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红利税拟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收,对长期持股、价值投资理念培育均产生正面影响。9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10月PMI重回50以上,显示经济进一步筑底趋稳,极大提振市场信心。四季度经济企稳回暖是大概率事件,将为大盘的持续走强提供支撑。中美经济数据普遍利好,强化了市场对全球经济仍然处在正轨的乐观预期。证监会拟大幅放宽券商自营投资范围;九部委酝酿八大行业重组政策;铁路公益线路去年亏损700亿,国家财政或将补贴;水利建设获400亿中央投资,逾3000亿元水利投资加速落地;发改委酝酿电煤价格彻底市场化办法、发改委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推行差别气价;回购增持窗口打开,宝钢国电率先行动;央行单周逆回购创纪录;这些利好密集出台彰显监管层在十八大会议前期对市场呵护有加。

上周虽然也有一些负面消息,外贸或难再现持续高速增长;钢材库存创三年新低,供过于求压力仍难解;三季度逾半数公司业绩环比下滑;三季报披露进入尾声,整体业绩显示出来的下滑态势对市场构成较大压力;纽约股市受飓风“桑迪”影响,股票交易百余年来首次连续两日关闭;但近期公布的一连串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见底迹象初显,工业企业利润的好转似乎表明最困难的时期正在过去。经济的缓慢企稳,事实上说明了保增长政策正在起效,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市场整体向好的大格局未变。 市场方面,临近10月末时资金趋紧,隔夜回购利率一度大幅上涨创出三个月来新高;人民币升势凌厉;香港金管局十天八出手,对抗汹涌热钱;造纸、航空等板块有所活跃,表现尚可。随着三季报披露完毕,市场焦点转移至经济数据与利好政策上来。10月PMI重回景气周期成为股指反弹催化剂,强周期板块:房地产、重型机械、钢铁和建材等成为反弹急先锋。30城微调公积金政策获默许,楼市调控转向温和,加之龙头公司业绩靓丽,房地产受此影响一扫往日阴霾,全周大涨接近6%。其中7家公司涨幅超过20%,珠江实业更是达到54%。 资金面,房地产、银行、建筑资金流入均超过4亿,房地产超过13亿;总之围绕房地产的行业板块均表现超越大盘。软件、化工原料和工业机械差强人意,资金流出前三,主要受三季报业绩下滑拖累。 技术面,上周股指在2050点附近展开争夺,最终多方取得胜利,再次收复5、10周均线,且两条均线6月以来首次形成金叉,但量能不济令投资者对后市心存疑虑,好在MACD指标红柱继续伸长,技术指标中线向好的特征仍得以维持。日线上观察K线组合头肩底形态清晰,后市如果突破颈线位,那么量度升幅客观。 投资策略方面,中央政治局已向十七届七中全会建议十八大召开日期定在11月8日,在此之前我们对市场持乐观的看法。三季报因素告一段落,经济数据开始向好,短期内建议以大盘蓝筹和增持回购的品种为主要配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