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产业链 掀开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面纱



最近,中国最大液晶面板制造商京东方发布成绩单:第3季度每股收益负0.14元,同比减少122.86%。京东方的亏损,被有关证券分析人士解读为“液晶面板产业进入周期性衰退”的结果。

摆在笔者面前的,还有2份关于台湾友达光电和三星电子的成绩单,成绩单显示,友达光电2004年第一季度营业额达到413亿新台币,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26倍;利润达到117亿新台币,相当于去年的20倍。三星液晶面板本季总销售额为125.3亿美元,毛利为23.9亿美元。

几乎同时,有专家和官员开始提请中国企业注意:谨慎进入液晶面板生产领域!

这样,一个问题就摆在了中国企业面前:在全球液晶电视产业蓬勃兴起的今天,中国企业到底是积极谋求进入还是坚决拒绝进入液晶面板产业领域?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事关中国液晶电视产业未来发展大计。

事实上,中国彩电企业一直未能建立完整的液晶电视产业链,已经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

 掀开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面纱
未来的彩电一定是液晶电视一统天下,因此,谁能在液晶电视时代建立强势地位,谁将拥有未来电视主导权。目前,中国液晶电视产业处于高速成长初期,据预测,未来5年中国乃至全球液晶电视市场,将保持年均300%的增长速度。有乐观人士预测,2009年,中国一、二级市场将是液晶电视一统天下,这意味着全国每年至少有1000万台的液晶电视销量,年销售额超过500亿人民币,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哪一个企业也不敢等闲视之。而目前,中国液晶电视年销量不足30万台,占全部市场1%的比例,未来成长空间之大可想而知。巨大的整机市场需求,直接带动面板的需求,因此,现在下液晶电视面板“进入衰退期”的结论为时过早。

从全球彩电制造产业布局来看,目前基本上所有强势企业均已进入液晶面板领域,比如三星、LG、索尼、夏普、飞利浦等。为什么这些企业会选择进入面板制造领域?显然,他们认为液晶电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它们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事实上,不惟终端产品制造企业纷纷进入面板领域,像台湾友达光电和奇美这样的上游原材料制造企业,也已经建立了强大的液晶面板制造能力。恰恰以“全球彩电制造中心”自诩的中国大陆,至今没有建立完整的面板生产线,几乎所有国内彩电制造企业基本上都不具备自主供应的能力,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知道,面板占液晶电视整机成本的70%左右,如果中国的液晶电视面板全部靠进口,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液晶电视产业的对外依存度是70%以上,这样高的依存度,我们很难说自己的液晶电视产业是完整的、独立的。因此,要想建立真正独立、完整的中国液晶电视产业,进入上游面板制造领域几乎是不可回避的选择。

因此,从产业方向来看,京东方和上广电选择进入液晶面板领域,无疑是具有远见性的。

应当指出的是,全球液晶面板供过于求(据悉,目前全球液晶面板供应能力超过市场需求3%)的局面是动态的、暂时的,主要是因为2004年全球第5代面板生产线集中投产所致。如果考虑到全球液晶电视未来5年将持续以300%的速度成长,那么,目前面板的“库存量”很容易被整机高速需求消化掉,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继续存在,至少不会出现严重的供求失衡情况。

对于京东方这样的面板制造企业来说,在全球液晶电视市场持续向好,市场竞争尚未白热化的时候,就出现了亏损。

为什么?最近发生的“夏普事件”给了我们答案,目前,国产液晶面板被普遍认为是“低端产品”的代表,致使国内整机生产企业不愿意采购国内企业生产的面板。

那么,中国液晶电视产业存在的问题将如何解决?

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缺失,是中国液晶电视企业很大的短板。实事求是地讲,这个短板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的,因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开发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三星每年投入研发方面的费用超过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0亿元;而国内研发投入最大的企业华为,一年的费用也就是30亿元人民币,像海尔、TCL这样著名的企业,一年的研发费用不足20亿元,这样的投入,对于开发顶尖技术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

另一方面,今天的技术,大都是3年或者更早前努力的结果,即便今天亡羊补牢,也已经晚了。目前,国内主流彩电企业包括TCL,一直都在强调绝对不会放弃进入面板领域,但是,除了京东方、上广电两家企业有规模不大的投资之外,尚无其他强势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难以承担巨大的投资重负。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企业赢利能力最强的是TCL、联想、海尔,每家赢利均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这样的赢利能力和动辄150亿元以上的投资相比,毕竟微不足道。因此,积极寻求和日韩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带动技术提升,是最现实的选择。目前,外资企业和中国企业合资的积极性,整体看不是很高,主要是想垄断液晶上游产业,形成对中国企业的控制之势。但是,随着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急速成长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外企业合资生产并非不可能。据悉,NEC和TCL正在就此进行谈判。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企业在这场合作中,将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7129.html

更多阅读

纤之力:寻求中国膳食纤维产业的突破口

     膳食纤维是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膳食纤维可以降低罹患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的风险以及便秘、憩室病和其他消化道功能紊乱疾病的发生率。北京纤之力饮料有限公司将植物纤维饮料作为水溶性天然

日化行业产业链 母子公司管控 民族日化产业的护身符(2)

联合利华的三种武器     联合利华在跨国经营上经验丰富,但更大的能力在于因地制宜地调整,在中国经历了曲折后,逐渐打造出三种威力无比的武器,得以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彻底的本土化。     “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

休闲服装品牌排行榜 解析中国休闲服装产业的十年图景

最近十年,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的文化理念,以及在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紧张工作的压力下,人们渴望放松的心态使得休闲服装成为一种新兴服装产业。休闲服装成为热点商品和服装的主流趋势。中国休闲服装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呈现着几大特点。

李钢: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路何在?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08年年底表示,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导向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严重。但有些人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

声明:《液晶面板产业链 掀开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面纱》为网友南幕影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