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5家企业获手机牌照。继2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相继核准上海迪比特、上海达业、北京恒基伟业3家外商投资企业的手机生产项目申请报告后,经证实,多普达公司于2月13日同时获得GSM和CDMA手机生产牌照,而贵阳振华集团则于2月15日获得GSM手机生产牌照。 上海迪比特意外获牌 在5家企业中,其中最富戏剧性的是上海迪比特的获牌。在2月12日,发改委在其网站公布上海迪比特获准CDMA手机生产牌照,但是在2月7日,上海迪比特已经宣布解散全国分公司和办事处。对于上海迪比特已经宣布解散全国分公司和办事处一事,《时报手机》已于2月14日作了独家报道(详见当日的C13版《上海迪比特解散全国分公司》一文)。 而上海迪比特公司的人听说拿到手机生产牌照,也感到很意外。不过,有分析人士称,上海迪比特一直在谋划3G市场,有可能在内地部署3G之后重新杀回来。 恒基伟业多普达告别贴牌 经历多年贴牌的北京恒基伟业终于拿到手机牌照,但据经销商透露,恒基伟业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推出自主品牌的手机F6;由台湾企业广达投资的手机代工企业———上海达业则决定将生产中心全部转到上海,广达的手机研发将在上海和台湾两地进行。 除了发改委网上正式公布获得手机牌照的上述3家企业外,据悉,多普达和贵阳振华集团也获得了手机牌照。上周,多普达总裁杨兴平证实,多普达公司于2月13日同时获得GSM和CDMA手机生产牌照。至此,在经过苦苦等待之后,多普达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GSM和CDMA两张手机牌照,从此将告别贴牌的历史。杨兴平表示,多普达将按原计划瞄准智能手机领域,3G牌照一旦出台,将迅速推出多款3G手机。 贵阳振华获GSM牌照 来自贵阳振华集团的消息称,其于2月15日收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文件,同意振华集团投资建设GSM手机生产线。项目建设期为1年,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GSM手机120万台的生产能力。该项目新增投资金额为8664万元。 据悉,因与日本CDMA巨头京瓷集团合作生产CDMA手机而成为中国西部重要手机生产基地之后,贵阳振华集团获得GSM手机生产牌照可算梅开二度。贵阳振华集团相关负责人称,振华集团将从此在CDMA与GSM两个市场左右出击,而与日本京瓷集团合资的京瓷振华公司,则仍专注于做CDMA手机。 京瓷振华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经理孙有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振华集团获得GSM牌照后,振华集团与京瓷的合作没有任何改变,这不会影响京瓷振华继续在CDMA领域发展。孙有安称,正是在与京瓷的合作中,振华集团第一次对手机产品、手机市场有了直接的认识,并积累了生产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开始生产GSM手机之后,由于采购和生产规模更大,这将有利于降低京瓷在贵州生产的CDMA手机的成本,提高CD-MA手机的竞争力。孙有安表示,他非常看好振华集团手机规模扩大后,给京瓷振华CDMA手机带来的性价比竞争力。 侨兴获牌仍无时间表 此前,备受业界关注的另一家企业惠州侨兴集团有限公司获得手机牌照仍无时间表。侨兴相关人士称,虽然其公司的手机牌照申请已经上报给相关政府部门,但是不清楚何时能拿到牌照。该人士表示,发改牌照的事不是侨兴所能控制的,而是由相关政府部门决定。 据悉,侨兴一直致力于“双牌照”战略,虽然早已经收购了CECT手机,但仍希望侨兴手机也能获得手机牌照。去年9月8日,侨兴已获广东省发改委的审批,并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 相关报道 发改委再次发出预警 去年3月份,发改委公布手机实行“核准制”后,对获得第一批手机牌照的企业就已发布行业风险预警。之后,发改委连续公布获得手机牌照的企业,都发出行业风险预警。此次也不例外。 发改委指出,鉴于目前国内手机产能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关企业应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状况,充分认识行业投资风险,立足自身基础条件慎重投资,并注意不断提高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悉,算上这5家获得牌照的新军,至今已有60余家企业获得手机牌照。最后这批新军的入局会否影响现有的市场格局?赛诺一位分析师认为,这些新厂商的介入,基本上无关大局。即使他们获得了牌照,也不一定会马上进入市场,很多新进企业都把眼光放远到随时将开启的3G手机市场,像恒基伟业这种企业就很可能通过与运营商的定制合作获得不错的市场机会。
