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的话
按理说,我不是一个愤世忌俗的人,绝不是看见什么就想批判什么的人。但在忍着哈欠连天之苦熬强看二十八届奥运会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在深夜里用破口大骂和啼血哀鸣,给了邻里以扰民的口实,因而几乎成为110的严打对象。女足的疲软,男篮的没有血性,男女体操的粗制滥造,几乎让我这个民族主义者崩溃。
惯于长夜度秋时,把盏独呷月光池。周公嗫嚅强国梦,长河落日孤烟直……
体育运动是衡量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参数,而奥运会则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强盛面貌的重要场所。当我们通过电视、电台或因特网收看盛况时,实际上是在进行国际力量的大检阅。而且由于其通俗易懂,再加上专业解说,基本上是个人就能很轻易地投入其中,甚至发表点至少不会全部离谱的言论。也正是如此,某些不尽人意的表现会明明白白地收入我们的眼底,以至于通过群起声讨或群起鼓励给失意、失败者压力和动力,让他们不敢懈怠,让他们在声泪中承诺:2008绝对不会辜负国人之望!中国女足、中国男篮、中国体操等等没有人敢通过欺骗、炒作或者瞒天过海等三十六计逃脱国民的批评,从而更不敢继续听之任之地堕落下去。
但经济,尤其是高新科技经济,相较体育,更是具有根本意义的国家强盛的重要参数。一个国家可以体育不行,但绝对不能经济不行,否则亡国之日不远。在看着体育奥运会的时候,在我心底,真的希望能够举办一届世界经济奥运会,让中国的企业们好好去亮相,至少好好去暴暴光,让代表中国经济主力的所有的参赛企业能够在广大国民的直接检阅下,有力者去争取荣耀,失意者从此立志,失败者信誓从头!
但作为一个电脑从业者,我非常悲哀地看到,在没有这样一种“经济奥运会”的情况下,浮躁、虚荣、炒作、欺骗几乎成为电脑产业的主流。
自认为中国的国歌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好听的国歌,想来诸君也差不多。可诸君在吟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时候,是否心有所触?
二、两种观点的虚伪碰撞
最近,由2999元电脑引发的产业争论虽然比不上国民的激情奥运,却也基本上达到了路人皆知的境况。
正方,以联想为代表的群体认为:目前中国的电脑用户存在着巨大的冻土层,即五六级市场以下的乡镇村用户。这一群体目前占据了中国人口的从部分,但收入层次并不高,需要用“真心实意”的低价去破冰解冻,让这部分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消费群体用得起、用得上电脑。
反方,以英特尔和同方为代表的群体认为:以低价去突破市场是不负责任的,除了把市场搞乱不会有什么结果。真正决定用户购买的是应用,即电脑到底能够满足用户什么需求,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低价电脑并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甚至会让用户付出很大的拥有成本(TCO)。
我记得上高中时候,有一堂课叫《政治常识》,是这样形容美国两党制的:一党在朝,一党在野,互相攻喧,营造出一种民主假相。结合这句话,我们完全可以说:目前市场上这两大阵营之争其实不过是美国的两党之争,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让我们分析一下两者的共同点:
一,不管两大阵营如何互相攻击,都不过是想通过卖电脑赚钱,不可能一方太生气而去转做餐饮了,即美国两党虽然互相攻喧得彼此祖宗八代都受损,但绝不可能其中一党负气转称要搞共产主义。吵了半天,电脑还是要卖的,只不过是谁多谁少的问题,只不过是中间摇摆不定者有多少分别投入双方怀抱的问题。谁也不可能把市场全部吃下来,吵完了,还得到处打有英特尔、AMD和微软标记的广告然后勒令代理进货去。
二,不管两大阵营有什么矛盾,他们都是想争取用户的眼球,赢得用户的信任,从而掌握用户的钱包,出发点绝对相同。他们固然需要把大量潜在的用户唤醒,但是也极度关心对方是否会把本来属于自己的用户给挖走。
三,都不想让对方在媒体上完全骑在己方头上,嘴皮子是两大阵营的第一武器,实质行动却很少。除了卖电脑还是卖电脑,不能说2999的电脑一点用没有,毫无是处,也不能说“注重应用”的电脑有多高附加值,买了后子女就立刻如虎添翼考上重点了。他们只有宣传口径的不同,没有产品本质的不同。
事实上,两者的媒体激情碰撞还应该是两方面急切需要的。因为没有激烈的碰撞,特别是媒体殚精助力的、你死我活碰撞,就显示不出电脑产业这池水的活泛来,就引不起用户的关注来,也使大量持币待购的用户心里痒痒不起来。拿《政治常识》上的话说,就“体现不出民主气氛来”。
但书上说的好,到头来,两党制的民主是假民主(这是书上的结论,本人不为这句话负责),两大阵营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和历史上任何一次都没有区别,虚伪的碰撞后面,仍然是盯紧用户钱包的血红的眼睛。
三、中国电脑产业的软肋
让我们先从两大阵营“纲领”的漏洞来触摸一下中国电脑产业的软肋。
