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的萎靡不振,让IPO这门生意越发难做了。 日前有消息称中金、中信等券商纷纷裁员、投行转型在即,PE遭遇寒冬。市场人士表示,券商投行的人事、薪资调整和PE入冬最直接的原因还是IPO融资剧烈下滑,作为券商的核心业务之一,投行收入的下滑必然招致这一结果。 而全民PE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从一组数据看出,2010年至2012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分别为60倍、49倍、32倍。PE寒冬已经袭来。 IPO减速 10月29日,有媒体报道,中信证券将从10月底开始裁员20%至30%。而这并不是第一次中信证券被传“裁员”。随后中信证券发布澄清公告否认。 实际上,除了中信证券之外,广发证券、中投证券等券商也先后遭遇“裁员”传闻侵扰。 据Wind统计,截至10月31日,2012年新上市公司数量为154只,实际募集资金963.93亿元,两项指标相比2011年同期的244家和2355.46亿元,分别下滑37%和60%。 这154家公司IPO由39家券商承销,这意味着另外38家券商保荐机构至今尚未完成一单IPO项目。 即便是在有IPO项目的公司中,排名和收入也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以中金公司为例,Wind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中金仅承销了两个IPO项目,承销金额13.94亿元,而2010年中金公司的承销金额为378.05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创业板推出之后,中小企业成为IPO主力,中金公司的问题在于过度依赖大型企业的IPO项目,结构失衡。” PE遇寒冬 与券商同时受到“裁员”消息困扰的还有国内不少大型PE。今年5月,有中国本土PE的九鼎投资传出裁员消息,虽然公司对裁员消息予以否认,但在众多私募股权投资人士看来,这是行业入冬的一个重要表现。 实际上,PE募、投、退三个环节在今年的下降之势已成必然。投中集团董事长陈表示,截至目前,2012年新成立的投资于中国境内的PE基金共63只,募资总额125亿美元;去年募集基金数量503家,募集总额495亿美元,下滑幅度明显。 投资方面,2011年VC/PE市场投资案例达1400家左右,而今年截至目前,投资案例仅400家左右,数量不及去年30%。 而在退出环节,A股IPO回报率从高峰时的十几倍跌至目前不足4倍,二季度IPO回报率一度降至2倍以内。境外IPO从2010年最高峰的8倍回报跌至目前甚至有些项目出现负回报。2011年境内IPO数量达到281家,今年截至目前不足150家;境外IPO数量去年有105家,今年截至目前仅52家。 九鼎投资合伙人温俊峰在“2012 ChinaVenture中国投资年会”上表示,在投资策略上,九鼎今年对企业价值判断,以及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投资比例跟去年比都会更谨慎。他表示,国内IPO审核节奏放缓对九鼎影响确实比较大,由于排队的项目多,整个进度都不是很理想,LP也会有一些意见。“我们希望目前的调整期能够多一些投资的品种和退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