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存储 日立存储为何在华重演“珍珠港”



“这是日本公司蓄意发动的‘珍珠港’事件,我们深感强烈愤慨和遗憾!”即便是在电话中接受采访,贵州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通世华)某负责人依然抑制不住心中的义愤。

2005年1月3日,汇通世华正式收到日立环球存储有限公司(HGST,以下简称“日立存储”)发来的律师函,信中明确指控汇通世华及其关联公司侵犯日立存储的4项技术专利,并要求他们退出于1月6日举行的CES大展。在本次大展上,共有来自全球110个国家的2300多家电子大厂报名参展。

让汇通世华CEO朱宝麒感到难以接受的是日本人的出尔反尔和实施手段的毒辣。朱最早在2004年12月29日通过媒体报道知晓此事,但因两公司已于半年前就专利技术的使用展开谈判,日方还一度表示希望在2005年1月后再行洽商,因此汇通世华没有轻信媒体报道,一门心思准备接下来的谈判,直至收到律师函后才知晓事态严重。

日立存储成立于2003年,由IBM和日立两家公司的原有存储技术业务合并而成。该公司在2003年全年营业额达到42亿美元,其80%的客户位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在世界市场上,汇通世华与日立存储、希捷科技处于“三足鼎立”之势。由于前两家公司同处东亚,两者常有相互抢单现象发生,彼此之间虽然早有杯葛,但都未采取市场外的手段。

然而,就是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和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在全球微硬盘业界向来口碑良好的汇通世华,最终还是遭到日本人“暗算”。

日立存储缘何再袭“珍珠港”

2004年12月28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10分,日立存储向美国加州北部地区地方法院提交针对汇通世华、及其子公司南方汇通微硬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位于美国的关联公司Riospring,Inc的侵权诉讼,指控3家公司侵犯其硬盘机专利权,要求法院下达禁止令,禁止其在美国生产、使用、进口、销售和转售侵犯其专利的产品,并要汇通微硬盘及其关联公司赔偿经济损失。

这样一家全球性跨国公司为何选择在此时向地处中国边远地区的贵州企业发难?

在获悉此事后,国内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本次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他们向《IT时代周刊》记者分析指出,在此之前,微硬盘的销量一般,但随着消费数码产品的兴起,特别是以苹果公司的iPod为代表的数字随身听热销的推动,微硬盘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4年第四季度,仅苹果iPod在全球销量就达到400万台,这就意味着市场需要同样数量的微硬盘,而该数据尚不包括同样热销的数码相机、MP3、PDA等需用微型存储器的设备。

和日立存储相比,在中国内地制造加工的汇通世华微硬盘无疑在成本上要低得多,竞争优势非常明显。2004年10月,日立存储在深圳投资建新厂时,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Pete Andreyev曾向本刊记者表示过担忧:“我们的泰国工厂将很快完成首批200万台的生产任务,以应付来自中国大陆的汇通世华微硬盘和美国公司的竞争,这2家公司一直在积极拓展产能,市场竞争正在不断加剧。”

诉讼书显示,日方认为受到侵犯的专利是1993年至1997年批准生效的4项专利(美国专利号:5210660、5440474、5615190和5500848)。日立表示:“无论硬盘为何种尺寸均要使用到这些专利技术,它们可以说是硬盘的基本专利”。然而,朱宝麒在1月8日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专访时指出:“真正属于技术面的事情是比较次之的东西,许多技术都是十几年前的技术,并且不是微硬盘上的专有技术,日方采用媒体渲染手段,其商业干扰的目的非常明显。”他认为日立存储是在存心进行“商业干扰”。

日立的阴谋

“在半年之前,我们就同日立方积极沟通,希望同处这个行业,能保持良好竞争关系,共享专利权利。”汇通世华总经理刘伟回忆说。而双方在谈判中的争议在哪里?刘伟没有说明。日立存储也以“此案已处敏感时期,不适宜发表任何观点”为由拒绝采访。但有汇通世华内部人士私下向本刊记者透露说,“当时日本人的看法是,他们是全球第一家微硬盘制造商,完全有理由相信作为后来者的汇通世华侵犯其权利。”

2004年1月31日下午,汇通世华就日立存储提出的4项专利技术专门做出无侵权辩护。

“日立存储的意思是,只要硬盘业务都要与这4项专利有关。那同为微硬盘制造商的希捷等公司为何能置身事外?难道这真的只是日立施放的干扰剂?”前述汇通世华内部人士对此深感不解。此外,他还告诉记者,汇通世华实际上也只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其中包括磁头、马达、盘片等,汇通世华仅是实施组装工作。“如果真有侵权也是上游厂商侵权,与我们无关。但Riospring公司拥有微硬盘的十几项专利,与上述涉及的4项专利并无直接关联。”他说。

如果果真如此,为什么在长达2年的时间里,日立存储都没有行动,偏偏选择这个时候?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至少有两件事情促使日立不得不动。