第一大阵营的纲领其实很简单:降低价格,让冻土层里的赤贫们买得起电脑。不错,冻土层里的人们是买不起五六千块钱的电脑,但价格降低到让他们能够“买得起”后,他们就真的会买吗?在这里,还是有必要先问问这第一阵营的“买得起”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电脑是有天然的技术和设计缺陷的。对一般城市用户来说,买一台电脑能用到其所有功能百分之几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其付出的电脑价钱有相当一大部分是买了用不上的东西,这其实也是电脑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对城里居民来说,买台电脑,打打字,上上网,玩玩游戏,看看碟,来点数字娱乐,花个几千块钱,也就认了,还能增添点虚荣心。但对乡镇村用户(在这里郑重说一句:有名的象华西村,不有名的象江浙无数的工业村镇,是生活水平绝不亚于甚至超过城市的消费地区,绝不可能在两大阵营的讨论之列,自然也不会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来说,电话刚刚能用得上,用电也不算宽裕,孩子上学的学费还在发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脱裤子当袄可以凑够2999,可这能算买得起吗?一个礼拜吃回肉都难的冻土层的人们,即使真的有个几千块钱的存折,也很难想象他们会买台2999的电脑。其实对这些用户来说,他们的信息比较闭塞,需求不明确(唯一明确的想法就是孩子上大学、孩子结婚云云),2999的电脑对他们来说,和3999、4999,除了数目字儿上,没有什么其他心理层次的区别,即使是1999,也不过如此。
另一方面,就某种程度来说,对乡镇村用户来讲,2999的电脑还真不存在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我想起电视剧《布衣天子》里扬州贪官刘永利的一句话:“这老百姓就象沾水的毛巾,只要你用力挤,肯定能出水,出多出少看你的劲大劲小”。这冻土层的人们真要豁出去买一台2999的电脑还真不是什么大到天塌的问题。问题在于:他们用得起吗?!硬件维修标准和城市一样吗?软件系统谁来装?软件问题谁来管?应用软件哪里买?网怎么上?宽带怎么装?拨号怎么拨?过二年电脑淘汰了怎么办?对于周边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的乡镇村,这里的问号都对应着不菲的家庭成本支出。这让我想起了作为FC游戏发烧友的我在二年前深深感受到的一个问题:FC游戏机真是买得起,玩不起啊!卡太贵了!更何况是冻土层的人们。君只见第一阵营大力鼓吹价格如何如何低,却对如何让冻土层用户安全、快乐、无负担地把电脑“用起来”没有做任何承诺,甚至没有让人看了有些微踏实感的描述。
第二阵营的纲领也不复杂:电脑的价值在于应用,换句话说,电脑只卖给需要的人,有应用需求的人是不会太在乎价格的。
在这里,我想先问一句:电脑的价值到底是用户说了算还是第二阵营说了算?
我们这里讨论的价值不是经济学理论的价值,而是市场价值,即最容易让公众理解的价值。市场价值不等同于价格。对于电脑的市场价值来说,其内涵十分复杂:性能、价格、服务、用户认同、权威论证等,都是影响价值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台机器的服务非常好,性能很出众,得到权威人士的啧啧称赞,但本应卖10000元却卖30000元,其市场价值应该为零。任何一款产品是否有非常高的市场价值,是由消费大众说了算的,不是由厂商说了算的,或者厂商说的高市场价值只有得到消费大众认可后,才是真正的市场价值。不管第二阵营的原意是什么,总给我一种“当用户有需求并来买电脑的时候就要狠宰”的感觉。悲夫!
另外,我还想问一句:第二阵营定义的“应用”是什么?难道一台英特尔的裸机往那儿一摆,就算有了“应用”吗?这个我想阿甘都不会点头的。应用不应用,关键在于软件和服务。软件和服务跟上了,一台再便宜,甚至1999元的裸机都会有非常让用户满意的应用;软件和服务跟不上,一台再贵重的电脑也只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物。第二阵营既然认为第一阵营只懂得价格战而忽视了应用,那为什么不把自己有什么应用并且让用户如何享受应用好好地摆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呢?还是第二阵营只是想借一个话把儿,好好从口头上向用户表一下忠心并打击一下对手呢?
在这里,这引出了中国电脑产业的一块极其致命的软肋:中国的电脑企业一直没有学会如何“负责任”地把电脑(及其他IT)产品提供给用户。他们所有做的事情和说的话,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把电脑卖给用户,收到用户的钱,然后拜拜。电脑坏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他们基本上不敢造次,老老实实履行义务,但在法律有漏洞的地方,很少有主动为用户考虑的。不管怎么说,售后的维修什么的至少还有法律约束,但法律没有约束所有的电脑企业必须对用户的投入产出负责,必须让用户付出了钱就有所回报,必须能够让电脑真正地在其用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发挥作用!而实际上呢,卖了就卖了,当用户在巨大的广告催眠下糊里糊涂把电脑抱回家后,他(或她)就明白:买电脑真是“不买后悔一阵子,买了后悔一辈子”……而冻土层纯朴的父老乡亲要是糊里糊涂把一台2999抱回简陋的房屋里后,真的难以想象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这么多年,我见过了那么多在办公桌或写字台上蒙灰的电脑,见过了那么多只有几个打字练习文件的高级电脑,见过了那么多毅然用养老钱为孙子孙女买昂贵打字机和游戏机的老人,同时也见过了那么多光鲜广告背后的龌龊。真的不知道如果有经济奥运会的话,这些东西会不会上台面。
四、冻土层的期待
他们的需要还远远不是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
他们最需要的是有接触电脑的机会。
所以,他们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基础的环境:他们需要在他们附近有电脑学校,有网吧,或者电脑租赁公司,让他们可以用很小的一点钱就能享受到使用电脑的快感,享受到因特网冲浪的激情。
当一双仍然有着新鲜泥土味道的小手第一次敲击键盘的时候,也许一个未来的企业家就从此正式进入襁褓了。也许二十年之后,他会为他的员工购买几百上千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