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电报道,美国当地时间11月3日,英特尔公司CEO克莱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公开指责中芯国际在中国内地部署90纳米芯片生产工艺的行为,违反了美国的出口控制法。 看到这条消息,不免产生两点疑问:
其一、中芯国际是建在中国大陆的企业,即便是从美国的合作伙伴那儿引进相关技术,也犯不着美国的什么“出口控制法“呀!
其二、英特尔既不是国际法庭,又不是WTO的仲裁机构,有什么权力来对中芯国际指手划脚?
很显然,英特尔把自已的位置摆错了,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业界的领先者,是谁赋予它那种盛气凌人的霸气?
其实,揭穿了看,英特尔之所以忘记自己的身份,都是被竞争对手搅昏了头。
贝瑞特在CEO任职期间,给英特尔制订了一套“精确复制”的战略,要求每一个芯片生产工厂都与其它工厂分毫不差。但是,在他的领导下,英特尔的虚拟主机以及通信芯片等业务都不成功,尤其是重金押宝的通信芯片,更是大失所望,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五年来,英特尔投入110亿美元巨资,收购了大大小小37家公司,豪赌通讯芯片,结果很惨。刚刚进入2004年,英特尔就承认它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里的投资失利。事实上,在手机芯片市场上,英特尔已经损失6亿美元,仍然远远落后于德州仪器等竞争对手。
作为英特尔在通信芯片市场的强劲对手,德州仪器却大发其财,据200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德州仪器的营业额达到32.5亿美元,纯利润为5.63亿美元。
现在,德州仪器与中芯国际再次合作,签订了90纳米芯片代工合约,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英特尔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中芯的北京12寸晶圆厂已于9月25日量产,月产能2005年底可达1.5万片,初期采用0.11微米制程,从明年上半年开始,将为德仪等重要客户量产90纳米芯片。如果双方在芯片技术上的合作再上一层楼,90纳米工艺获得成功,那么,再加上中芯的优惠价格,将对英特尔构成更大的威胁。
从这个角度看,英特尔不顾一切问罪于中芯国际,是因为它感受到了自己面临的危机。2003年,中芯表现不俗,晶圆销售额从5000万美元激增至3.6亿美元,一举打进全球十大芯片供应商行列,并且后来居上,占据了第四把交椅。
在中国大陆市场上,IC设计厂商去年的投单量占中芯总产能的2%,今年已提高到10%,预计明年可达到15-20%。
中芯得到德州仪器的相助,如虎添翼,日子很不好过的英特尔不能不防。
不过,贝瑞特即便继承了格鲁夫的“偏执狂“性格,但在竞争对手面前也还是应该不失风度为好,否则,只会给业内留下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