑政治的问题”。
柳传志显然也考虑过这条道路,之所以没有走这条路的原因,柳称:联想集团已经走向正常的发展轨道,做产品在某些方面困难比较大,当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越来越规范的时候,管理运作规范的联想集团更适合发展,而一个企业同时经营多种业务却是很困难的。事实上,联想集团的大股东联想控股也在进行多元化投资,已经涉及房地产、风险投资、餐饮等领域,但更多是基于市场化的科技运作,而在柳传志的规划中,联想集团主要任务是价值创造,杨元庆把企业做好,至于其它领域多元化发展情况,由联想控股运作。
在联想集团过于“清高”的同时,方正集团和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始集中通过收购对产业资源和牌照资源进行控制,特别在国有资产重组和国退民进的大潮中,相当多的赢利机会摆在了投资企业面前,从这个意义上讲,方正集团的运作才刚刚开始。
高通、英特尔是榜样方正集团这种多元化+金融控股的模式并不新鲜,GE是这种模式最成功的典范。魏新称,GE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从GE二战以后几十年的报表看,除了随经济走势有一点点波动外,整个财务报表每个季度的表现都是非常平缓的,多元化公司东方不亮西方亮,某一个行业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它的行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我推崇GE的模式,并不是方正集团要做GE”。魏新明白,凭方正集团的实力不可能像GE一样在所有介入的领域都做到前3名,他最大的短板就在“管理”,多元化战略中,对管理的要求非常高,GE多元化战略成功归于管理的成功。魏新称,他希望未来的方正不是像GE的多元化模式,也不是像三星一样多元技术模式,而是要像高通、英特尔、微软一样,也能成为具有原创技术的企业。他将希望寄托于3G,这方面产业高达上千万亿元,方正只要掌握这系统技术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成为中国的高通。
方正为此成立方正连宇公司,并积极游说国家领导支持LAS-CDMA技术,又与普天集团、连宇通信公司等4家公司合资组建北京普天方正通信公司,生产LAS-CDMA产品,以此推动LAS-CDMA产业链的形成。据方正集团方面透露,魏新正忙于这方面事务,近期会有进展。李友称,在未来两年内,可能真正给方正集团带来利润的还是软件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产业调整之后,未来的盈利空间还在这两块上,其它产业的比例会下降,包括苏钢、合成、金融这三大块利润,不可能较大规模地增长,基本会处于8~10%的比例,处于稳定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