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的爱 五百强迷思



【IT仁术】

  迈克尔·波特提到亚洲企业都有规模迷信,以为大就是好,拼命扩张,对手有什么自己也要做什么,使得彼此愈来愈像,使得获利空间高度压缩,愈大愈辛苦。

  

  本届财富论坛在北京结束,中国破纪录三次被选为主办地点,有超过70家全球五百强企业首席执行官参与。

  与其问为何财富论坛第三次选择中国,不如问中国为何对财富论坛捧场。在中国目前讲求“强强合作”和“做大做强”的价值观主导下,任何形式的五百强排名,从全球到单一国家,都有吸引力。这种逻辑很简单,规模大就是好,就是强。

  大,就一定好吗?在今年论坛中,索尼董事长出井伸之也到北京出席,他领导的公司一直名列全球五百强,但近两年却是20年来最黯淡的时候,营收停滞且获利大幅衰退。

  要了解为何规模不等同经营绩效,就要追溯最初《财富》杂志制作五百强榜单的背景。每一本成功的财经杂志,都对应到一个时代的变动。

  以美国为例,1929年股市大崩盘,引发经济萧条,从企业领导人到个别工作者,都对突然而来的变化不知所措,对即将发生的未来惶恐不安,整个社会急需解释,《商业周刊》(BusinessWeek)就在这种背景下问世,以报道总体经济和企业活动为主轴。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民众厌倦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感,找工作都以进大企业为主,求取安定,这种集体渴望使得人才和资源都往大企业集中,而以报道大企业为主的《财富》杂志应运而生,以企业规模做排名的“财富五百强”跟着水到渠成。

  30年后,美国已出现富可敌国的大企业,比如AT&T和IBM,在大型组织当道下,每个人都内化为其中一员,有清楚工作执掌,接受命令完成任务是重点,质疑或打破成规是不被允许的,称为“组织人”(organizational man)。

  在多数人都是“组织人”的上世纪70年代,企业规模的确等同实力,但也就到此为止。拒绝接受被组织内化的年轻人,以创业开启历史,包括1975年在西雅图成立微软的比尔·盖茨,以及1977年在硅谷发明苹果二号计算机的史蒂夫·乔布斯,用行动挑战大企业。同一时间,美国政府则苦思如何对付企业过大垄断市场妨碍竞争,并在1980年代将AT&T一拆为八,同时把IBM列为下一个强制拆分的观察名单上。

  同样在1980年代,日本经济接手美国荣耀,美国政府原先考虑拆分的大企业,一家一家碰到问题,知名管理作家汤姆·彼得斯在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一书,以挖掘美国大企业成功故事为主,却在出版四年后成为最大反讽,书中企业陆续出现问题。

  日本企业以规模战胜美国企业,全盛时期全球前十大银行有七家来自日本,但美国企业以规模等同竞争力、盲目扩充的苦果,日本在1990年代也尝到,经济衰退13年。

  我在1997年于日本横滨听竞争理论大师迈克尔·波特对日韩大企业主管演讲,提到亚洲企业都有规模迷信,以为大就是好,拼命扩张,对手有什么自己也要做什么,使得彼此愈来愈像,缺少差异化使得获利空间高度压缩,愈大愈辛苦。这场演讲结束后三个月,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企业过去不重经营效益的结果,一次买单。

  另一方面,在整个1990年代,通用汽车一直雄踞美国五百强榜首,但它始终困扰不断,影响力远不如微软、英特尔和思科等获利成长更快的科技业。进入21世纪,微软、英特尔和思科也显疲态,Google、eBay和Juniper等公司又蹿起接棒。

  究其原因,规模已不等同实力,规模要大就要时间积累,但时间也是企业最大杀手,许多惰性和官僚问题都会随时间积累,这也是每隔十年有关“组织再造”和“流程重新设计”的书就会热卖的原因。美国超过百年历史而仍有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通用电器、可口可乐和康宁(Corning)是其中之三。

 五百强迷思

  并不是企业老就一定会消失,或者企业新就一定能存活下来,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康宁的历史超过150年,以制作瓷餐具出名,在美国等于是餐具代名词,如同提到Coke代表可乐,提到Xerox代表复印一样。但康宁在几年前大胆把餐具部门卖掉,转而投资成长机会更大的玻璃基板(用于液晶面板)和光纤,为自己找到新的出路,但这种例子很少。

  昨天的大企业,很可能在今天出问题,今天的小企业,却有机会长成明天的大企业。提供一个环境,辅以机制和诱因,让创新在其中孕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远比把赌注押在大企业要更有胜算。

  美国占有全球五百强企业最多席次,但是美国中小企业占整体企业的比例,达到97%,以大商社著名的日本也类似,其他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大多数的就业机会,却远不及大企业受重视。

  我曾去过以色列和芬兰采访,两个国家人口都少于700万。以色列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球五百强,但没有人忽视它的创新实力。芬兰倾全国之力成就诺基亚,国民都骄傲,但是诺基亚一家公司股价市值占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的四成,只要它一波动,芬兰经济跟着波动,这是他们极力想避免的问题。

  当创新力取代规模,成为衡量企业实力指针时,接下来要做的,是研究创新力如何被量化,像规模一样可以被排名,以及创新的机制如何建立,成果如何变现,如何鼓励勇于创新的个人和团队。最起码,创新者的财富可以被量化,陈天桥、黄光裕和丁磊这批中国首富们,可都不是来自五百强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6701.html

更多阅读

世界500强“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 全球五百强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世界500强”,是中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

2015年世界五百强各国企业利润排名 世界五百强大学排名

2015世界五百强,中国有106家企业上榜,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128家。美国利润总收入超过670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中国以3549亿美元位居第二,仅为美国总利润的一半多一点。世界上54家亏损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中国占了近三分之一。利润

最新“世界品牌五百强”揭晓:中国17品牌入选

中新社纽约12月22日电 2010年度“世界品牌500强” (The World′s 500 Most InfluentialBrands)排行榜22日在纽约揭晓,美国的“脸谱”(Facebook)从去年的第十名跃居第一位,苹果(Apple)从去年的第十三名晋升第二,去年的“冠军”微软(Mic

2013.09.01永恒的爱陈百强 2pm 2013 09 01

  2013.09.01 Sun 晴(永恒的爱陈百强)  对陈百强的迷恋从学生时代开始,我想会是一生。因为陈百强,所以我为自己取得英文名也叫Danny。  他是我最喜爱的男明星,和他相关的一切都是从音乐开始。那时没有影像、也没有网络,从偶然得到的

声明:《迷思的爱 五百强迷思》为网友珍珠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