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洗牌的时候到了!”这句话对2004年中国旅游界来说,显然并不是空穴来风。
2006年,中国旅游将全面向外资开放。届时,拥有雄厚资本、丰富运营经验及行业资源的外资旅游企业将全面进入内地抢占资源、分流入境市场客源,这无疑将给国内旅游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同时,外资旅游企业通过变通途径进入内地、国内旅行社之间价格大战、消费者“自助游”热情高涨……种种迹象表明,由于旅游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广大消费者的逐渐成熟,2004年一路高歌“盈利”的中资旅游企业的发展,实际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是经营者之间的价格竞争,导致旅游业向“薄利”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游客的投诉居高不下,对旅游业服务的满意程度大幅降低。广大旅游业经营者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在服务和价格两方面的重压下苦苦挣扎。
“安内”或“攘外”,旅游业的战事已经提前打响!
我们想知道,国内旅行社的中介商地位被动摇后,谁来支持入境游的持续快速增长?
我们也想知道,竞争不可避免的时候,外国旅游巨头能否给中国旅游业带来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当然,我们最想知道,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后的赢家?为此,本期《时报旅游》推出了“2004年旅游大事记”这一专题,围绕着2004年旅游市场的现状,以及2005年的发展前景,对其进行剖析及预测。希望透过我们的报道,带给业界和消费者一点启示。
2004年,旅游业各种事件接踵发生,而仅仅排列这些事件本身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一个“为什么”变得与“是什么”同样重要的“盘点”应运而生。在此,我们将力图揭示其深层次原因,剖析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
2004年,始于东南亚旅游的“超低价”操作模式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廉价航空进入中国带来的交通成本降低因素,以及“价格拆分”之类的技巧,但旅行社之间,某旅行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边感叹“这真是低于成本价格”,一边惋惜“出手太晚,市场反应不够轰动,没有吸引足够眼球”。目前,这种由中、小型旅行社发起的“价格战”在海南游、港澳游,甚至高端的欧洲游线路中已经蔓延开来,致使部分大型旅行社也开始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市场竞争不可避免,“超低团费”、“零团费”,甚至“负团费”等宣传手法短期内能起到“轰动”效应。但盲目低价竞争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游客、旅行社、景区全都“有苦说不出”:旅行社利润减少被投诉增多;游客因为被迫加入的自费和购物项目而难以享受到旅游的乐趣;旅游目的地则因为市场混乱,甚至“廉价”形象而在经营、品牌等方面蒙受损失。
(二)
面对利润日薄西山的境地,面对游客的强烈反感,许多旅行社都在反思“低价竞争”的策略是否还能适应当前的国内旅游市场,并采取了一些与主流“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推出所谓“纯玩团”或“深度游”,如广东铁青近期推出的“旅游+美容+美发+纤体+仪态+摄影写真,香港五日游”就爆出6399元的“天价”。
但在采访中,广东铁青有关人士透露,“天价”的目的是做起港澳游的“高端市场”。而正如南航旅游董事长李少华所说:“旅行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市场,但很难人为制造需求创造市场”。这种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的“贵族团”、“天价团”,在市场上很难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
任何时候,消费的主流都是“物美价廉”。在保证团队质量、服务的前提下,要同时保证盈利和降低报价,旅游业经营者唯一的出路就是压低成本。据李少华介绍,航空公司在旅游业中占50%左右的主导,机票的价格对整个市场的冲击最大。而未来旅游业的洗牌中,价格“炒作”的效果不会很大,真正的低成本来自与航空公司的合作,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三)
有专业人士分析,目前旅行社需要的不是在价格竞争中找出路,而是面临着如何重新定位的问题。一切的“低成本”都来源于“高团量”和中小旅行社通过联盟,进行资源统一采购以降低地接成本的原理相通,占交通成本主导的航空公司也是依据出票量,审核代理资格并决定票价的。这种采购“数量”上的要求,必然导致中、小型旅行社在竞争中承受巨大压力。最终,少数大型组团社继续做大,在业界扮演的“批发商”的角色,成为创建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的旅游基地连锁企业。但同时,更多的中小型旅行社则分散化、专业化,以一条或数条特色“专线”的深度开发和从“批发商”手中“包团”的经营为主,以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例如2004年初,广东省旅游局与其他8省区及香港旅游发展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共同打造的“9+2旅游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强势旅游品牌。对此,中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国旅假期总经理李进茂表示,“9+2”泛珠三角旅游线路的推出,不但有利于广东旅游业整合资源,也有利于加强泛珠三角区域间旅游业交流及人员往来。而广之旅董事长、总经理郑烘则告诉记者,广之旅一直重视与各地的客源互动。
(四)
旅游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但只要存在竞争,市场就不会轻易出现垄断。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原则下,经营旅游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已有特长,以个性化产品和特色营销方式寻求发展空间。开发“商旅服务”、“在线旅行社”、“自助游”等,代表旅游业发展潮流、时尚的产品。旅游业经营者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也需要做小、做精。
例如,不久前,美国运通、罗森.布鲁斯等全球最大的专业商旅服务公司相继与国内大型旅游集团合作,正式涉足中国的商旅市场。而本地旅行社方面,广东铁青总经理邓建平认为,从发展趋势看,商务市场规模大小可看成衡量旅行社发展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广东易网通商旅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梁树雄告诉记者,作为航空公司的核心代理,“商旅服务”中他们的公司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样,近期,香港中旅、中青旅、康辉和国内刚刚完成重组的国旅集团等众多境内外大型旅游企业纷纷抢滩在线旅游市场。同时,目前国内专业在线旅游服务商携程旅行网首席运营官范敏表示,在明年中国向国外开放订座系统后,中国在线旅游企业将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五)
此外,最受关注的“自助游”市场,更加强调产品的专业化、个性化。据广东中旅营运总监叶汉平介绍,随着游客旅游经验的日益丰富及旅游品位的越来越个性化,传统的组团游事实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出游要求,自助游、自由行、自驾车游不断升温,成为年轻白领、有车一族等“背包客”和“驴友”们假期放飞心情的首选,普遍受到这一群体的青睐和推崇。
记者从广州康泰国际旅行社了解到,作为全国第一间中外合资旅行社,康泰在海外“自游行”中找到了亮点。其市场部经理崔峻表示,国家对港澳和海外自由行的放宽,办理个人出入境手续的便利,有薪假期的普及,资讯科技的进步等因素,直接推动自由行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