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似乎并不甘心自己在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产业日趋没落的地位。尽管韩国和台湾后来居上,一些日本企业还是以行动试图挽回当年在这个领域独霸天下的雄风。 7月15日,索尼结盟三星电子的TFT-LCD合资企业S-LCD公司在韩国成立。8月31日,东芝中国公司向记者确认,日立、松下和东芝当天在日本签定协议,三方合资在日本投资建设大型TFT-LCD生产线。此前,日本NEC与上广电合资在上海投资TFT生产线。
有消息说,当初退出上广电NEC合资项目的国内公司TCL一直寻机重新进入TFT,并有可能参股日立、松下和东芝的这个合资项目,以确保液晶面板的供应。
目前,韩国凭三星电子和LG、飞利浦、台湾凭“面板五虎”占据产业化优势,中国大陆正在追赶。此次日本三公司合资后,日本厂商能否在TFT这个“亚洲产业”奋发图强重新崛起,还是一种徒劳之举,有内人士表示“还看不清楚”。
三强“弱弱联合”
对此次合资,东芝中国公司向记者透露了合资协议内容:日立出资50%,东芝和松下各出资150亿日元,占21%-25%之间,届时还将考虑引入其它投资者。生产线设在日本千叶县茂原市,将生产由日立开发的APS液晶面板,主要向三家股东供货,用于高画质大屏幕彩电。该合资公司2005年1月正式成立,2006年二季度批量生产。
据日本媒体报道,三家公司的这条生产线是第六代,投资额约10亿美元。
日立和松下过去曾共同研发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但合作制造还是首次。此次双方拉东芝加入以分担投资费用,将是电子制造业中罕见的三方结盟。这有可能掀起继索尼和三星结盟后TFT业的结盟潮。
上广电NEC公司技术部的金波分析认为,是日立首先提出了三方合资意向,因为在日本TFT业,夏普第一,日立第二。日立一直想投资更高代生产线,但有心无力,而东芝和松下在新加坡有一条连年亏损的合资4代线,成了东芝和松下的包袱,日立一提出,另外二家也一拍即合。
事实也是,将液晶独立出来另设子公司的日立确实没钱兴建大型厂房,先前日立曾邀索尼合资,但索尼还是选中三星,日立的选择对象只剩松下和东芝。
以2003年产量算,日立液晶产业位列全球第八,但以中小尺寸的非电视液晶面板为主,而松下液晶电视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夏普与索尼。与日立、东芝合资后,松下可取得稳定的大尺寸电视面板货源。
原先这三家所需的电视用大尺寸液晶面板一直依靠夏普和韩国厂商,所以此次合资也是被迫之举。这被认为是“弱弱联合”。
金波说,三家公司都有TFT生产线,且都是4代或4代以下的。TFT有个特点,就是4代线与5代线之间跨度特别大,如果没有5代线,投资6代以上生产线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有没有5代线是关键因素。
金波说,这三家公司都没有5代线,生产技术又很差,“我不能想像它们如何成功”。
TCL部品事业部研发中心冯万梁却提出不同观点:TFT技术根本上还掌握在日本人手里,而且从4代线是可以跳到第6、7代线的。这三家公司投资6代以上生产线,在资金与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为什么一定要做TFT
“未来30英寸以下显示屏是TFT的天下。”冯万梁认为,42英寸是PDP(等离子)的最优尺寸,50英寸以上则是DLP、LCOS背投的天下,而30英寸以下市场份额在60%-80%。
这或许正是众多公司纷纷斥巨资做TFT的原因。
液晶、等离子等高端彩电逐步取代传统显像管彩电,就像彩电取代黑白电视一样,已成为业界共识。松下和东芝2003年4月合并的电视显像管业务将于2004年9月停产。面对等离子、液晶显示器售价下降,“东芝公司判断如果大型显像管继续在日本国内制造,将很难确保竞争力,因此决定将停止在姬路工厂的显像管生产。”东芝称。
