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自己可以吃两碗饭了,揭开锅,才发现只有半锅饭。” 这是同方副总裁李健航给今年IT打的一个形象比方。“另外的那半锅被国际巨头拿走了。虽然每年统计出来的IT需求很高,总给人一种兴奋感,似乎可以人人可以吃饱饭,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吃到两碗饭,因为饭不够。”互联网实验室资讯总监杨皓说。而想吃另外半锅饭,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现在的产业链下游的位置改为上游,提高核心能力。2004年,IT业非常强烈地反思“处于产业链下游”这个老问题,并且试图改变。但是,技术的积累需要时间,因此,2004年,被看作是中国IT业崛起的元年。不过,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具有致命的作用。 产业升不了级
“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不是靠劳动力成本堆积起来的。”联想一位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过。2004年12月8日,联想斥资12.5亿美元购入IBM个人电脑业务,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联想这次收购其实值钱的不是工厂,而是品牌,技术和人。”杨皓说。联想用这种方式解决了产业升级的难题。此前,亚信与联想服务的整合,东软、用友试图进军高端外包领域都可以看作是试图改变产业链下游命运的努力。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其实整个2004年,IT圈的厂商都在想如何进行产业升级的问题。但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问题是技术,而技术升级往往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是时间。而IT业的整体力量又比较弱小,现在尚且没有第二个联想出现。“我们的IT制造业刚刚开始转型,从产业链下游向上走的过程会比较艰难。”IT评论家方兴东认为。可以预见的是,2004年困扰着IT的产业升级问题还将是200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IT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国标缺失之痛
WAPI的2004年可谓大悲大喜,国家有关部门在2003年底发布WAPI强制性施行公告,2004年上半年,WAPI还未来得及高调出击,就于4月被政府紧急叫停。时近年终的11月,在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参与的信息技术联合委员会的年会上,遭受重重阻力的中国代表团终于携WAPI获得胜利:WAPI与美国IEEE802.11i提案将并行推进,一起被列入明年工作会议议程,进而有望成为国际标准。
WAPI的起伏让我们看到了国内IT业力量的弱小。若非如此,英特尔怎么会有力量影响中国强制性标准的命运。杨皓认为,WAPI是中国IT业整体转型的外在表现,“说穿了,还是技术落后的问题”。中国IT业要带着技术缺陷走多少年没人能够预测,但是,在国外巨头的垄断下成长起来的中国IT业,在2004年已经被确认为崛起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