其一,在去年的第6届高交会上,汇通世华一举签下总金额约为3.56亿美元的销售合同,而在该年年底,业内有传闻称美国苹果公司与汇通世华来往密切,很有可能在商谈汇通世华为其iPod产品提供微硬盘的事宜。而此前苹果公司的存储供应有一半以上来自日立存储。朱宝麒也向本刊证实苹果确实分了一部分订单给汇通世华。眼看自己的订单被抢走,日立当然要采取措施;其二,汇通世华的自身危机给了日立存储最好的机会。专利是一种维权手段,在任何时候它都能给竞争对手以致命一击,尤其是当汇通世华本身正处于生死攸关的关头。

汇通世华命系资本

汇通世华的第一大股东为贵州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深市交易代码:000920,以下简称南方汇通)。2004年12月29日,在日立提出诉讼之后,南方汇通股票应声下跌0.13元,报收于7.72元。在停牌一天之后,南方汇通于31日恢复交易,但一小时内即告跌停。对南方汇通来说,资本市场的不信任还只是危机的开始。

汇通世华市场部总经理温广平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专利官司的诉讼过程往往要耗2、3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为此准备了500万美元。日立存储显然是想拖垮我们。”

在调查过程中,本刊记者发现南方汇通的微硬盘项目从一开始就存有先天不足。

2003年8月,朱宝麒及其研发团队只用了130天就建成了产能达千万台的微硬盘工厂。然而,这个本该落户深圳或是北京的项目却偏偏选择了相对落后的贵州,并且其2大股东(贵州茅台与兖矿集团)均与IT产业毫不沾边。随着工厂的投产,这个预期总投资高达10亿美元的项目因对2大股东的股市表现无太多帮助,并且项目收益回收期过长,以致两者都不愿为汇通世华继续注资,银行方面也为此不愿提供担保贷款。资金上的难以为继曾迫使汇通世华于2004年9、10月间两度停产。本来汇通世华预计2004年年产量将达到350万台,但到年底,产量才达到100万台,大大影响其收益。

屋漏偏遭连夜雨。就在汇通世华专心解决资金问题的时候,日立存储乘机捣乱,汇通世华真正命悬一线。但也就在1月8日,朱宝麒又意气风发地告诉本刊记者,“因为信产部、贵州省政府的支持,一笔8000万美元的资金已敲定,其中的2000万已先期到位。”

 日立存储为何在华重演“珍珠港”
不过,本刊记者注意到朱本人并没有完全放松。对微硬盘这样的高精密项目而言,没有大量美元在手,汇通世华就不敢说高枕无忧。

中国企业谨防“珍珠港”

汇通世华开年就遭袭的事件再度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虽然起诉发生在美国,但中国本土也非安全港口。

2004年冬天,松下、日立、索尼等10余家日本电子巨头齐聚北京,就知识产权话题与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召开了一个内部研讨会。会议拒绝媒体参加。后来,本刊记者从参会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研讨会的主题是日资企业如何通过中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加强其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会议目的是为了回应日本政府提出的“专利技术立国”的战略构想。而在2004年,包括三星、现代、LG等韩国企业集体受到日本企业的专业诉讼,有专家称,接下来日本企业的矛头肯定将指向中国。而且日本企业的战术也非常明确:目标太小杀了没意义,等你长大了再动手,收获显而易见。

不过有人称这次日立存储起诉汇通世华完全是找错了方向。因为“这家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来料加工企业,在采购原材料配件时所支付的款项中就已经包含了这些材料的专利费,根本就不存在专利侵权的问题。”在《IT时代周刊》记者向贵州省专权保护局了解情况时,该局规划发展处沈处长对此毫无思想准备,他甚至还不知晓此事,忙询问该消息从何而来。

不过,早在2003年,贵州省专权保护局计划与发展处就曾向南方汇通建议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防御工作,南方汇通当时作了一份《关于微硬盘知识产权的研究报告》,并着重考虑了IBM、日立、东芝方面的知识产权范围,“但当时做得很粗,而且是由汇通世华总公司搞的,没有微硬盘研发团队的参与,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沈处长后悔地说。

另外,他向本刊记者表示,“治标更需治本,我国厂商不能只满足于被动地应付,而应该认真筹划如何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发展保护战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推动我国知识经济实力的整体发展。”

另据本刊记者获悉,汇通世华没有理睬日立存储的干扰,依然按原计划出现在了CES大展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7153.html

更多阅读

明朝为何在1644年灭亡 明朝灭亡

明朝为何在1644年灭亡1644年,中国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故宫后景山的一棵老槐树上,明王朝正式灭忘。那么,明朝为什么会在1644年灭亡呢?灭亡的真实原因是战争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一场席卷全国的鼠疫,把大明王朝推向了万窃

声明:《日立存储 日立存储为何在华重演“珍珠港”》为网友奈良的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