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预测,2004年液晶电视销量将达800万台,在全球电视机市场份额由2.2%升至4.4%,超过PDP的3.4%。甚至有观点认为,TFT会取代PDP。目前液晶电视市场排名中,夏普、三星、松下、索尼、LG顺次坐位。
此前业界风传,由于在台、韩厂商TFT优势产品夹击下,日本厂商对于继续投资TFT的态度已渐消极,并积极转攻PDP,欲通过PDP攻击40英寸以上显示器市场,以扳回日本在TFT业所失去的江山。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PDP大厂的富士通日立和先锋加码投资PDP生产线,先锋还于今年4月收购了NEC的PDP事业,力争2005年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5。松下也在上海扩大了PDP产量。
但随着索尼和日立、松下、东芝重新杀回大尺寸TFT业,上述传言不攻自破。索尼与三星合资18亿美元的第7代线,明年上半年即可供应40寸电视用液晶面板。全球液晶电视老大夏普也于日前投入2800亿日元,在南京扩产大尺寸液晶电视。
TFT的产业化,和夏普、NEC、三洋、日立等的努力密不可分。在1992-1996年期间,日本多家公司投资生产线。1997年,韩国三星、现代、LG等公司更大尺寸生产线纷纷投产,打破了日商垄断局面。1998年下半年,趁亚洲金融危机日韩厂商无力扩张之际,台湾迅速进入该产业,与日、韩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对日商的此轮反扑,韩国媒体表示乐观,“因为与韩国相比,日本制造商的LCD技术要落后许多”。三星电子称,将通过更加先进的7代或8代线来扩大日本制造商的落后性。三星一内部人员甚至不屑地说:“在全球LCD市场,日本目前远远处于落后之中,三个联手的公司即使在日本也并不是业界领头的公司。”
这些论调与上广电NEC的金波如出一辙。金波说,他并没太在意三家的“弱弱联合”,“如果有日本公司与台湾或大陆的公司合资,才是我关心的”。
金波有留学日本、就职三星电子的背景,他对上广电和京东方的TFT业前景表示乐观。金波的判断是,韩国与台湾TFT仍维持强势,日本将淡出,大陆TFT有望于2008年抗衡日韩与台湾。
TCL焦虑症
上广电的乐观并不能改变TCL、长虹等终端显示器厂商的焦虑。因为上广电、京东方自己生产液晶面板,控制了产业链上游,但没有面板的TCL、长虹等必须结盟面板厂商,方可保证面板供应无后顾之忧。
也正是因为依赖日韩和台湾的面板进口,大陆厂商受制于人,才使上广电、京东方下决心进入上游产业。同样有此需求的TCL此前曾谈判参股上广电与NEC的合资项目,当时的合资比例初定为上广电占65%、NEC25%、TCL10%。但后来TCL因嫌比例过小而退出,如何重新进入成为业内一大悬念。
“TCL肯定要进入TFT,而且肯定要谋求控股地位。”TCL平板显示研究所所长闫晓林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作上述表态。
“自己没有屏,做显示产业肯定被动,日本如此,中国也如此,所以TCL一直在寻找机会。” TCL部品事业部研发中心冯万梁说,京东方抓住了TFT业低迷的好时机介入了,它和上广电在中国市场都确立了相当大的优势。
冯万梁说,TCL现在先从IC(芯片)、LCM(液晶后段模块)、DLP光机等外围做起,以不断增加技术准备和积累。“TCL还成立了由顾秋生负责的部品事业部,来积极谋划介入上游产业”。
事实上,长虹、海尔等高层去年访问台湾的一个目的,就是与厂商保持密切联系,确保面板供应。带着同样目的,今年8月,TCL总裁李东生还密访了上广电NEC公司。
日立、松下和东芝TFT的合资项目,还预留了不足10%的股份引入其它投资者,三家公司也考虑和佳能、三菱电机商谈合作事宜。而去年11月,在拿下汤姆逊后,李东生就东渡日本寻找合作机会。
对TCL可能参股日立、松下和东芝合资项目的消息,冯万梁说有这种可能性,“TCL高层一直关注这三家公司的合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